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极壳体和电子器件壳体的电的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63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移调机动车中的能够移动的部件的电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带有壳体,该壳体具有金属的极壳体,该极壳体容纳定子和转子,并且该壳体还具有单独地制造的、轴向地与该壳体连接的电子器件壳体,该电子器件壳体容纳电子单元,其中,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的内部集成有至少一个接触元件,该接触元件在所述极壳体与所述电子器件壳体之间形成导电的连接,以便形成接地连接,其中,所述接触元件以至少一个轴向的自由端弹性地贴靠在所述极壳体的内侧上,并且所述自由端从所述接触元件的横向于转子轴线延伸的紧固区域从切向方向轴向向下地弯曲,使得该自由端大致沿轴向方向延伸。

Electric drive unit with pole hou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极壳体和电子器件壳体的电的驱动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类型的带有极壳体和电子器件壳体的电的驱动单元。
技术介绍
由DE102012222683A1已知一种电的机器,其具有由金属构成的极罐。在该极罐上,轴向地布置有由塑料构成的插塞构件,在该插塞构件上又布置有由能够导电的材料构成的盖子。在此,盖子与极罐通过多个钢弹簧夹被夹紧,从而三个构件相对于彼此得到固定。在此,钢弹簧夹与极壳体和金属盖用作EMV-屏蔽,该EMV-屏蔽屏蔽干扰性的电磁波的射入和射出。这种外部的金属弹簧的安装相当繁琐,并且造成构造空间紧张。此外有如下危险:即,这些金属弹簧受到腐蚀,并且由此不利地影响其过渡电阻。附加地,可以在插塞构件周围布置与盖子和/或极罐电连接的屏蔽板。然而,这种屏蔽板的制造和安装同样形成巨大的额外耗费。由本申请人的在后公开的DE102017207165.6已知一种驱动单元,其中,接触元件集成在电子器件壳体内部,以便使得电子器件壳体与极壳体的电的接地端(elektrischeMasse)连接。在剧烈振动和大的热负荷情况下,在此有如下危险:即,极壳体上的弹簧接触部松脱,并且电子器件壳体由此不再可靠地被电屏蔽。这个问题要通过下述本专利技术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相比之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电的驱动单元有如下优点:即,通过使得轴向的自由端从切向方向轴向向下地弯曲来防止在振动和热负荷情况下自由端径向向内地移动,并且由此移动离开极壳体的内壁。通过使得自由端在其弯曲之后具有一定的松弛特性,这种松弛特性促使轴向接片沿切向方向回到其初始状态,由此始终都确保即使在高负荷下弹性力也沿径向方向增大,从而保证与接地连接部可靠地电接触。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措施,得到了在独立权利要求中给出的特征的有利的改进和改善。如果例如在接触元件上恰好有两个自由端沿切向方向相对地轴向向下地弯曲,则这两个自由端形成与极壳体的U-形的弹性接触。如果U-形的叉式接触部的这两个自由支腿沿切向方向彼此移开,则两个支腿径向向外地支撑在极壳体的内壁上。即使一个支腿径向向内地移动,切向地相对而置的支腿由此会径向向外地受到挤压。因而通过叉形的接触部的两个平行的支腿始终都保证与极壳体地可靠地接地连接。通过使得接触元件的至少一个自由端由弹簧板弯曲成为冲压-弯曲件,由此通过材料的松弛特性始终都有如下趋势:即,自由端弯曲回到经弯曲的板的初始位置。然而,通过自由端的沿切向方向的这种移动,作用到极壳体的圆形弯曲的内壁上的径向压紧力进一步增强。相反,如果在已知的解决方案中自由端最初从横向于转子轴的平面沿径向方向轴向向下地弯曲,则这种自由接片在松弛移动时径向地离开极壳体的内壁弯曲。优选地,自由端具有这样的横截面,该横截面的径向延伸范围明显大于其在切向方向上的延伸范围。由此一方面使得沿径向方向在极壳体的内壁上的贴靠更加为点状,从而实现更大的压紧力。另一方面,通过其横截面,轴向接片沿径向方向向内的弯曲明显变得困难。通过合适地选取两个自由端的切向的、约为2至5mm的间距,并且朝向紧固区域具有相应的、约为1至2mm的弯曲半径,弹簧接触部与极壳体的径向贴靠点可以得到优化。由此,即使在强烈的振动负荷或者强烈的温差的情况下,自由端相对于极壳体的径向压紧力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在所有的工作条件下都可靠地保证了接地连接。如果在接触元件上,在至少一个自由端从切向方向轴向向下地弯曲时所在的区域内,沿径向方向构造有细长的凹槽,则接触元件的该部分得到加固,以防在轴向方向上弯折。由此,轴向的自由端可靠地保持在其径向的位置,这些自由端在该位置弹性地贴靠在极壳体的内壁上。为了进一步支持自由端的定位精度,不仅横向于转子轴延伸的紧固区域而且形成自由端的轴向接片的一部分都用电子器件壳体的塑料注塑包覆。这意味着,轴向接片的纵向延伸范围的一部分固定地用塑料注塑包覆,并且,仅仅自由端的轴向下面的区域轴向地从电子器件壳体的壁中伸出。为此,例如在轴向接片上冲压出卡锁元件,这些卡锁元件与通过壳体实现的注塑包覆形成形状配合。为了把接触元件准确地定位在电子器件壳体内部,在接触元件的紧固区域中冲压出例如定中孔,注塑-模具的相应的定中销插入到该定中孔中。由此可以精确地预先给定自由端的径向位置,并且由此预先给定作用到极壳体的内壁上的径向的压紧力。接触元件用于电路板的接地连接,或者用于电子器件壳体的金属屏蔽。为此,在自由端的相对的端部上,接触元件与电路板或者金属的壳体部件电接触。例如,接触元件可以借助于钎焊或压焊或者弹性的插塞连接而连接。如果电子器件壳体的壳体部件由金属构成,则该壳体部件可以直接通过相应的接触元件与极壳体连接,但也可以间接地通过与电路板电连接而与极壳体接触。优选地,电子器件壳体具有单独地制造的金属盖,该金属盖通过布置在电路板上的弹簧接触部与电路板电连接。为了使得电子器件壳体与极罐连接,在电子器件壳体上构造有柱形的圆周壁作为轴向的凸起,该凸起插入到极壳体中。相应地,在极壳体的凸缘上构造有第一径向梯级,该第一径向梯级承载轴向的凸起。在径向内部较深处,极壳体的内壁在径向方向上形成第二梯级,轴向的自由端径向地弹性地贴靠在该第二梯级上,以便形成接地接触。由此,这些轴向的自由端具有足够的径向自由空间,以便与极壳体形成径向弹性的电接触。接触元件可以优选地构造成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在用塑料注塑第一壳体部件时插入到模具中,以便然后利用壳体壁的塑料予以注塑包覆。由此在产生第一壳体部件的工作步骤中将接触元件固定。在一种替代的设计中也可行的是,接触元件构造成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在注塑壳体部件之后才被压入到壳体部件内部的相应的容纳部中。例如,插入件可以很便宜地制成弯曲-冲压件,并且可以很灵活地成型。在一种优选的设计中,在由塑料构成的第一壳体部件中布置有带有不同电子构件的电子印刷电路板。电子单元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元件在由塑料构成的第一壳体部件内部得到保护,以防并非所愿的电磁干扰辐射。同时防止电子单元将干扰性的电磁辐射排出至外界。为此,接触元件使得由金属构成的极壳体与电子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电子印刷电路板还与由金属构成的第二轴向壳体部件导电地连接。通过使得电子印刷电路板既与极壳体接地,又与金属的壳体盖接地接触,实际上提供了用于电子印刷电路板的EMV-屏蔽的法拉第笼。在另一种设计中,接触元件也可以使得极壳体与由金属构成的第二壳体部件连接,而在此无需与电子印刷电路板或其它电子构件接触。在此,在由金属构成的两个壳体之间产生接地接触,在这些壳体之间布置有由塑料构成的第一壳体部件。由此以有利的方式使得由金属构成的整个壳体盖都接地,从而任意的电子构件或电子的电路板都可以直接地与由金属构成的壳体盖电连接,以便实现接地接触。在一种优选的设计中,接触元件一方面与电子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电动马达的极壳体电接触。在此,借助于不同的接触方法比如钎焊或熔焊或压焊或压紧,或者借助于弹簧接触部来实现,接触元件既与电子印刷电路板导电地连接,又与极壳体导电地连接。这种接触方法在此可以适配于例如电子印刷电路板在第一壳体部件中的安装方法,从而无需其它附加的安装步骤。电子印刷电路板与由金属构成的壳体盖之间的电连接在方法技术上特别有益地通过接触弹簧来实现,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别是用于移调机动车中的能够移动的部件的电的驱动单元(10),该电的驱动单元带有壳体(11),该壳体具有金属的极壳体(12),该极壳体容纳定子(60)和转子(20),并且该壳体还具有单独地制造的、轴向地与该壳体连接的电子器件壳体(30),该电子器件壳体容纳电子单元(89),其中,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30)的内部集成有至少一个接触元件(100),该接触元件在所述极壳体(12)和所述电子器件壳体(30)之间形成导电的连接,以便形成接地连接,其中,所述接触元件(100)以至少一个轴向的自由端(102)弹性地贴靠在所述极壳体(12)的内侧(15)上,并且所述自由端(102)从所述接触元件(100)的横向于转子轴线(20)延伸的紧固区域(106)从切向方向(26)轴向向下地弯曲,从而所述自由端(102)大致沿轴向方向(25)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04 DE 102018204991.21.一种特别是用于移调机动车中的能够移动的部件的电的驱动单元(10),该电的驱动单元带有壳体(11),该壳体具有金属的极壳体(12),该极壳体容纳定子(60)和转子(20),并且该壳体还具有单独地制造的、轴向地与该壳体连接的电子器件壳体(30),该电子器件壳体容纳电子单元(89),其中,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30)的内部集成有至少一个接触元件(100),该接触元件在所述极壳体(12)和所述电子器件壳体(30)之间形成导电的连接,以便形成接地连接,其中,所述接触元件(100)以至少一个轴向的自由端(102)弹性地贴靠在所述极壳体(12)的内侧(15)上,并且所述自由端(102)从所述接触元件(100)的横向于转子轴线(20)延伸的紧固区域(106)从切向方向(26)轴向向下地弯曲,从而所述自由端(102)大致沿轴向方向(25)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的驱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在接触元件(100)上构造有两个轴向的自由端(102),这些自由端叉形地从所述紧固区域(106)沿轴向方向(25)延伸。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驱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100)由金属—特别是由铜板—构造成冲压-弯曲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轴向的自由端(102)从所述紧固区域(106)的板平面(98)如此沿轴向方向(25)弯曲,从而通过所述冲压-弯曲件的松弛特性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轴向的自由端(102)沿切向方向(26)朝向所述板平面(98)往回变形。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驱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自由端(102)具有这样的横截面,该横截面的在径向方向(27)上的长度(91)大于其在切向方向(26)上的宽度(92),并且所述自由端(102)以其宽度(92)径向地贴靠在所述极壳体(12)的内侧上。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驱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两个自由端(102)在切向方向(26)上具有2-5mm的间距(93),并且特别是以大约1-2mm的弯曲半径(111)沿切向方向(26)在所述紧固区域(106)上变型。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驱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区域(106)上沿径向方向(27)成型有细长的凹槽(105),该凹槽特别是延伸到至少一个弯曲半径(111)。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驱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区域(106)利用所述电子器件壳体(30)的塑料注塑包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自由端(102)沿轴向方向(25)从塑料中伸出。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驱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区域(106)上成型有孔眼(107),为了把所述接触元件(100)定位在用于所述电子器件壳体(30)的注塑模具中,定位销沿轴向方向(25)插入到该孔眼中。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驱动单元(10),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凤妹R克鲁姆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