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2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它包括型芯,所述的型芯内设有第一直顶杆组件和第二直顶杆组件,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上设有反浇口,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和第二直顶杆组件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二次直顶,对斜顶无法实现滑动顶出的产品实现强行脱模。

Secondary Strengthen-release Mechanism of Gate Straight Top of Grating Mould on Automobile Bu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注塑模具
,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上格栅采用注塑成型,考虑到外部光洁要求,通常采用底部反向进浇来注塑,这样料柄就位于汽车保险杠上格栅内壁上。一般情况下,采用斜顶进行脱模,但当某些特殊型号的格栅由于涉及的原因,斜顶无法在格栅内壁进行滑动时,则无法实现将料柄与斜顶进行分离,导致无法正常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包括型芯,所述的型芯内设有第一直顶杆组件和第二直顶杆组件,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上设有反浇口,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和第二直顶杆组件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包括位于型芯外部的第一顶板,以及与第一顶板连接的第一直顶杆,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端部连接有第一直顶块,反浇口位于第一直顶块上。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第二直顶杆组件包括位于型芯外部的第二顶板,第二顶板位于第一顶板和型芯之间,第二顶板上连接有第二直顶杆,所述的第二直顶杆端部连接有第二直顶块。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第一顶板上设有与第二直顶杆位置相对应的二次直顶孔。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第一直顶块与第一直顶杆顶部螺接,第二直顶块与第二直顶杆顶部螺接,第一直顶杆底部螺接有第一直顶螺栓,第二直顶杆底部螺接有第二直顶螺栓。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第一直顶杆和第一直顶螺栓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的第二直顶杆、第二直顶螺栓和二次直顶孔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一直顶杆的轴心线与第二直顶杆的轴心线平行。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型芯上设有第一直顶块容置孔和第二直顶块容置孔。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第一直顶块容置孔和第二直顶块容置孔的横截面积分别由上往下逐渐变小,第一直顶块和第二直顶块的底部分别呈平面。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型芯位于模板内,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位于模板下方,模板上设有若干导柱孔。在上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中,所述的型芯两端分别设有镶块。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二次直顶,对斜顶无法实现滑动顶出的产品实现强行脱模,对特殊形状的格栅具有可脱模的操作性。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部示意图。图4是图3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型芯1、第一直顶杆组件2、第二直顶杆组件3、反浇口4、第一顶板5、第一直顶杆6、第一直顶块7、第二顶板8、第二直顶杆9、第二直顶块10、二次直顶孔11、第一直顶螺栓12、第二直顶螺栓13、第一直顶块容置孔14、第二直顶块容置孔15、模板16、导柱孔17、镶块18、产品100、料柄1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图4-5所示,一种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包括型芯1,所述的型芯1内设有第一直顶杆组件2和第二直顶杆组件3,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2上设有反浇口4,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2和第二直顶杆组件3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在顶出产品时,第一直顶杆组件2和第二直顶杆组件3同时动作,先将产品100顶离型芯1,使产品脱模,之后,第一直顶杆组件2保持不动,第二直顶杆组件3继续向上做二次顶出,将反浇口4中的料柄101强行顶出,使料柄101与第一直顶杆组件2脱离。优选方案,反浇口底部呈弧面型,便于二次顶出时,料柄101与反浇口4脱离。结合图2所示,第一直顶杆组件2包括位于型芯1外部的第一顶板5,以及与第一顶板5连接的第一直顶杆6,所述的第一直顶杆6端部连接有第一直顶块7,反浇口4位于第一直顶块7上。第二直顶杆组件3包括位于型芯1外部的第二顶板8,第二顶板8位于第一顶板5和型芯1之间,第二顶板8上连接有第二直顶杆9,所述的第二直顶杆9端部连接有第二直顶块10。第一顶板5上设有与第二直顶杆9位置相对应的二次直顶孔11,二次直顶孔11中插入顶杆,可推动第二顶板8继续向前运动,从而推动第二直顶杆实现二次顶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顶块7与第一直顶杆6顶部螺接,第二直顶块10与第二直顶杆9顶部螺接,第一直顶杆6底部螺接有第一直顶螺栓12,第二直顶杆9底部螺接有第二直顶螺栓13。具体的说,第一直顶块7和第二直顶块10底部设有连接螺孔,第一直顶杆6和第二直顶杆9顶部设有连接螺柱,连接螺孔与连接螺柱螺接后实现螺接。第一直顶杆6和第一直顶螺栓12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的第二直顶杆9、第二直顶螺栓13和二次直顶孔11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一直顶杆6的轴心线与第二直顶杆9的轴心线平行。型芯1上设有第一直顶块容置孔14和第二直顶块容置孔15。第一直顶块容置孔14和第二直顶块容置孔15的形状、大小分别与第一直顶块7和第二直顶块10相配适。在一次顶出时,第一直顶块7和第二直顶块10分别脱离第一直顶块容置孔14和第二直顶块容置孔15,在二次顶出时,料柄101脱离反浇口4。第一直顶块容置孔14和第二直顶块容置孔15的横截面积分别由上往下逐渐变小,第一直顶块7和第二直顶块10的底部分别呈平面。这个设计,一方面是实现直顶时的快速顶出,另一方面是实现第一直顶块7和第二直顶块10与第一直顶块容置孔14和第二直顶块容置孔15实现卡接,方便合模时第一直顶块7和第二直顶块10的定位。型芯1位于模板16内,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8位于模板16下方,模板16上设有若干导柱孔17。型芯1两端分别设有镶块18,镶块18与型芯1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和更换。优选方案,结合图3所示,第一顶板5和第二顶板8分别有两块且位于模板16的两端,实现两端同时顶出的效果,这个设计,是当产品100表面全部覆盖在型芯1上时,可以采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在第一顶出时,第一顶板5推动第二顶板8,两块顶板同时动作,第一直顶杆6和第二直顶杆9同时向上运动,推动产品100脱离型芯1,第一直顶块7和第二直顶块10分别脱离第一直顶块容置孔14和第二直顶块容置孔15。如图2所示,在二次顶出时,第一顶板5和第一直顶杆6不动,第二顶板8向上推动第二直顶杆9向上继续推动产品100,料柄101与反浇口4脱离,实现强脱。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下模1、上模2、型芯3、型腔4、注塑流道5、斜顶机构6、反浇口7、斜顶组件8、斜顶块9、斜顶杆10、注塑嘴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包括型芯(1),所述的型芯(1)内设有第一直顶杆组件(2)和第二直顶杆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2)上设有反浇口(4),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2)和第二直顶杆组件(3)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包括型芯(1),所述的型芯(1)内设有第一直顶杆组件(2)和第二直顶杆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2)上设有反浇口(4),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2)和第二直顶杆组件(3)的轴心线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顶杆组件(2)包括位于型芯(1)外部的第一顶板(5),以及与第一顶板(5)连接的第一直顶杆(6),所述的第一直顶杆(6)端部连接有第一直顶块(7),反浇口(4)位于第一直顶块(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直顶杆组件(3)包括位于型芯(1)外部的第二顶板(8),第二顶板(8)位于第一顶板(5)和型芯(1)之间,第二顶板(8)上连接有第二直顶杆(9),所述的第二直顶杆(9)端部连接有第二直顶块(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板(5)上设有与第二直顶杆(9)位置相对应的二次直顶孔(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上格栅模具浇口直顶二次强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顶块(7)与第一直顶杆(6)顶部螺接,第二直顶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联盛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