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村建治专利>正文

无级变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98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级变速机,若使各第2回转体偏心,因各第2回转体沿第1回转体径向直线状移动,故第2回转体角速度相对于输入侧回转体的角速度使角速度快的一侧和慢的一侧相互对称变化。即使在角速度快的一侧和慢的一侧的某一方也可使加速侧和减速侧相互对称变化,相对于第1回转体的移动方向相互以输入侧回转体为中心错开180°的第2回转体的角速度相对于输入侧回转体互相对称变化,且它们具有相互同等的质量,故它们径向力相互抵消,回转力始终以输入侧回转体为中心产生作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如汽车之类的输送机械等需要传递动力的各种机械装置用的无级变速机。目前,作为汽车等用的无级变速机,通常使用的是金属皮带和一对皮带轮,这种无级变速机是通过连续性改变各皮带轮的槽宽,使卷绕在各皮带轮上的皮带半径变化来进行变速的。然而,在利用皮带与皮带轮的摩擦力传递动力的结构中,其问题是因皮带的滑移会降低动力的传递效率,故为了传递较大的动力而不得不使整个装置大型化。为此,众所周知已出现了一种不用皮带和皮带轮可高效率传递动力的无级变速机,它是在相互同轴状配置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设置相对于输入轴可径向偏心的多个偏心回转体,通过采用单向离合器将由输入轴侧的回转力回转的各偏心回转体中角速度最快的偏心回转体或角速度最慢的偏心回转体的回转力传递到输出轴侧,就可使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回转比根据各偏心回转体的偏心量进行变化。例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报1993-46459号中公开了这一种类型的无级变速机。然而,在所述结构的无级变速机中,虽然提出了多种有关偏心回转体的动力传递结构及其形状的方案,都是由偏心回转来使轴入轴和输出轴径向偏心的力产生作用,故存在着回转时易产生振动的缺点。因此,虽可以在不计较振动影响的小型而又低速的场合使用,但象汽车变速机之类的大型而又要求高速的用途中,存在着振动大、难以实用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减少回转时的振动、即使在大型而又要求高速的用途中也能充分适应的无级变速机。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其第1技术方案是,包括相互同轴状配置的输入轴和轴出轴、与输入轴一体回转的多个第1回转体、与第1回转体径向直线状自由移动接合的使回转中心相对于输入轴可径向偏心的相互质量同等的多个第2回转体、与各第2回转体一起使回转中心相对于输入轴可径向偏心的第3回转体、将各第2回转体中角速度最快的回转体或角速度最慢的回转体规定方向的回转力传递到第3回转体的单向传递构件、回转自如并可径向任意偏心地支承各第2回转体和第3回转体的支承构件以及向输出轴传递第3回转体回转力的传递机构,所述各第2回转体被轴向排列在输入轴上,其移动方向相对于第1回转体形成各自以输入轴为中心每相等角度错开的状态。由此,一旦各第2回转体和第3回转体产生任意量的偏心,就会使各第2回转体的角速度分别周期性变化,通过单向传递构件将角速度最快的回转体或角速度最慢的回转体回转力传递到第3回转体,再将第3回转体回转力向输出轴传递。这样,输出轴的回转速度相对于输入轴或加速或减速,从而使输出轴可根据各第2回转体的偏心量进行无级变速。此时,由于各第2回转体相对于第1回转体径向直线状移动,因此由偏心回转造成的周期性变化的第2回转体的角速度相对于输入轴角速度,引起角速度快的一侧与慢的一侧相互对称地变化。并且,在角速度快的一侧和慢的一侧的某一方中,也会引起加速侧和减速侧相互对称地变化。另外,由于各第2回转体相对于第1回转体的移动方向各自以输入轴为中心每相等角度地错开,因此,各第2回转体的角速度相对于输入轴角速度产生相互对称地变化,又由于各第2回转体具有相互同等的质量,故各第2回转体径向的力相互抵消,使传递到输出轴侧的回转力始终以输入轴和输出轴为中心产生作用。本专利技术第2技术方案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无级变速机中,在所述支承构件的轴向两端设置相对于输入轴径向偏心的回转轴,使支承构件以该回转轴为中心转动自如。这样,除了第1技术方案的作用之外,再加上使支承构件以所述回转轴为中心转动,由此可使各第2回转体产生任意量的偏心。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是在第1技术方案的无级变速机中,所述支承构件呈筒状,其外周面相对于内周面中心径向偏心,在使支承构件外周面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由径向偏心的圆周面回转自如支承的同时,由支承构件的内周面回转自如地支承所述各第2回转体和第3回转体。这样,除了第1技术方案的作用之外,再加上使支承构件沿所述圆周面转动,由此可使各第2回转体和第3回转体相对于输入轴产生任意量的偏心。本专利技术的第4技术方案是在第1、第2或第3技术方案的无级变速机中,所述传递机构采用了使第3回转体的回转力以增速或减速的方式向输出轴传递回转速度的结构。这样,除了第1、第2或第3技术方案的作用之外,再加上由各第2回转体的偏心变速的回转力可进行更大的变速后向输出轴传递。本专利技术的第5技术方案是在第4技术方案的无级变速机中,所述传递机构由随着第3回转体回转的第4回转体、与输入轴一体回转的内齿轮、与输出轴一体回转的齿轮以及受第4回转体转动自如支承的分别与输入轴的内齿轮和输出轴的齿轮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构成。这样,除了第4技术方案的作用之外,再加上使输出轴侧的转速根据由输入轴与第4回转体的回转差产生的各行星齿轮自转量进行增速或减速。本专利技术的第6技术方案是在第4技术方案的无级变速机中,所述传递机构由随着第3回转体回转的第4回转体、与第4回转体一体回转的内齿轮、与输出轴一体回转的齿轮以及受输入轴侧回转自如支承的分别与第4回转体的内齿轮和输出轴的齿轮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构成。这样,除了第4技术方案的作用之外,再加上使输出轴侧的转速根据由输入轴与第4回转体的回转差产生的各行星齿轮自转量进行增速或减速。因此,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第2和第3技术方案,可使向输出轴侧传递的回转力始终以输入轴和输出轴为中心产生作用,并可均匀地传递回转力,故能可靠地防止回转时的振动,极其适合象汽车等之类的大型而又要求高速的用途。另外,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4、第5和第6技术方案,在第1、第2和第3技术方案的效果基础上,还可使由偏心回转变速的回转发力进行更大的变速,故有利于变速幅度大的广泛用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的无级变速机侧面剖视图。图2为图1的I-I线向视剖视图。图3为图1的II-II线向视剖视图。图4为图1的III-III线向视剖视图。图5为图1的IV-IV线向视剖视图。图6(A)为单向离合器的放大图。图6(B)为单向离合器的放大图。图7为无级变速机的动作说明图。图8为第2回转体角速度变化的示图。图9为第2回转体角速度变化的示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形态的无级变速机侧面剖视图。图11为图10的V-V线向视剖视图。图12为图10的VI-VI线向视剖视图。实施例图1至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本无级变速机包括构成主机外壳的壳体1、相互同轴状配置的输入侧轴和输出侧轴2、3、与输入侧轴2一体回转的合计3个的第1回转体4、使回转中心相对于输入侧轴2的回转轴可径向偏心的合计6个的第2回转体5、与各第2回转体5一起使回转中心相对于输入侧轴2的回转轴可径向偏心的第3回转体6、只能将各第2回转体5规定方向的回转力传递给第3回转体6的单向离合器7、回转自如并可偏心地支承各第2回转体5与第3回转体6的回转体壳体8、可使回转体壳体8任意偏心的可变机构9、随着第3回转体6回转的第4回转体10以及受第4回转体10回转自如支承的合计4个的行星齿轮11。输出侧轴3随着各行星齿轮11回转。壳体1呈圆筒状,其轴向一端设有支承输入侧轴2的轴承座1a,另一端设有支承输出侧轴3的轴承座1b。通过轴承2a将输入侧轴2的一端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壳体1的轴承座1a上,同时通过轴承2b将其另一端回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出侧轴3的一端上。另外,在输入侧轴2的另一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级变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同轴状配置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与输入轴一体回转的多个第1回转体、径向直线状而又移动自如地与第1回转体接合、使回转中心相对于输入轴可径向偏心的相互质量同等的多个第2回转体、与各第2回转体一起使回转中心相对于输入轴可径向偏心的第3回转体、在各第2回转体中将角速度最快的回转体或角速度最慢的回转体规定方向的回转力传递到第3回转体的单向传递构件、回转自如并径向可任意偏心地支承各第2回转体和第3回转体的支承构件、向输出轴传递第3回转体回转力的传递机构,将所述各第2回转体相对于第1回转体的移动方向分别以输入轴为中心,沿输入轴的轴向以每相等的角度错开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村建治
申请(专利权)人:三村建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