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沛红专利>正文

液控直线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9650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控直线抽油机,包括抽油塔架,抽油塔架上部设置第一、第二转动轮,第一、第二转动轮上绕装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连接配重块,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抽油杆机构连接的悬绳器连接,与悬绳器连接的升降链条依次经第一转动轮、液压系统驱动旋转油缸、第二转动轮后,与配重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重心低、冲次低、冲程长、能耗小、力臂短,工作效果优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技术背景油田作业中使用的抽油机,重心高、冲次高、冲程短、能耗大、力 臂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心低、冲次低、冲程长、能耗小、 力臂短的液控直线抽油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液控直线抽油机,其特征是包括抽油塔架,抽油塔架上部设 置第一、第二转动轮,第一、第二转动轮上绕装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 连接配重块,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和抽油杆机构连接的悬绳器连接,与悬 绳器连接的升降链条依次经第一转动轮、液压系统驱动旋转油缸、第二 转动轮后,与配重块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重心低、冲次低、冲程长、能耗小、力臂短, 工作效果优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液控直线抽油机,包括抽油塔架l,抽油塔架上部设置第一转 动轮2、第二转动轮3,第一、第二转动轮上绕装牵引绳4,牵引绳4 的一端连接配重块5,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悬绳器6连接,悬绳器6和抽 油杆机构连接,与悬绳器6连接的升降链条7依次经第一转动轮2、液 压系统驱动旋转油缸8、第二转动轮3后,与配重块5连接。旋转油缸8设置在抽油塔架1的底部。第一转动轮2、第二转动轮 3均是转动绳轮与链轮的复合轮(即由转动绳轮与链轮固定连接而成)。 抽油塔架1采用多节搭接的形式,便于维修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液控直线抽油机,其特征是包括抽油塔架(1),抽油塔架(1)上部设置第一转动轮(2)、第二转动轮(3),第一转动轮(2)、第二转动轮(3)上绕装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一端连接配重块(5),牵引绳(4)的另一端与和抽油杆机构连接的悬绳器(6)连接,与悬绳器(6)连接的升降链条(7)依次经第一转动轮(2)、液压系统驱动旋转油缸(8)、第二转动轮(3)后,与配重块(5)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控直线抽油机,其特征是旋转油缸(8)设置在抽油塔架(1)的底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控直线抽油机,其特征是第一转动轮(2)、第二转动轮(3)均是转动绳轮与链轮的复合轮。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控直线抽油机,其特征是抽油塔架(l)采用多节搭接的形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控直线抽油机,包括抽油塔架,抽油塔架上部设置第一、第二转动轮,第一、第二转动轮上绕装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连接配重块,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抽油杆机构连接的悬绳器连接,与悬绳器连接的升降链条依次经第一转动轮、液压系统驱动旋转油缸、第二转动轮后,与配重块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重心低、冲次低、冲程长、能耗小、力臂短,工作效果优异。文档编号F16H47/00GK201330585SQ20082016164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曹沛红 申请人:曹沛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控直线抽油机,其特征是:包括抽油塔架(1),抽油塔架(1)上部设置第一转动轮(2)、第二转动轮(3),第一转动轮(2)、第二转动轮(3)上绕装牵引绳(4),牵引绳(4)的一端连接配重块(5),牵引绳(4)的另一端与和抽油杆机构连接的悬绳器(6)连接,与悬绳器(6)连接的升降链条(7)依次经第一转动轮(2)、液压系统驱动旋转油缸(8)、第二转动轮(3)后,与配重块(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沛红
申请(专利权)人:曹沛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