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渗碳钢、高温渗碳钢构件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合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温渗碳钢、高温渗碳钢构件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高温渗碳技术已经在齿轮零部件公司开始应用。大量研究表明,渗碳温度由常规的920-930℃提高至950℃时,渗碳周期可降低30%左右,而渗碳温度提高至1000℃时,渗碳周期可降低55%左右。但是,常用的齿轮钢的渗碳温度达到950℃时,出现了少量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容易导致齿轮变形极大降低了齿轮使用性能;而渗碳温度1000℃时,出现了大量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导致齿轮零件报废。为了使齿轮在高温渗碳后奥氏体晶粒不出现异常粗大,主要是通过添加少量的Nb、Ti、V合金,通过形成Nb(C、N)及Ti(C、N)等质点钉扎晶界,从而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而为了降低钢材成本,也有专利技术提出不添加Nb、V、Ti等合金元素,采用添加大量Al、N合金,将Al/N比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内,通过形成大量的AlN析出相,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专利JP特開2000-160288A公开了一种渗碳钢,其钢组分的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5-0.25%,Si0.8%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渗碳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6‑0.20%,Si:≤0.04%,Mn:0.75‑0.90%,Cr:1.15‑1.25%,Mo:0.20‑0.30%,Al:0.040‑0.050%,N:0.0120‑0.0180%,P:≤0.025%,S:0.015‑0.025%,O:≤0.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N比控制在2.0‑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渗碳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6-0.20%,Si:≤0.04%,Mn:0.75-0.90%,Cr:1.15-1.25%,Mo:0.20-0.30%,Al:0.040-0.050%,N:0.0120-0.0180%,P:≤0.025%,S:0.015-0.025%,O:≤0.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N比控制在2.0-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渗碳钢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进一步为:Mo:0.22-0.26%,N:0.0130-0.0170%,Al/N比控制为2.5-3.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渗碳钢的渗碳温度为1000℃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渗碳钢中的含Al脆性B类夹杂物级别为0.5以下,Ds类夹杂物级别为0.5以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渗碳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渗碳钢在模拟高温渗碳后的奥氏体晶粒度为7.5以上,无混晶。6.一种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温渗碳钢制备而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为齿轮。8.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高温渗碳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转炉冶炼;第二步:LF钢包炉精炼;第三步:RH真空脱气;第四步:连铸;其中,第二步包括脱氧工序:采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年富,包锋,张强,刘锦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