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10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朝上开口的放置槽,放置槽包括依序贯通连接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以及第三天线结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隔离圈板、第二隔离圈板以及第三隔离圈板;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一封盖板,第二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二封盖板,第三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三封盖板;有效杜绝了多个天线结构之间互相影响,并且可以避免外界的其他干扰源对天线结构的影响,提高了天线结构的信号质量,保证了产品功能。

An Anti-interference Antenna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天线结构的
,尤其是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天线的信号接收或发射会对邻近的天线接收或发射信号产生干扰,影响信号强度,影响产品功能。现有技术中,缺少抗干扰能力强的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结构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朝上开口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包括依序贯通连接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朝上开口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包括依序贯通连接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以及第三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隔离圈板、第二隔离圈板以及第三隔离圈板;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一封盖板,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二封盖板,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三封盖板;所述第一封盖板以及所述第一容纳腔围合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天线结构的第一封闭室,所述第二封盖板以及所述第二容纳腔围合形成第二封闭室,所述第三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朝上开口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包括依序贯通连接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以及第三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以及第三容纳腔的内壁分别抵接有第一隔离圈板、第二隔离圈板以及第三隔离圈板;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一封盖板,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二封盖板,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开口处封盖有第三封盖板;所述第一封盖板以及所述第一容纳腔围合形成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天线结构的第一封闭室,所述第二封盖板以及所述第二容纳腔围合形成第二封闭室,所述第三封盖板以及所述第三容纳腔围合形成第三封闭室,所述第一封闭室、第二封闭室以及第三封闭室的内壁设置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内壁贴设有屏蔽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天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冬生程星程桂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