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沛红专利>正文

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28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减速机,其特征是输入轴是偏心轴(2),偏心轴(2)中间偏心外圆上设置3-12个外套(32),每个外套(32)上分别连接连杆(27)位于壳体(1)内一侧,每个连杆(27)连接能与滚轮(13)边缘上的滚子轮(10)啮合的钩齿板(16);在工作时至少有1个钩齿板(16)和对应滚轮(13)边缘上的滚子轮(10)啮合,每个滚轮(13)边缘上装有5-80个滚子轮(10),上述所述的连杆(27)上装有与滚轮(13)边缘上的滚子轮(10)啮合的钩齿板(16)与对应的3-12个滚轮(13)分别固定在输出轴(12)上,且两个相邻滚轮边缘上的滚子轮(10)在横向排列上相位差是一个等值弧度,在连杆(27)上设置有定位槽(24),固定销(21)设置在连杆(27)定位槽(24)内位于壳体(1)内,钩齿板(16)背面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机,特别涉及油田上使用抽油机上的减速机,具有传动比大,输出钮矩大且在减速过程中不通过动力源换向的减速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油田抽油机的现有各种减速机,一般是齿轮减速,齿轮减速传动装置无法解决既要传动比大,又要输出钮矩大,且体积相对小,因使抽油机冲程短,冲次高,效率低,耗能大。在运行过程中,虽然有些减速机能换向,但结构复杂,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速机的传动比大,又要输出钮矩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输入轴是偏心轴,在偏心轴中间偏心外圆上设置3-12个外套,每个外套上分别连接连杆位于壳体内任意一侧,每个连杆连接能与滚轮边缘上的滚子轮啮合的钩齿板,在工作时至少有1个钩齿板和滚轮边缘上的滚子轮啮合,每个滚轮边缘上装有5-80个滚子轮,与钩齿板相对应的3-12滚轮分别固定在输出轴上,且两个相邻的滚轮边缘上的滚子轮在横向排列上相位差一个等值弧度。在连杆上设有定位槽,固定销在连杆定位槽内,位于壳体内,设定外套为6个,滚轮为6个,滚轮上装有滚子轮12个,当6个滚轮上所有尺寸相同,则输出轴上与滚轮连接的两个相邻键槽位置相对于输出轴的轴向上相位差为5度,或者安装所有滚轮的输出轴上的健槽为一条直线,且滚子轮为一条直线时,两个相邻滚轮内孔侧壁上的键槽位置相差5度。在钩齿板背面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在输出轴上相邻两个滚轮边缘上的滚子轮在横向排列上相差一个等值弧度。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减速机输入轴旋转1周而输出轴只转过滚轮上两个滚子轮之间的圆弧,因此具有传动比大,输出钮矩大,且体积相对小。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减速机换向过程中换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外套上的连接连杆和连杆上连接能与滚轮边缘上的滚子轮啮合的钩齿板位于壳体内一侧的另一侧设置相同数量的连杆和连杆上连接能与滚轮边缘上滚子轮啮合的钩齿板,及设置在定位槽内的固定销,且在相对所有连杆数量设有相应数量的液压油缸固定于壳体内,或者是二个连体液压油缸分别装在两侧,两侧连体液压油缸的多个活塞杆顶端分别与对应连杆连接,在钩齿板底面设置限位块与连杆固定连接,在偏心轴的外套上设置限位槽,限位杆穿过限位槽设置在壳体内,或者在偏心轴外套两侧设置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壳体内在上述所述的外套与连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和鼓形拉板。外套下端中部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连接拉板上端,鼓形限位导向杆设置在鼓形拉板中间与壳体固定连接,鼓形拉板下端与连杆相连。在上述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连杆之间设置有导向座,滑动连接块槽形连接板等,所述的连杆上定位槽是一个孔,在孔内设置固定销,固定销设置在与底板连的导向座上的导向槽内,固定导向座上的槽形连接板。通过销与滑动连接块一侧滑动连接,滑动连接块的另一侧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当液压油缸顶出时,一端与底板连接的止退杆另一端正好卡在导向座后端。在壳体内任意侧所有液压油缸活塞杆必须先逐个收回后,另一侧所有液压油缸活塞杆才能伸出,固定块两侧与固定销之间的导杆上套有弹簧。钩齿板上的齿形状一侧为链齿形另一侧是斜面,每块钩齿板上的链齿为1至3个在钩齿板上背面设置弹性复位装置。钩齿板上设置导向槽,在连杆上设置档销及复位柱。偏心轮与外套之间设置滑动轴承,或者在偏心轮外圆上镶有锡青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减速机不但具有减速比大,输出钮矩大,同时换向结构简单,体积相对小,制造成本低,性能可靠性高,可以广泛应用石油工业源油抽油机,往复泵及需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本减速机使用在抽油机上具有冲程长、冲次低,且可调节,效率高、能耗小,且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换向减速机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换向减速机装配示意图。1--壳体 2-偏心轴 3-复位弹簧 4-底板 5-销 6--滑动轴承 7--外套限位槽 8-限位销 9-销 10--滚子轮 11--链齿 12--输出轴 13--滚轮 14-槽形连接板 15-滑动连接块 16--钩齿板 17--销 18-导向座 19--止退杆 20--钩齿板导向槽 21--固定销 22-左液压油缸 23-左液压油缸活塞杆 24--连杆定位槽 25--弹簧 26--固定块 27--连杆 28-连接板 29-导杆 30-右液压油缸 31-右液压油缸活塞杆 32-外套 33-螺杆 34-油管 35-油管 36-限位块 37-限位柱 38-螺杆 39-鼓形拉板 40-鼓形限位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附图4中,滚轮13边缘上的滚子轮10为12个,相邻两个滚子轮10之间的圆弧为30度,采用6个偏心轴外套32,将6个滑动轴承6分别按在外套32内后套在偏心轴2上,同时采用6个尺寸相同的滚轮13,将其中一个滚轮13在内孔侧壁上加工键槽,然后在第二个滚轮13内孔侧壁与第一个滚轮13内孔侧壁上的键槽位置相对轴向上相位差为5度处加工一条键槽,在第三个滚轮13内孔侧壁上与第二滚轮13内孔侧壁上的键槽位置相对轴向上相位差为5度处加工一条键槽,依序类推,将六个滚轮13加工好装入输出轴12上,在6个偏心轴的外套32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连杆27,在每个连杆27上连接钩齿板16,在运行过程中,为了每转过一个滚子轮10使任意一侧6个钩齿板16推进的滚子轮(10)相对滚轮(13)中心转过的圆弧相等,因此,须按滚轮13边缘上的滚子轮10相对滚轮13中心轴线正负2.5度设计钩齿板16形状,钩齿板16通过销17分别连接在左右连杆27上,将6对钩齿板16依序连接在6对连杆27上,钩齿板16与销17之间相对滑动。在钩齿板(16)底面装有限位块(36)与连杆连接钩齿板16背面装有复位弹簧3复位弹簧座与连杆27固定连接,导杆29穿过固定块26,在导杆29上安装弹簧25,弹簧两端与连杆27连接,在壳体两侧液压油缸20、30的每个活塞杆23、31顶端与滑动连接块15固定连接,在连杆27底端孔内设置穿过导向座18上的导向槽内的固定销17,固定在导向座上的槽形连接板14通过销5滑动连接滑动连接块15,导向座18在底板4的导向槽内作往复运动,滑动连接块15底部安装一个滚轮在导向槽内随滑动连接块15作往复运动,止退杆19设置在底板4的导向槽内,一端固定在底板4上的止退杆19,另一端前面加工一个凹半园,当液压油缸20、30顶出时即减速机工作时,止退杆19另一端在弹簧力作用下正好卡在导向座18后端,滑动连接块15底部滚轮正好落在止退杆19前端的凹半园中,两侧连体液压油缸22、30固定在壳体内,右侧连体液压油缸30底部进油口通过油管35与左侧连体液压油缸22的活塞杆端部进油口固定连接,右侧连体液压油缸30活塞杆端部进油口通过油管34与左侧液压油缸22底部进油口固定连接。液压系统所有的泵阀系安装在壳体内,若液压系统不另加动力源,可以通过偏心轴2中间偏心外圆和偏心轴外套32,带动一个轴向柱塞泵进行供油。工作时当由换向阀控制左边的连体液压油的活塞杆23,活塞杆拉动左边连杆27退开滚轮13一定距离,然后,右边的连体液压油缸活塞杆31向左推动右侧连杆27时,右侧连杆27上的钩齿板16与滚轮13边缘上的滚子轮10开始啮合,当偏心轴2旋转,由偏心轴2上的外套32带动连杆27的钩齿板16运动,当第一块钩齿板16上的链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沛红
申请(专利权)人:曹沛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