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致动鼓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01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辆的楔致动鼓式制动器,具有垂直下行的支撑楔,该支撑楔可使车轮制动分泵的一对活塞被推出并使领蹄和从蹄压在鼓的内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楔从蹄侧的倾角比领蹄侧的倾角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鼓式制动器,更具体地说,涉及楔致动鼓式制动器,其车轮制动分泵的活塞用支撑楔来驱动。车轮制动分泵40装有一对活塞41和42,它们将制动蹄20及30推向制动鼓10的内周。这二个活塞41和42用气动或液压驱动,或由位于支撑楔43的二个斜面与活塞41和42之间的钢球44和45推出。支撑楔的二个倾角θ1和θ2相等。另一方面,活塞41和42也可由用一单独驱动装置转动的S形凸轮推出。如图2所示,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支撑楔43由单独的助力器供应的液压或气压从实线位置下行到虚线位置。支撑楔43的下部薄,上部厚,而活塞41和42表面倾斜角度与支撑楔43的斜面一致。当支撑楔43垂直下行时,所产生的力通过钢球44和45沿到水平方向传递,因而将活塞41和42沿反方向水平推出。因此,与活塞41和42接触的制动蹄20和30被向外推出而触及制动鼓10的内周,从而产生摩擦。这种情况下,可得出以下方程式。即F1=F/2*tanθ1,及F2=F/2*tanθ2,式中F是支撑楔43的下行力,而F1及F2是传递给活塞的力。但θ1=θ2且F1=F2,所以制动蹄20和30的压紧力彼此相等。当制动蹄20和30产生阻止制动鼓转动的摩擦力时,它们有与制动鼓10一起转动的倾向。沿回转方向压紧的制动蹄20助长其扩张力(这叫“自伺服作用”),沿与回转方向的反方向压紧的制动蹄30抑制扩张力。制动蹄20叫做“领蹄”,而制动蹄30叫做“从蹄”。因此,虽然领蹄20及从蹄30受到的力相等,但由于扩张力不同其摩擦力不同。所以,领蹄20衬片21比从蹄30衬片31的磨损快3倍。因此,由于二个衬片磨损不均,所以只有一个衬片要经常更换。此外,更换衬片时轮毂及制动鼓组件的分解任务也很麻烦。此外,在从蹄30中,由于扩张力下降,活塞42的力不能充分利用,因而降低鼓式制动器的整体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这对活塞由垂直下行的支撑楔推出,使领蹄和从蹄向鼓的内周扩张,楔致动鼓式制动器的特征在于,支撑楔的从蹄侧的倾角大于领蹄侧的倾角,且两活塞的端面倾角不同,以与支撑楔的倾角相对应。从蹄活塞被以比领蹄活塞大的力推出,使领蹄和从蹄的扩张力相同。因此,领蹄和从蹄的衬片被平均地磨损,故在相同时间更换。此外,从蹄的制动力及整体制动力均得到提高。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在形成支撑楔43的两个斜面41和42时,从蹄30侧的倾角比领蹄20侧的倾角大。如图4所示,相对于楔43的轴的倾角θ1和θ2被制成θ1<θ2,且两个活塞41和42端面的倾角也不同,以与楔43的倾角相对应。与传统技术一样,球44和45放置在楔43和活塞41、42之间。如上所述在传统方法中,活塞41和42的力F1及F2分别是F1=F/2*tanθ1,F2=F/2*tanθ2,因此,若θ1<θ2则F1<F2。这就是说,若倾角变大,则活塞推力也变大,因此,与从蹄30相关的活塞42的推动力比与领蹄20相关的活塞41的大。因此,为了弥补领蹄20和从蹄30之间由于自随动作用引起的扩张力差异的值θ2可通过测试或动力学关系的数学计算求出。如果计算所得值θ2得到应用,则从蹄30的扩张力可提高,从而使领蹄20和从蹄30的扩张力相等。这样,领蹄20和从蹄30的衬片20和31在制动鼓10的内周上受到相等的摩擦力,而使领蹄20和从蹄30的衬片21和31的预期寿命相等。因此,两衬片21、31可同时更换,便于衬片21和31的更换。此外,从蹄30的扩张力使从蹄30的摩擦力增加。因而可使制动力的增加,最终导致总制动力的提高。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从蹄的扩张力的加强,使领蹄和从蹄扩张力相等。结果,领蹄和从蹄的衬片平均地磨损,两衬片可同时更换,确保衬片更换方便。此外,从蹄制动力的增加还导致机动车辆总制动力的增加。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辆的楔致动鼓式制动器,具有垂直下行的支撑楔,该支撑楔可使车轮制动分泵的一对活塞被推出并使领蹄和从蹄压在鼓的内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楔从蹄侧的倾角比领蹄侧的倾角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致动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面向支撑楔的两个侧面的活塞端面具有不同的倾角且与所述支撑楔的倾角相对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辆的楔致动鼓式制动器。一垂直下行的支撑楔将车轮制动分泵的一对活塞推出,从而使领蹄和从蹄压在制动鼓10的内周。其中,支撑楔在从蹄侧的倾角比领蹄侧的倾角大,因此,面对支撑楔的两侧的两个活塞端面的倾角不同,加强了从蹄的扩张力,结果,领蹄和从蹄的扩张力相同。文档编号F16D65/22GK1442621SQ0215866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全钟哲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钟哲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