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速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27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具有输入元件,输出元件,四个行星齿轮组,多个连接元件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每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可以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速变速器交叉引用至有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的申请No. 60/879,956,申请曰为 2007年1月11日的文献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一并引用于此 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 递装置的多速变速器,更具体的说涉及具有八个或以上速度,四个行 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的变速器。
技术介绍
本节仅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资料,可能不构成现 有技术。 通常的多速变速器运用摩擦离合器,行星齿轮结构和持 续连接的组合以获得多个传动比。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数量和实际结构, 通常由组件,成本和期望传动比确定。 当现有的变速器达到它们想要的目的时,需要新的和改 进的变速器结构是基本上恒定的,改进的结构体现出改进的性能,尤 其站在效率,响应度和平稳性的立场上,以及改善的组件,主要减少 在尺寸和重量上。相应地,现在需要改善的,有效成本的,紧凑的多 速变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变速器,具有输入元件,输出元件,四个行星 齿轮组,多个连接元件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每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 一,第二和第三元件。所述扭矩传递装置例如是离合器和制动器。 所述变速器的实施例包括输入元件,输出元件,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笫 一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第二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第三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以及第四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笫三 元件。选择性地结合以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中的一个与所 述第一,第二,第三元件,和固定元件中的另一个互连的五个扭矩传 递才几构。所述4丑矩传递才几构一皮以至少三个的组合的方式选择性地结合 从而在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元件之间确定至少八个前进传动比和 至少一个倒档传动比。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一 个选择性地结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互连。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二 个选择性地结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中的至少一 个互连。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 三个选择性地结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三行 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互连。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 四个选择性地结合以将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与所述固定元件互 连。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中的第 五个选择性地结合以将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与所述固定元件互连。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元件是中心齿轮,第 二元件是保持架元件,以及第三元件是齿圈。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输入元件持续连接至第一 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其中所述输出元件持续连接至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方面,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中的两个是 制动器而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中的三个是离合器。 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固定元件是变速箱壳。 所述变速器的另一实施例包括输入元件,输出元件,分 别具有中心齿轮,保持架元件和齿圈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 齿轮组;其中所述输入元件持续连接至第 一行星齿轮组的保持架元件, 以及其中所述输出元件持续连接至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保持架元 件,第一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和第二行 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第二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 齿圈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第三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二 行星齿轮组的保持架元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四互连元件, 其持续连接第三行星齿轮组的保持架元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 第 一扭矩传递机构,其选择性地结合以将所述第 一行星齿轮组的保持 架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互连;第二扭矩传递机构, 其选择性地结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保持架元件与所述第二行 星齿轮组的保持架元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齿圏中的至少一 个互连;第三扭矩传递构,其选择性地结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的中心齿轮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互连;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其选择性地结合以将第二行星齿轮组的中心齿轮与所述固定元件 互连,和第五扭矩传递机构,其选择性地结合以将第二行星齿轮组的 齿圈与所述固定元件互连。所述扭矩传递机构被以至少三个的组合的 方式选择性地结合从而在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元件之间确定至少 /\个前进传动比和至少 一个倒档传动比。 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目的,方面和优点通过参考下面的 说明和附图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 件,元件或特征。附图说明 这里说明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决不是为了限制 该专利技术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八速变速器的实施例的杆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八速变速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和 图3是一真值表,其表示了图1和2中所述变速器的每 个可利用的前进和倒退档或传动比中各种扭矩传递元件的啮合状态。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说明实际上只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 用或运用的限制。 首先,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八速变速器具有在四个 -f亍星齿轮组的元件之间共有的永久的枳4成连接结构。这些枳4戒连接/人 属于或与变速器具体实施例有关。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组件或元件 永久地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组件或元件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 第二组件或元件永久地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组件或元件连接。第 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组件或元件永久地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笫一组件 或元件连接。最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组件或元件永久地与第四 行星齿轮组的第二组件或元件连接。 参见图1,以杆图的形式说明了八速变速器10的实施例。 杆图是机械装置例如自动变速器的所述组件的示意图。每个独立的杆 表示一个行星齿轮组,其中所述行星齿轮的三个基本的机械构件分别 由节点表示。因此,单个杆容纳三个节点:一个是中心齿轮, 一个是行 星齿轮保持架,以及一个是齿圏。每个杆的节点之间的相对长度可用 于表示各自齿轮组的齿圈-中心齿轮比。这些杆的比值,依次,被用于 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从而获得合适的减速比以及减速比系列。各种 行星齿轮组的节点之间的枳4戒连接或互连用细的、水平的线表示,而 扭矩传递装置例如离合器和制动器表示为交叉的爪。如果所述装置是 一制动器,所述爪的一个是固定的。所述形式的更进一步的说明,杆 图的目的和使用可以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论文810102, Benford和Leising撰写的"杆斗莫型变速器分析中的新工具"中找到, 其内容因此充分引用于此。 所述变速器10包括输入轴或元件12,第一行星齿轮组 14,第二行星齿轮组16,第三行星齿轮组18,第四行星齿轮组20和输出轴或元件22,第一行星齿轮组14具有三个节点第一节点14A, 第二节点14B和第三节点14C;第二行星齿轮组16具有三个节点第 一节点16A,第二节点16B和第三节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包括:    输入元件;    输出元件;    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其中所述输出元件持续连接至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    第一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     第二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元件;    第三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    第四互连元件,其持续连接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元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元件;和    选择性地结合以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元件,和静止元件中的另一个互连的五个扭矩传递机构,和    其中所述扭矩传递机构被以至少三个的组合的方式选择性地结合从而在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之间确定至少八个前进传动比和至少一个倒档传动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H维特科普AW菲利普斯JM哈特CE卡里M拉哈文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