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密封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87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高的密封结构。通过以下的密封结构来解决,具有:圆柱状的轴,在外周面具有沿周向连续的环状槽;壳体,具有供轴插通的轴孔;密封环,对轴与壳体的间隙进行密封;和支承环,在环状槽内配置于密封环的低压侧,其中,在环状槽的槽底中的低压侧具有渐缩面α,渐缩角度θ<subgt;α</subgt;为15°~50°,支承环具有渐缩面β,渐缩角度θ<subgt;β</subgt;比渐缩角度θ<subgt;α</subgt;大,在将支承环的与轴线ω<subgt;α</subgt;平行方向的长度设为La、垂直方向的长度设为Lb、将渐缩面α的与轴线ω<subgt;α</subgt;平行方向的长度设为Lc、将环状槽的槽底与壳体的距离设为Ld的情况下,La、Lb、Lc、Ld满足特别的关系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关于现有的密封结构,使用图5~图7进行说明。

2、图5和图6是现有的密封结构的概略剖面图。此处,图5示出没有高压侧(h)与低压侧(l)的压力差或压力差小的状态,图6示出该压力差大的状态。该密封结构通过在设于壳体70的轴孔内周面的环状槽75配置密封环100来密封轴60与壳体70之间的环状间隙。并且,在环状槽75内的密封环100的低压侧(l)与密封环100相邻地配置有支承环200。该支承环200为了防止密封环100的内周端缘120溢出到轴60与壳体70之间的微小间隙而设置。

3、从装配性、尺寸公差的观点来看,支承环200构成为在如图5所示那样不作用有外力的状态下,相对于轴60设有间隙s。并且,当如图6所示那样高压侧(h)与低压侧(l)的压力差变大时,支承环200在密封环100与环状槽75的侧壁面之间被压缩而沿径向拉伸变形。由此,支承环200与轴60之间的间隙消除,密封环100的内周端缘的溢出被抑制。

4、另外,也已知不是通过利用支承环的弹性变形来消除轴与支承环的间隙,而是通过使支承环相对于轴滑动从而始终不产生轴与支承环的间隙的技术。图7是现有的另一密封结构的概略剖面图。在现有例中,在设于壳体70的轴孔内周面的环状槽71的槽底面中的低压侧设有从高压侧(h)朝向低压侧(l)缩径的渐缩面71a。而且,与密封环150相邻地配置于低压侧(l)的支承环300的外周面也由从高压侧(h)朝向低压侧(l)缩径的渐缩面来构成。这些环状槽71侧的渐缩面71a的渐缩角度与支承环300中的外周面的渐缩角度构成为相等。

5、通过这样的结构,只要在高压侧(h)与低压侧(l)存在压力差,支承环300就维持被向低压侧(l)按压的状态,因此维持在支承环300与轴60之间没有间隙的状态。另外,根据现有例,即使轴60与壳体70(的轴孔)之间的距离因轴60的偏心而产生变动的情况下,支承环300通过被向低压侧(l)压入而可以抑制在支承环300与轴60之间产生间隙。

6、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现有的密封结构,除上述以外,例如还举出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内容。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15925号公报

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222058号公报

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0721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上述那样的密封结构期望更高的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高的密封结构。

3、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方案

4、本专利技术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锐意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5、本专利技术为以下的(1)~(2)。

6、(1)一种密封结构,具有:

7、圆柱状的轴,在外周面具有沿周向连续的环状槽;

8、壳体,具有供所述轴插通的轴孔;

9、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密封环,配置于所述环状槽内,对所述轴孔内的所述轴与所述壳体的间隙进行密封;和

10、由硬质材料构成的支承环,配置于所述环状槽内且配置于所述密封环的低压侧,防止所述密封环因来自高压侧的压力而向所述环状槽的外部溢出,

11、其中,在所述环状槽的槽底中的低压侧具有渐缩面α,所述渐缩面α与所述壳体的距离从高压侧朝向低压侧逐渐变短,所述渐缩面α的渐缩角度θα为15°~50°,

12、所述支承环具有与所述渐缩面α相面对的渐缩面β,所述渐缩面β的渐缩角度θβ比所述渐缩角度θα大,所述渐缩面β中的高压侧的环状端缘部分构成为在与所述渐缩面α线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所述渐缩面α滑动,

13、在穿过所述轴的轴线ωα的剖面处,在将所述支承环的与所述轴线ωα平行方向的长度设为la、将垂直方向的长度设为lb、将所述环状槽中的所述渐缩面α的与所述轴线ωα平行方向的长度设为lc、将所述环状槽的所述槽底与所述壳体的距离设为ld的情况下,满足:

14、la≥0.5mm、

15、la/lb>1/2、

16、ld>lb、

17、ld-{(lc-la)/tan(90°-θα)}≤lb。

18、(2)根据上述(1)所记载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支承环的内径比所述环状槽的所述槽底(限于除所述渐缩面α以外的部分)的剖面直径大。

19、专利技术效果

2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密封性能高的密封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结构,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密封结构,具有: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景将林英象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