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04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齿轮;一与所述第一齿轮叠接的第二齿轮,其大小及齿数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同;以及一扭力元件,设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其中一齿轮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组接,用以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互相重叠的齿错开时提供回复扭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消除齿轮组配时所产生的背隙,以用于精密传动的复合式齿轮
技术介绍
齿轮的传动,是指至少二个齿轮互相以周缘的齿咬合转动。由于每个齿轮的齿形大小以及齿距不同,所以会在互相咬合的齿轮间形成齿隙。又,传动过程中,互相咬合的齿轮之间包括滚动及滑动两种运动模式,在考虑不产生干涉的情况下,互相咬合的齿与齿间也会有一定的间隙。互相咬合的齿轮之间存有间隙,虽有助于两个齿轮的传动,但也明显地影响到齿轮传动的精密度,致使传动的精密度下降,尤其是运用在扫描器、打印机等需要精密传动的装置上,将会限制该装置的使用精密度,而无法进一步满足精密传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齿轮,其能够有效地解决齿轮咬合时所产生的背隙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复合式齿轮,包括有一第一齿轮;一与所述第一齿轮叠接的第二齿轮,其大小及齿数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同;以及一扭力元件,设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其中一齿轮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组接,用以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互相重叠的齿错开时提供回复扭力。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重叠的齿相背错开后,可由该扭力元件的回复力以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用以咬合相邻的齿轮形成无背隙的咬合状态,并使齿轮的传动过程无干涉情形,同时,齿与齿的咬合紧密,因此可达到精密传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结构的组合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齿错开的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与另一齿轮咬合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3是依据较佳实施例的复合式齿轮。该复合式齿轮包括一第一齿轮11、一第二齿轮21及一个扭力元件31。其中该扭力元件31是指一扭簧或其它等效元件。该第一齿轮11在外周缘制设有多个齿12。又在一表面13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轴柱14,该轴柱14的轴向设有一贯穿的轴孔15。此外在该表面13邻近齿12的位置,设有一凸柱16。该凸柱16的轴向开设有一个组装孔17。该第二齿轮21在外周缘制设有多个齿22。又在一表面23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轴柱24,该轴柱24的轴向开设有一贯穿的轴孔15,且在该轴孔15内设有一挡缘26。此外该表面23开设有一个贯穿且呈长形形状的穿孔27,以及一个未贯穿的插孔28,且在穿孔27与插孔28之间设有一卡制部29。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齿轮11与该第二齿轮21的大小相同,且齿12、22的数量也相同。组装时,该第一齿轮11的轴柱14穿设在该第二齿轮21的轴孔25内,且该轴柱14的顶端抵靠在挡缘26上,使该轴孔15与该轴孔25互相连通。又该第一齿轮11的凸柱16穿设在该第二齿轮21的穿孔27中,且将第一齿轮11的各齿12与第二齿轮21的各齿22重合。接着将该扭力元件31的第一端32穿置在该凸柱16的组装孔17上,以及将扭力元件31的第二端33穿置在插孔28上。而第一端32与第二端33之间的部分段34靠置在该卡制部29上。图4、图5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结构。该第一齿轮11与该第二齿轮21有相同的大小及齿数。又该第一齿轮11与该第二齿轮21叠接,且使该第一齿轮11的凸柱16穿设在该第二齿轮21的穿孔27中。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二齿轮21的表面设有一凸块43。该凸块43接近穿孔27的一侧制成倾斜面44。该倾斜面44接近穿孔27的一端较低,而远离穿孔27的一端较高。该扭力元件31的第一端32插设在凸柱16上;扭力元件31的第二端33制成勾状以供勾设在凸块43上。由于该凸块43的一侧制有倾斜面44,所以该扭力元件31的第二端33可以沿着倾斜面44向较高的一端滑移,等越过较高的一端后,可自动落下与凸块43形成勾设结合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图4的第二齿轮21如图1的第二齿轮21设有卡制部29,则扭力元件31的第二端33也可制成勾状。在此情况下,组装者将扭力元件31靠在凸柱16与卡制部29,将扭力元件31的第二端33往凸块43的倾斜面44上推,最后落在凸块43之下。如此也可达到本技术所需的效果。请参阅图6所示,当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相对地转动时,原本重叠在一起的齿12、22便会以相背的方向错开。由于该扭力元件31的第一端32与第一齿轮11组接,该第二端(未显示)与第二齿轮21组接,所以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错开时,会造成该扭力元件31被压缩或伸张。不论是那一种受力情形,该扭力元件31都提供弹性回复力,足以促使错开的齿12、22有相对运动(回复成重叠状)的趋势。请参阅图7所示,使用时,该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21叠接成的复合式齿轮与一齿轮41咬合,且该第一齿轮11及第二齿轮21叠接后的总厚度与齿轮41的厚度相当,所以,齿轮41周缘的齿42可以与已成错开状的齿12、22咬合。值得注意的是,该齿22与齿42的一侧抵靠,而齿22由扭力元件(未显示)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与齿12的另一侧抵靠。如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复合式齿轮与齿轮41咬合没有背隙问题。且因为该齿12配合该扭力元件31后具有弹性,所以在传动过程中,该齿12能够随着受力而自动调整位置,并且与该齿42保持抵靠状。换言之,齿12、22与齿42的咬合既紧密又无干涉情形,自可达到精密传动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齿轮;一与所述第一齿轮叠接的第二齿轮,其大小及齿数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同;以及一扭力元件,设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其中一齿轮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组接,用以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互相重叠的齿错开时提供回复扭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元件为一扭簧,且所述扭簧的一端组设在第一齿轮上,另一端组设在第二齿轮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设有对应组装的穿孔及凸柱,以利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相对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设在第二齿轮上,且凸柱设在第一齿轮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为长形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在用以供所述扭力元件设置的齿轮上设有一供卡制所述扭力元件的卡制部。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上开设有一组装孔,且第二齿轮上开设有一插孔,所述扭力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组装孔及所述插孔插组结合。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上开设有一组装孔,且第二齿轮上设有一凸块,所述扭力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组装孔插组结合,另一端与所述凸块卡勾结合。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一侧设有倾斜面。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齿轮,由一第一齿轮与一第二齿轮互相叠接,并在第一齿轮或者第二齿轮表面设一个扭力元件所构成,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大小以及齿数完全相同,且该扭力元件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重叠的齿相背错开后,提供回复扭力,使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组合与相邻啮合的齿轮间形成无背隙的连动。文档编号F16H55/18GK2519868SQ0126514公开日2002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2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松柏
申请(专利权)人: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