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25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它包括盖板、连接杆、轴挡、隔层、轴套、下工作台和底板。所述底板、隔层和盖板由四根均布的连接杆串连接成立姿圆柱形内空框架。在底板与隔层之间的连接杆上等量串装轴套,轴挡串装在隔层之上的连接杆上,锁紧的轴挡轴向限位隔层,形成以隔层为界的上下层腔体。所述下工作台为两端设有外伸的圆柱形框架,在隔层以下的下层腔体中分隔成3~4只下工作台,下工作台的上轴段与隔层预置的轴孔配合,下轴段与底板预置的轴孔配合,构成每只下工作台均可定轴旋转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旋转台车中预置不同容积的腔体,以及配置相应的旋转结构,这种差别化设计便于分类装载工件,有利于提高PVD涂层质量及生产效率。

Multi-chamber differential rotary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涂装
相配套的装置,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作PVD涂层加工的旋转台车,特别是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
技术介绍
一些重要装备配置的关键零部件,以及高精度刀具、量具、模具的表面按设计要求作表面涂层,特别是PVD涂层。PVD涂层属于典型的表面涂层,均匀度是很重要的技术指标。为了得到均质的PVD涂层,本行业普遍使用旋转台车来装载被涂工件,在旋转状态下实施喷涂工件表面更容易形成均匀的涂层。此种旋转台车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能够达到提高涂层均匀度的目的。但是,现有PVD喷涂装置配套的旋转台车为固定结构,它只能在旋转台车内容积许可范围内装载工件。此种固定结构的旋转台车因受尺寸限制,适用范围小,对于一些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不适合配套,易造成喷涂装置利用率低下和表面均匀度差等现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旋转台车固定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该旋转台车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最大技术特征是内腔划分合理,可以满足不同尺寸或形状的工件在同一台车中完成PVD涂层加工。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它包括盖板、连接杆、轴挡、隔层、轴套、下工作台和底板。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底板、隔层和盖板为三层平行相间的圆形板块,三层相间板块由均布的四根连接杆串连接成立姿圆柱形内空框架。在底板与隔层之间的每根连接杆上等量串装轴套,叠加的轴套直接支承隔层。所述轴挡串装在隔层之上的连接杆上,锁紧的轴挡轴向限位隔层,形成以隔层为界的上下层腔体。所述下工作台为圆柱形框架,在隔层以下的下层腔体中均布3~4只相同规格的下工作台,下工作台上轴段与隔层预置的轴孔配合,下轴段与底板预置的轴孔配合,构成每只下工作台均可定轴旋转结构。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隔层之上的上层腔体占总腔体1/3~2/5,其余为下层腔体。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下工作台由隔板轴向分隔成2~3个腔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多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2、上腔体预留容积大,可装载尺寸相对较大工件作PVD涂层加工,下腔体内置多只下工作台,每只工作台又是多层结构,便于小尺寸工件分散排列,减少堆积既有利于提高PVD涂层的均匀性,又提高生产效率;3、旋转台车随主机旋转,内置的下工作台可以下轴端引入动力作差速旋转,这种按工件尺寸配置转速的结构,有利于提高PVD涂层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C-C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的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它包括盖板1、连接杆2、轴挡3、隔层4、轴套5、下工作台6和底板7。所述底板7、隔层4和盖板1为三层平行相间的圆形板块,三层相间的板块用均布的四根连接杆2串连接成立姿圆柱形内空框架。为了定位安装居中的隔层4,在底板7与隔层4之间的每根连接杆2上等量串装轴套5,叠加的轴套5直接支承隔层4。所述轴挡3串装在隔层4之上的连接杆2上,锁紧的轴挡3轴向限位隔层4,形成以隔层4为界的上下层腔体。本实施例中隔层4之上预留的上层腔体占总腔体1/3,其余为下层腔体。所述下工作台6为圆柱形框架,本实施例在隔层4以下的下层腔体中均布4只下工作台6,每只下工作台6由隔板6.2分隔成3个腔体,竖置的下工作台6上轴段6.1与隔层4预置的轴孔配合,下轴段6.3与底板7预置的轴孔配合,构成每只下工作台6均可定轴旋转结构。实际使用时,旋转台车随主机旋转,旋转速度按上层腔体装载的工件尺寸确定。内置的每只下工作台6因分隔成3只小腔体,4只下工作台6共设12只小腔体,将相应尺寸的工件装载到这些小腔体中,由于小尺寸工件密集排列,喷涂时需要的转速比上层腔体高,这样才能得到更均匀、更细腻的涂层。上述结构中,下层腔体配置的下工作台6除随旋转台车旋转外,自身也可定轴旋转,下工作台6的旋转动力由下轴段6.3引入,由此形成内置的下工作台6与旋转台车差速旋转结构。这种差别化设计,既兼顾不同尺寸工件的生产需求,又易得到高质量的PVD涂层及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它包括盖板(1)、连接杆(2)、轴挡(3)、隔层(4)、轴套(5)、下工作台(6)和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隔层(4)和盖板(1)为三层平行相间的圆形板块,三层相间板块由均布的四根连接杆(2)串连接成立姿圆柱形内空框架;在底板(7)与隔层(4)之间的每根连接杆(2)上等量串装轴套(5),叠加的轴套(5)直接支承隔层(4);所述轴挡(3)串装在隔层(4)之上的连接杆(2)上,锁紧的轴挡(3)轴向限位隔层(4),形成以隔层(4)为界的上下层腔体;所述下工作台(6)为圆柱形框架,在隔层(4)以下的下层腔体中分隔成3~4只相同规格的下工作台(6),下工作台(6)上轴段(6.1)与隔层(4)预置的轴孔配合,下轴段(6.3)与底板(7)预置的轴孔配合,构成每只下工作台(6)均可定轴旋转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式差速旋转台车,它包括盖板(1)、连接杆(2)、轴挡(3)、隔层(4)、轴套(5)、下工作台(6)和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隔层(4)和盖板(1)为三层平行相间的圆形板块,三层相间板块由均布的四根连接杆(2)串连接成立姿圆柱形内空框架;在底板(7)与隔层(4)之间的每根连接杆(2)上等量串装轴套(5),叠加的轴套(5)直接支承隔层(4);所述轴挡(3)串装在隔层(4)之上的连接杆(2)上,锁紧的轴挡(3)轴向限位隔层(4),形成以隔层(4)为界的上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进钱后网黄飞梅峰赵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