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配合的毂和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49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端面(8)中有一个毂孔(2)的毂(1),该毂(1)用于压配合到一个基体上,为此,该毂(1)包括一个沿压配方向锥形变化的插入区(A2),其特征在于,沿压配方向看有一个圆柱形部分设置在端面和插入区之间。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一个锥形变化的插入区(A2)的毂(1),其插入区(A2)的长度是毂(1)的总长度(L)的40%至96%。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至少有一个凸轮(9)的与所述毂(1)相关联的凸轮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毂和一种具有一个用于压配到一个基体上的毂的凸轮以及一种其上具有至少一个压配合的毂的、尤其是一个凸轮的凸轮轴。
技术介绍
通过将多个凸轮压配到一个轴上来制造凸轮轴的方法是公知的。对轴上用于配设凸轮的各个部位进行机加工,使该部位形成一个直径超过轴的直径的材料聚集部。在压配凸轮时,凸轮使该材料变形,从而通过一个侧向压力将凸轮固定到轴上。在文献EP-A21058033和WO-A101/94802中描述了用于一种这样的凸轮轴制造方法的凸轮。文献EP-A21058033中的一种毂或一种凸轮的毂孔由该毂的两个锥形部分限定,这两个毂部分沿压配方向向前相继连接到凸轮的端面。两个锥形部分的每个具有不同的斜度。采用这种轮廓结构的缺点是,在将凸轮压配到轴上的过程中,在凸轮孔的开始部分就已经有一个力的影响作用到凸轮上,因此在凸轮材料中会产生张力。这种张力导致结构中产生微小裂缝,可以引起联接作用的削弱或崩溃,并且同样还可以引起基于变形的凸轮轴的功能性的破坏。WO-A101/94802中展示了一种带有一个入口区的凸轮,该入口区占据大致半个凸轮或毂的宽度。该入口区的轮廓被描述为锥形的并且连续地延伸到一个毂区中,该毂区占据余下的毂宽度,并且是锥形的或是圆柱形。采用这种外形结构的毂时,连接张力在毂宽度的中心发生移位是可能的。但是,应该注意到,在进入区开始部分之后,轴上的材料聚集部的变形就已经发生了。因此,在该区中,由于凸轮毂的外区中的具有前述影响的微小裂缝的结果而使材料的连接受到损坏是可以预料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消除公知的毂的缺陷,制造一种用于压配到一个基体上的替代型的毂。该目的是通过一种用于压配到一个基体上的毂解决的,为此,该毂有一个由毂端面限定的毂孔,并且该毂有一个沿压配方向P锥形变化的插入区A2,该毂孔的特征在于,沿压配方向看有一个设置在端面和插入区A2之间的圆柱形部分A1。术语“毂”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中应理解为在一个部件中一个具有一个通孔的部分,例如对凸轮、轮子、嵌齿轮、偏心环、传感器环、曲形盘、或类似部件所要求的和将凸轮、轮子、嵌齿轮、偏心环、传感器环、曲形盘安装到一个基体上的那些部分。虽然说明书中主要涉及的是凸轮中的毂,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凸轮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成形,例如,做成管状的。同样轴、管子或也包括轴承(例如球轴承或轴衬套)可以用做一个基体。这种凸轮一般连接到或位于对毂支撑的部件中。凸轮也可以整体地成形为一个部件中的一个孔(开口)。毂的部分A1的一个圆柱形的实施例避免了力在一个部件或一个其上要安置毂的基体和端面区域中的毂之间的直接影响,因为当将毂压配到基体上时轴上的材料聚集部的变形开始先发生在锥形变化的插入区。因此任何连接张力首先出现在插入部分A2;这些连接张力作用在基体上的毂的固定座上。基体可以是一个轴,该轴可以包括实心材料的也可以是一种空心的管或者类似物。通过避免圆柱形部分A1中的连接张力,避免了削弱点的形成,诸如对毂,例如一个轮胎或一个凸轮的连续表面,进行支撑的本体中的微小裂缝,或变形,或材料扭曲。防止了对凸轮的功能以及对凸轮的材料稳定性的损坏。一般地,毂的各个部分或区的顺序应该理解为沿压配方向位于前面的分别具有更小的数字。压配方向是指例如凸轮在基体上被引导的方向。凸轮的端面是其法线平行于压配方向指向的凸轮表面。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毂具有毂孔的一个圆柱形部分A1,该圆柱形部分A1的直径至少与基体的最大直径相同。这种直径D1能够使毂容易地放置到基体上并且可以在压配时避免在端面区域中产生的连接张力。在圆柱形部分A1中,在基体和毂之间不会形成力的影响。同样有利的是,构造一种其毂孔具有一个第二圆柱形部分A3的毂。该第二圆柱形部分A3相对于第一圆柱形部分A1而言被设置在插入区A2的对侧。该部分A3同样也避免了在压配毂时削弱点的形成,尤其是在毂的第二端面上,因为基体的直径在插入区或插入部分A2中已经减小到未机加工的基体尤其是轴的大小。在部分A3中,在轴和毂之间没有发生很大的力的传递。第一圆柱形部分A1的直径D1基本上大于圆柱形部分A3的直径D2。本专利技术的毂的一个实施例不同之处是一个具有一个曲线轮廓的插入部分A2,该轮廓对应于许多相互间排列的不同半径的圆弓。各个圆弓的长度和半径都按照所要求的轮廓结构进行控制。当然,该轮廓也可以由其它曲线形状的部分构成。邻近第一圆柱形部分A1的圆弓的半径是小的。第三部分A3的曲线系列(数列?)是基于具有各自增加的和更大的半径的圆弓。曲线轮廓的连续曲率能够避免产生最大的连接张力和在一个较大区域上延伸的压配合连接。弯曲的弓段最好连续地相互交错叠置,亦即,它们分别沿切向相互连接。然而弯曲的弓段也可以非连续地相互交错叠置,亦即,在各个过渡点上设置过渡缘边。此外,第一个弯曲的弓段可以连续地或非连续地连接到部分A1。最后的弯曲部分也是这样,该部分连续地或非连续地连接到部分A3。在一个尤其简单的实施例中,部分A1和A3之间的弯曲部分由一个半径形成,它例如通过形成过渡缘边E1非连续地连接到部分A1,和例如连续地,即在部分A3中不形成过渡缘边。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毂的插入区(部分)A2被划分为沿着毂的纵轴线以一个截锥体的形式构成的两个分部。因此,两个截锥体的形状的分部具有不同的锥角,邻近部分A1的分部A2’的锥角K1大于邻近部分A3的分部A2”的锥角K2。不同的锥角一方面能够提高在毂压配到基体上时的中心对准,另一方面使毂和基体之间的力闭锁能力得到足够的改善。尤其是考虑摩擦连接的能力时,重要的是将其提供在毂的一个足够大纵向区域上,以便在运转状态下也能够有永久性的连接。此外,优选的是,具有锥角K1的锥体沿着与具有锥角K2的锥体相同的方向敞开,这样可以保证从一个较大直径到一个较小直径的大致连续的过渡。同时,在一个较宽的区域上建立起毂和基体之间的摩擦连接。打算采用从截锥体的虚构顶点到虚构锥体的扩展部分进行观看而确定的角度作为“锥角”。因此一个锥角的半值确定了相对于截锥体的高度锥面的增大或倾斜。截锥体相对于毂的空间定向是这样的,即截锥体的顶点与毂的纵轴线重合。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毂1的插入区A2由一个单独的截锥体(锥体)构成,该截锥体从直径D1开始锥形变化到直径D2。这样,在过渡点上形成缘边E1和E2。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凸轮在第一部分A1中的直径为D1,该直径至少与基体的一直径W1相同,该直径W1对应于通过对基体机加工在基体上产生的材料聚集部的直径。这些材料聚集部呈圈形物或棒节的形式。这些材料聚集部既可以沿基体的周面方向延伸,也可以平行于毂的纵轴线延伸。基于选择至少与直径W1相同的直径D2,毂在压配时可以先在材料聚集部上滑动,而不会使材料变形。在毂的对面对毂进行引导,可以改善毂在基体上的中心定位。同时,如前所述,可能的连接张力在毂的中心区域(插入部分A2)发生移动,由此相关地避免了在凸轮的暴露点上的削弱点。暴露点应该理解为凸轮的端面或直接位于其下面的区域。同样,在制成的一个毂中,直径D2至少等于或者大于基体的直径W2是有利的。直径W2对应于未机加工的基体的直径。合适地选择直径D2同样可以在压配中将毂引导到基体上。同时,避免在该第二圆柱形部分A中形成大的连接张力,由此同样也避免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毂(1),具有一个在端面(8)中的用于压配到一个基体(3)上的毂孔(2),其中毂孔(2)有一个沿压配方向锥形变化的插入区(A2),其特征在于,在压配装置中,一个圆柱形部分(A1)如图示那样布置在端面(8)和插入区(A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比格勒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比格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LI[列支敦士登]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