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林专利>正文

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93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机壳(1)、内齿圈(2)、行星轮(3)、行星架(5)、行星轴(6)、太阳轮轴(8),所述行星架(5)两端分别由轴承(7)固定支承,两轴承镶嵌在机壳(1)上,具有噪音低、振动小、运转平衡、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所述太阳轮轴(8)为通长整体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工时,安装维护便捷,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器,具体是一种行星架为双支承结构的行星齿轮 减速器。技术背景现有减速器的行星架(除单级减速器外), 一般都是无支承机构,而自由浮 动在内齿圈内,轴向则用球顶调节轴向间隙,实现轴向固定。由于行星架的不 平衡,在工作时产生较大噪音和振动,传动效率低,易早期失效,限制了该产 品的广泛应用。现有减速器的输入联接方式为分段式,输入轴通过带有内花键的浮动齿套 与太阳轮联接。该结构复杂,耗时耗材,故障率高,不便于安装维护保养,增 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噪音低、振动小、成本低、故障 少的一种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其行星架釆用双支承结构,输入部件 釆用整体式输入结构。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机 壳、内齿圈、行星轮、行星架、行星轴、太阳轮轴,行星轮通过行星轴和轴承 安装在行星架上,内齿圈固定在机壳上,太阳轮轴通过两轴承支承在机壳上, 所述行星架两端分别由轴承固定支承,两轴承镶嵌在机壳上,所述太阳轮轴为 通长整体结构。该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入部件釆用整体式结构,减少了零件 的数量,节约工时,安装维护便捷,节约成本;行星架釆用两端轴承支承,克 服了原设计因行星架的不平衡而振动,导致噪音大的弊端;克服了原设计因用 球顶进行轴向定位,易磨损易脱落而造成早期损坏的现象。该双支承结构具有 噪音低、振动小、运转平衡、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扩大了该行星 齿轮减速器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l中,机壳l,内齿圈2,行星轮3,轴承4,行星架5,行星轴6,轴承 7,太阳轮轴8。具体实施方式图l所示的一种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机壳l、内齿圈2、行 星轮3、行星架5、行星轴6、太阳轮轴8,行星架5两端装有轴承7,两轴承镶 嵌在机壳1上,使行星架5支承于机壳1上,太阳轮轴8为通长整体结构。工 作时,动力由太阳轮轴8通过与行星轮3外啮合,再由行星轮3与内齿圈2内 啮合,将动力传递给行星轴6,再由行星轴传递给行星架5,实现减速运动。权利要求1、一种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机壳(1)、内齿圈(2)、行星轮(3)、行星架(5)、行星轴(6)、太阳轮轴(8),行星轮(3)通过行星轴(6)和轴承(4)安装在行星架(5)上,内齿圈(2)固定在机壳(1)上,太阳轮轴(8)通过两轴承支承在机壳上,其特征是所述行星架(5)两端分别由轴承(7)固定支承,两轴承镶嵌在机壳(1)上,所述太阳轮轴(8)为通长整体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机壳(1)、内齿圈(2)、行星轮(3)、行星架(5)、行星轴(6)、太阳轮轴(8),所述行星架(5)两端分别由轴承(7)固定支承,两轴承镶嵌在机壳(1)上,具有噪音低、振动小、运转平衡、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所述太阳轮轴(8)为通长整体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工时,安装维护便捷,节约成本。文档编号F16H1/28GK201090677SQ20072004278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国林 申请人:张国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支承行星架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机壳(1)、内齿圈(2)、行星轮(3)、行星架(5)、行星轴(6)、太阳轮轴(8),行星轮(3)通过行星轴(6)和轴承(4)安装在行星架(5)上,内齿圈(2)固定在机壳(1)上,太阳轮轴(8)通过两轴承支承在机壳上,其特征是:所述行星架(5)两端分别由轴承(7)固定支承,两轴承镶嵌在机壳(1)上,所述太阳轮轴(8)为通长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