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空中加油的自主机动锥套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5101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空中加油的自主机动锥套及控制方法,传统锥套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伞面收缩机构,将整个伞面分为了8个部分,将原来的圆形伞面改为八边形伞面,每一部分伞面都固定在各自的收缩机构上,收缩机构一端由卷轴构成,另一端由滑轮构成,伞面的一端固定在卷轴上,另一端与绳子相连接,绳子的另一端则固定在收缩机构的两个滑轮上,通过小型电机带动滑轮和卷轴转动,从而带动伞面和绳子收缩释放。电机所需的电能由加油机或者锥套的蓄电池提供,电机固定在滑轮和卷轴的一侧;锥套还有一个八边形支架,用于固定滑轮和卷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空中加油效率,增加空中加油对接过程中锥套的稳定性,增加成功率,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有人机空中加油,可以减少飞行员飞行负担,降低训练成本。

An autonomous maneuvering cone sleeve for aerial refueling of UAV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空中加油的自主机动锥套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加油领域或有人机加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空中加油自主机动锥套,主要用于无人机空中加油过程中加油机锥套与收油机受油管的对接。
技术介绍
无人机空中加油是传统有人机软式加油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空中加油的方式。传统的软式加油机的加油设备包括软管、锥套和吊舱,软管缠绕在吊舱内,锥套连接在软管的尾部。在加油过程中,加油机的吊舱首先释放锥套,在锥套自身重力、空气阻力和软管拉力的作用下,锥套位于加油机的后下方,并在小范围内摆动;接着受油机调整自身位置接近锥套,将受油管插入锥套中,在自锁机构锁紧完成衔接后,燃油开始输送至受油机。在加油过程中,由于受油机头波、加油机尾流和大气紊流的影响,锥套会产生不规则的摆动,这大大增加了锥套受油管的对接难度,降低了对接成功率,据统计,有人机软式加油的对接成功率只有30%。目前有人机软式空中加油采用的方式都是加油机释放软管,受油机主动对接锥套。如果无人机空中加油也采用这样的方式,那么这会大大增加无人机的控制难度。传统的软式加油锥套成漏斗状,由若干个支架和伞面构成,支架的尾部张开,伞面固定在支架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空中加油的自主机动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伞肋(9)、外八边形支架(8)、内八边形支架(14)、可控伞面(10)、固定伞面(11)、滑轮(12)、伞绳(13)、卷轴(15)、U型滑轮架(16)、滑轮轴(17)和多个电机;8块伞肋(9)成圆周均匀分布组成一个类羽毛球结构,内八边形支架(14)和外八边形支架(8)分别固定于类羽毛球结构的端口,类羽毛球结构的端口为8个梯形伞面(7),每个梯形伞面(7)包括可控伞面(10)和固定伞面(11),其中可控伞面(10)为长方形形状,可控伞面(10)的一端连接卷轴(15),另一端分别连接两根伞绳(13),两根伞绳(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滑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空中加油的自主机动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伞肋(9)、外八边形支架(8)、内八边形支架(14)、可控伞面(10)、固定伞面(11)、滑轮(12)、伞绳(13)、卷轴(15)、U型滑轮架(16)、滑轮轴(17)和多个电机;8块伞肋(9)成圆周均匀分布组成一个类羽毛球结构,内八边形支架(14)和外八边形支架(8)分别固定于类羽毛球结构的端口,类羽毛球结构的端口为8个梯形伞面(7),每个梯形伞面(7)包括可控伞面(10)和固定伞面(11),其中可控伞面(10)为长方形形状,可控伞面(10)的一端连接卷轴(15),另一端分别连接两根伞绳(13),两根伞绳(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滑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中杰郭光光高康博黄攀峰张夷斋刘正雄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