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泰守专利>正文

无级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31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级变速装置,它包括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传递、接受、变速传递给输出轴的变速系统和、能自动调整对应输出轴的负荷状态的回转比的变速调整系统,将变速调整系统连接到各种实施例的变速系统,进行无级变速。在变速调整系统中,油泵设置在改良型转矩转换器和发动机之间,还设置有直接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以及动力模式离合器,可根据驱动阻力调整速度比,将经由改良型转矩转换器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变速系统利用了行星齿轮(或差动齿轮)装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级变速装置,尤其是涉及按下列方式构成的无级变速装置变速时齿轮不脱离或交替而可变速至通常行驶模式和动力模式地将输入至输入轴的动力传递到输出轴上,后退驱动也由很简单的方法进行。上述通常行驶模式时全部齿轮处于连接状态可获得良好的乘车感觉;而上述动力模式则可在山区或在上坡时行驶,或者可以快速起动。一般的所有变速装置都是由预定的齿轮比决定的选择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变速,变速时使齿轮脱离很麻烦,所以要求操作仔细。现有的自动变速机及部分使用的带式无级自动变速机也同样地有在构造上非常复杂,制造时花费很多经费的不便之处,同时由于皮带的磨损、噪音及打滑而不能在广范围内使用而只能在限定容量范围内使用。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有1995年5月16日的的美国专利第5,415,597号,而本专利技术则与上述专利的结构不同。即在美国专利第5,415,597号,叶轮直接与输入轴连接从而输入轴的旋转力按原样被传递。但是,本专利技术与之不同之处在于通过使用由离合器使输入直接传递到叶轮的方法和由减速恒星齿轮使比输入回转力大的回转力传递到叶轮的方法,不仅可以平稳地传递回转而且可提供更大的推进力,发挥良好的性能。从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它没有现有技术那样复杂,又可确实进行变速动作,不仅可以相应于负荷变化作出迅速反应,而且还可以平稳安静地行驶,提供更大的推力,充分发挥其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变速系统和变速调整系统,上述变速系统将由发动机等机构产生的动力接受传递变速后传递到输出轴上;而上述变速调整系统则可对应于输出轴的负荷状态自动调整旋转比,从而可从最低比到所定比无级变速地使回转力传递至输出轴。上述变速系统和变速调整系统的构成简要地说,变速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包括使用作为公知装置的行星齿轮装置或差动齿轮装置接受传递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的输入恒星齿轮、与输入恒星齿轮啮合的第1行星齿轮(或第1差动齿轮)、与第1行星齿轮(或第1差动齿轮)成一体地形成的第2行星齿轮(或第3差动齿轮)、与第2行星齿轮(或第3差动齿轮)啮合的减速恒星齿轮。比传递到输入恒星齿轮的转力更大的回转力作用在减速恒星齿轮上并通过与减速恒星齿轮形成于一体的连接轴传递到变速调整系统的叶轮上。前进闸在前进时使用,后退闸或后退行星齿轮组在后退时使用。输出轴与托架或环形齿轮连接。变速调整系统是应用改良公知的自动变速机的转矩变换器的改良型转矩变换器的再利用,为了便于说明,使用与在现有转矩变换器中使用的构成部件相关联的用语,从其构成可知,它包括驱动体的叶轮、从动体的涡轮、增加转矩的定子、将油百分之百满地供给到转矩变换器内部并将动作油供给到离合器和闸上的油泵、使输入轴和叶轮切断和连接的直接离合器、使连接轴与叶轮切断和连接的动力模式离合器(或单向离合器)、与涡轮连接的调整轴、固定的壳体。适用于变速系统和变速控制系统的离合器和闸可以并不限于使用公知的自动变速机的多板湿式离合器和闸,或者使用带离合器。上述构成的无级变速装置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无级变速方法是在通常的行驶模式(前进I)可得到平稳的乘车感觉,并且最省油。第二种无级变速方法是在动力模式(前进II)在山区或上坡时或者在需要紧急起动时可以行驶。第三种方法是结合上述两种模式获得最佳的动力性能。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于本无级变速装置可以根据要求的动力性能而行驶。下面,就本专利技术的变速控制系统、对应于种种实施例的变速系统而连接构成的无级变速装置进行说明。即,变速系统可以由多种方式构成,由此适当地连接构成变速调整系统而进行无级变速。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中相同的零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的变速调整系统的装配断面图。图2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的第1实施例。图2为第1实施例的装配断面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在中立状态时空转状态的断面图。图4为表示前进I状态的断面图,该状态为在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上与输入轴连结的直接离合器动作时,输入力在与输入恒星齿轮和直接离合器相连的变速调整系统的叶轮上分开而传递到输入轴上。图5为表示前进II状态的断面图,该状态为在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上与输入轴连结的直接离合器的动作解除时,输入力借助于输入恒星齿轮由第2行星齿轮和减速恒星齿轮而增加,该力再通过连接轴经单向离合器作用于变速控制系统的叶轮而传递到输出轴上。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的后退状态的断面图。图7至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的第2实施例。图7为第2实施例的装配断面图。图8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在中立状态时空转的状态的断面图。图9为表示前进I状态的断面图,在该状态,与输入轴连接的直接离合器动作时输入力在与输入恒星齿轮和直接离合器连接的变速控制系统的叶轮上分开而传递到输出轴上。图10为表示前进II状态的断面图,在该状态,与输入轴连接的直接离合器的动作解除时,输入力通过输入恒星齿轮由第2个行星齿轮和减速恒星齿轮而增加,该力再通过连接轴经单向离合器作用在变速控制系统而传递到输出轴上。图11为表示后退状态的断面图。图12A至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的第3实施例。图12A为第3实施例的装配断面图。图12B为沿图12A中的I-I线的扩大断面图。图13表示中立状态的断面图。图14为表示前进I状态的断面图,在该状态,在与输入轴连接的直接离合器动作时输入力在与输入恒星齿轮和直接离合器连接的变速控制系统的叶轮上分开而传递到输出轴上。图15为表示前进II状态的断面图,在该状态,在与输入轴连接的直接离合器的动作解除时,输入力通过输入恒星齿轮由第3差动齿轮和减速恒星齿轮而增加,该力通过连接轴由单向离合器作用于变速调整系统而传递到输出轴。图16表示后退状态的断面图。图17至图2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的第4实施例。图17为第4实施例的装配断面图。图18为表示中立状态的断面图。图19为表示前进I状态的断面图,在该状态,在与输入轴连接的直接离合器动作时输入力在与输入恒星齿轮和直接离合器连接的变速控制系统的叶轮上分开而转递到输出轴上。图20为表示前进II状态的断面图,在该状态,在与输入轴连接的直接离合器的动作解除时,输入力通过输入恒星齿轮由第3差动齿轮和减速恒星齿轮而增加,该力通过连接轴由单向离合器作用于变速控制系统而传递到输出轴。图21为后退状态的断面图。图22至图26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级变速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图22为第5实施例的装配断面图。图23为中立状态的断面图。图24为表示前进I状态的断面图,在该状态,在与输入轴连接的直接离合器动作时输入力在与输入恒星齿轮和直接离合器连接的变速调整系统的叶轮上分开而传递到输出轴上。图25为表示前进II状态的断面图,在该状态,在与输入轴连接的直接离合器的动作解除时,输入力通过输入恒星齿轮由第2行星齿轮和减速恒星齿轮而增加,该力通过连接轴由单向离合器作用于变速调整系统而传递到输出轴。图26为后退状态的断面图。图27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图2构成的概略图。图28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图7构成的概略图。图29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的图12A构成的概略图。图30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例的图17构成的概略图。图31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例的图22构成的概略图。首先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它包括: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输入轴、经变速后传递到输出轴的变速系统;将转速比调整到对应输出轴的负荷状态的变速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相对于由3部分(12A、12B、12C)构成的输入轴(12)能独立回转地设置在第2部分(12B)上的连接轴(34);相对于连接轴(34)能独立回转的设置的调整轴(38);与调整轴(38)同轴设置的固定轴(62);可回转地设置在连接轴(34)的一端部(34A)附近的叶轮壳体(42);可回转地支持于固定轴(62)上,同时与叶轮壳体(42)形成一体的叶轮(56);与叶轮壳体相对着地、与调整轴(38)的一端部(38A)形成一体的涡轮(58);设置在叶轮(56)与涡轮(58)之间的导叶(60);为防止导叶(60)逆转而设置在导叶(60)和固定轴(62)之间的单向离合器(66);在输入轴的第1部分(12A)和第2部分(12B)之间,与输入轴成一体的直接离合器板(30);用于切断、连接叶轮壳体(42)与直接离合器板(30)之间的动力的直接离合器(52);为防止叶轮壳体(42)沿连接轴(34)的回转方向的反方向回转而设置的单向离合器(48);具有与输入轴的第1部分(12A)一体连接的驱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20)、且设置于输入轴的第1部分(12A)上的油泵(14);收容油泵(14)的油泵壳体(22);为防止漏油而插入的油封(26C、26C′、68C、72C)以及轴衬(40B、40B′、70B);与油泵壳体(22)密封组装,同时固定在固定轴(62)的一端(64)上的外部固定壳体(28);为了变速系统的动力传递而与调整轴(38)的一端(38B)形成一体的离合器连接板(82);用于油的吸入及排出的油吸入口(74)、吸入通路(76)、排出通路(78)以及油排出口(8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泰守文秉一柳玩茂
申请(专利权)人:崔泰守文秉一柳玩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