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74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包括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的外罩,设在外罩内的主动拨叉与外罩固定连接,设在外罩内的从动拨叉与从动轴固定连接,主动拨叉端面和从动拨叉端面均设置有齿,主动拨叉通过齿与从动拨叉啮合,设置在外罩内的紧顶螺钉通过压簧将钢珠压在从动拨叉的齿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外形紧凑,安装拆卸方便,该装置避免了自动刹车装置启动后,手刹把跟随气缸摆臂一起快速转动而造成手刹把打伤操作人员的事故发生,也避免了操作人员因手动刹车失误而造成大钩撞坏天车顶或者把井架拉倒的严重安全事故发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绞车进行钢丝绳提升或下降的作业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刹车带压紧在滚筒上对绞车进行刹车制动或松开刹车。将刹车带压紧在滚筒上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工手刹把操作,通过杠杆机构传动将刹车带压紧在滚筒进行刹车制动;二是为了防止人工操作失误造成意外事故,在系统控制中安装自动刹车装置,当自动刹车装置启动时,气缸迅速动作并推动气缸摆臂转动,气缸摆臂带动杠杆机构实现刹车带压紧在滚筒上进行刹车制动,松开刹车时,人工转动手刹把可实现刹车带和滚筒脱开。目前现场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忘记或者没有及时进行刹车,系统控制自动刹车装置立即启动进行刹车,由于自动刹车装置与手刹把之间完全采用了硬性连接,自动刹车装置启动时气缸摆臂快速转动,工人手中的手刹把也跟随快速转动,在操作人员没有任何防备意识的情况下,手刹把很容易打伤操作人员的头部、手臂或者腿部等部位,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后果不堪设想。目前现场操作人员为了避免意外的人身伤害,自行拆掉自动刹车系统的气缸,在这种情况下当操作人员忘记或者没有及时转动手刹把进行刹车时,有可能发生大钩碰撞天车顶部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紧凑,安装拆卸方便的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该装置避免了自动刹车装置启动后,手刹把跟随气缸摆臂一起快速转动而造成手刹把打伤操作人员的事故发生,也避免了操作人员因手动刹车失误而造成大钩撞坏天车顶或者把井架拉倒的严重安全事故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主动轴2固定连接的外罩4,设在外罩4内的主动拨叉5与外罩4固定连接,设在外罩4内的从动拨叉9与从动轴10固定连接,主动拨叉5端面和从动拨叉9端面均设置有齿15、16,主动拨叉5通过齿15、16与从动拨叉9啮合,设置在外罩4内的紧顶螺钉6通过压簧7将钢珠8压在位于外罩4内的从动拨叉9的齿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该装置可完全避免手刹把打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事故发生。2、使用该装置可避免操作人员因手动刹车失误而造成大钩撞坏天车顶或者把井架拉倒的事故发生。3、使用该装置刹车时手动刹车保持刚性连接,刹车时手感没有任何变化,非常可靠。4、使用该装置在自动刹车过程中的刹车有效距离与手动刹车可达到同样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动拨叉5或从动拨叉9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与主动轴2固定连接的外罩4,手刹把1与主动轴2固定连接,设在外罩4内的主动拨叉5通过定位螺钉3与外罩4固定连接,设在外罩4内的从动拨叉9与从动轴10固定连接,从动轴10与气缸摆臂11活动连接,从动轴10与刹车摆杆12固定连接,主动拨叉5端面上设置有齿15,从动拨叉9端面上也设置有齿16,主动拨叉5通过齿15、16与从动拨叉9啮合,设置在外罩4内的紧顶螺钉6通过压簧7将钢珠8压在从动拨叉9位于外罩4内的齿面上。此外,所述压在从动拨叉9位于外罩4内的齿面上的钢珠8至少有一组,每组的钢珠8数量至少为二个;所述主动拨叉5端面上的齿15至少为一个,从动拨叉9端面上的齿16也至少为一个,主动拨叉5端面上的齿15与从动拨叉9端面上的齿16啮合处为点、线或面接触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当按箭头方向转动手刹把1时,主动轴2也按箭头方向转动,通过定位螺钉3使主动拨叉5转动,主动拨叉齿面13压向从动拨叉齿面14使从动轴10同向转动,其齿面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当主动轴2按箭头反方向转动时,通过圆周上被压簧7压紧的钢珠8带动从动轴10同时反向转动;当从动轴10按箭头方向飞快转动时,钢珠8瞬间被压回到孔内,使主动轴2不能跟随从动轴10一起转动,此时,手刹把1保持静止不动,实现了本技术限扭离合的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主动轴2按箭头方向转动时和从动轴10刚性联接,反向时弹性连接且扭矩可调。权利要求1.一种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主动轴(2)固定连接的外罩(4),设在外罩(4)内的主动拨叉(5)与外罩(4)固定连接,设在外罩(4)内的从动拨叉(9)与从动轴(10)固定连接,主动拨叉(5)端面和从动拨叉(9)端面均设置有齿(15、16),主动拨叉(5)通过齿(15、16)与从动拨叉(9)啮合,设置在外罩(4)内的紧顶螺钉(6)通过压簧(7)将钢珠(8)压在位于外罩(4)内的从动拨叉(9)的齿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在位于外罩(4)内的从动拨叉(9)的齿面上的钢珠(8)至少有一组,每组的钢珠(8)数量至少为二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拨叉(5)端面上的齿(15)至少为一个,从动拨叉(9)端面上的齿(16)也至少为一个,主动拨叉(5)端面上的齿(15)与从动拨叉(9)端面上的齿(16)啮合处为点、线或面接触方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包括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的外罩,设在外罩内的主动拨叉与外罩固定连接,设在外罩内的从动拨叉与从动轴固定连接,主动拨叉端面和从动拨叉端面均设置有齿,主动拨叉通过齿与从动拨叉啮合,设置在外罩内的紧顶螺钉通过压簧将钢珠压在从动拨叉的齿面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外形紧凑,安装拆卸方便,该装置避免了自动刹车装置启动后,手刹把跟随气缸摆臂一起快速转动而造成手刹把打伤操作人员的事故发生,也避免了操作人员因手动刹车失误而造成大钩撞坏天车顶或者把井架拉倒的严重安全事故发生。文档编号F16D15/00GK2878323SQ20062007833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罗辉 申请人:西安凯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绞车自动刹车弹性限扭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主动轴(2)固定连接的外罩(4),设在外罩(4)内的主动拨叉(5)与外罩(4)固定连接,设在外罩(4)内的从动拨叉(9)与从动轴(10)固定连接,主动拨叉(5)端面和从动拨叉(9)端面均设置有齿(15、16),主动拨叉(5)通过齿(15、16)与从动拨叉(9)啮合,设置在外罩(4)内的紧顶螺钉(6)通过压簧(7)将钢珠(8)压在位于外罩(4)内的从动拨叉(9)的齿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凯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