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世龙专利>正文

液压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198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助力装置,包括总泵、油箱、油压千斤顶和传动齿轮,其结构特点为总泵的液压动力连接到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通过一组助力顶杆控制选择加压的液体从此开关的两出口之一流出;此转换开关的两出口连接压力器的两进油进口,压力器的两出油口把油压入储能器,储能器连接油门控制器接上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此开关的两出油口分别接入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通过另一组助力顶杆控制选择加压的液体从其两出口之一流出至之相应之一的油压千斤顶,另一个受回位弹簧作用而回位待命;每侧的直向齿轮与相应边的传动齿轮啮合,经连接齿轮组再外接链轮带动车轮转动。故不用电能和汽、柴油作动力,适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助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的液压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自行车必须采用人力脚踏才能前进,不能省力;电动自行车必须采用电池做动力通过电动机来驱动,摩托车必须采用汽油通过发动机来驱动,在目前能源紧张的条件下,专利技术一种不用电或油能源的助力装置是本技术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电池和汽油做动力、能省力的液压助力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液压助力装置,包括总泵、底座、机架、油箱、油压千斤顶、传动齿轮、离合器和齿轮组,其结构特点为总泵的液压动力经管路连接到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通过一组助力顶杆控制选择加压的液体从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的两出口之一流出;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的两出口连接压力器的两进油进口,压力器的两出油口经单向阀把油压入储能器,储能器连接油门控制器再接上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的两出油口分别接入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通过另一组助力顶杆控制选择加压的液体从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的两出口之一流出至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之相应之一使其工作,另一个油压千斤顶受连接于挡板和底座之间的回位弹簧作用而回位待命;所述的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各连接一挡板后再固定有一个直向齿轮,每侧的直向齿轮与相应边的传动齿轮啮合,并经相应边的离合器连接齿轮组,齿轮组外接链轮带动车轮转动;机架上部设有左、右两侧的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每侧的直向齿轮顶部移动后能碰到相应边的与之相对的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的伸缩柱,每边的由伸缩柱控制其内的油腔压力的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分别通过管路经设于机架相应边的由相应边的挡板移动控制开或关的转动开关后控制另一组助力顶杆动作;上述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的回油均通过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控制回流入压力器的内油缸中;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控制回油至油箱。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液压助力装置,其特点为所述的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包括壳体、壳体内的活塞、弹簧、油腔、油出口和伸缩柱,活塞后设有弹簧,活塞与伸缩柱后部之间部分为油腔,油腔设有用于与另一组助力顶杆连接的油出口。所述的液压助力装置,其特点为所述的压力器包括左右两个总泵双向开关助力器、左右两侧顶芯、左右两侧内开关顶杆、左右进油进口、左右两侧开关、中间的内油缸和缸内的来回活塞、左右出油口,还有左右油回流口、左右两侧总泵双向开关助力器油出口,相应侧上的总泵双向开关助力器由内开关顶杆控制把加压的液体推向一组助力顶杆的相对应一个,触使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转动选择油泵加压的液体从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的两出口之一流至压力器。所述的液压助力装置,其特点为所述的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包括盘体、转杆、转杆下连的内转盘及高压油进口、油进口和出口,转杆与转杆下连的内转盘固定连接,内转盘与盘体转动连接,内转盘与盘体对应位置设有高压油进口、油进口和出口。所述的液压助力装置,其特点为所述的储能器包括外壳体、移动活塞、伸缩弹簧、储油腔和储油进口及储油出口,移伸缩弹簧一端连移动活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体一端内壁上,储油腔有储油进口及储油出口。所述的液压助力装置,其特点为所述的助力顶杆包括筒体、顶杆、内腔和压力弹簧及内腔油进口,顶杆后部置于筒体内,一压力弹簧套在其上,压力弹簧一端顶在筒体前壁,另一端连在顶杆后部,顶杆后部与筒体后壁之间构成内腔,内腔设有内腔油进口。本技术的液压助力装置由于采用液压助力,如采用油压使油压千斤顶上端伸出,油压千斤顶具有省力作用,并通过油压千斤顶上固定有的直向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传动齿轮带动齿轮组传动,再通过齿轮组及外接链轮带动车轮转动;本技术通过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助力顶杆和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使两组油压千斤顶轮流工作来达到不间断的传动,使车轮不间断运动;本技术还通过另一同结构的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另一同结构的助力顶杆和压力器把能量存储在储能器中达到蓄力,并通过开启油门控制阀的开启大小控制液体的流量达到自动控制油压千斤顶移动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车轮的速度;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用电能和汽、柴油作动力,具有省力等优点,适用作为自行车或其它交通工具的助力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油路走向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的回油路走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的另一油路走向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的回油路走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油压千斤顶、左传动齿轮、右传动齿轮、齿轮组及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等的相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油压千斤顶、左传动齿轮、右传动齿轮、左右两侧离合器、齿轮组等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储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助力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总泵1,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2,一组助力顶杆3,压力器4,储能器5,油门控制器6,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7,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A和B,另一组助力杆8,挡板9,直向齿轮10,传动齿轮11,离合器12,齿轮组13,机架14,底座15,左、右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C、D,转动开关16,回位弹簧17,转杆18,内转盘19,活塞20,弹簧21,油腔22,伸缩柱23,内油缸24,左右两个总泵双向开关助力器E和F,左右两侧顶芯G和H,左右两侧内开关顶杆J和K,左右进油进口L和M,左右两侧开关P和Q,来回活塞25,移动活塞26,伸缩弹簧27,储油腔28,顶杆29,内腔30,压力弹簧31,右路回流管32,油箱33,左路回流管34,回拉弹簧3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技术包括总泵1、底座15、机架14、油箱33、油压千斤顶、传动齿轮、离合器和齿轮组,机架14、总泵1、油箱33、油压千斤顶设在底座15,传动齿轮、离合器和齿轮组设在机架14上,传动齿轮与离合器制成一体,离合器控制传动齿轮的传动,油压千斤顶包括左油压千斤顶和右油压千斤顶,传动齿轮包括左传动齿轮和右传动齿轮,离合器包括左离合器和右离合器,其结构特点为总泵1的液压动力经管路连接到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2,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2通过一组助力顶杆3自动控制选择从其两出口之一出口流出加压的液体;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2的两出口连接压力器的4两进油进口,压力器4的两出油口经单向阀接入一储能器5,储能器5连接一油门控制器6再接上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7,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7的两出油口分别接入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A、B,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7通过另一组助力杆8自动选择从其两出油口中之一出口出油,从而使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A、B中的一个油压千斤顶工作,另一个回位待命。所述的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A、B各连接一挡板9后再固定有一直向齿轮10,左右两侧的直向齿轮10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传动齿轮11啮合传动,并通过左右两侧离合器12传动齿轮组13,齿轮组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助力装置,包括总泵(1)、底座(15)、机架(14)、油箱(33)、油压千斤顶、传动齿轮、离合器和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总泵(1)的液压动力经管路连接到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2),通过一组助力顶杆(3)控制选择加压的液体从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2)的两出口之一流出;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2)的两出口连接压力器(4)的两进油进口,压力器(4)的两出油口经单向阀把油压入储能器(5),储能器(5)连接油门控制器(6)再接上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7),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7)的两出油口分别接入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通过另一组助力顶杆(8)控制选择加压的液体从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7)的两出口之一流出至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之相应之一使其工作,另一个油压千斤顶受连接于挡板(9)和底座(15)之间的回位弹簧(17)作用而回位待命;所述的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各连接一挡板(9)后再固定有一个直向齿轮(10),每侧的直向齿轮(10)与相应边的传动齿轮啮合,并经相应边的离合器(12)连接齿轮组(13),齿轮组(13)外接链轮带动车轮转动;机架(14)上部设有左、右两侧的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每侧的直向齿轮(10)顶部移动后能碰到相应边的与之相对的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的伸缩柱,每边的由伸缩柱控制其内的油腔(22)压力的三进两出开关助力器分别通过管路经设于机架相应边的由相应边的挡板(9)移动控制开或关的转动开关(16)后控制另一组助力顶杆(8)动作;上述左右两个油压千斤顶的回油均通过另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7)控制回流入压力器(4)的内油缸(24)中;一一进两出双回位转换开关(2)控制回油至油箱(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林世龙
申请(专利权)人:林世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