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20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步进电机部件驱动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传动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连接处:蜗轮轴与拨爪固定连接,控制杆与过渡连接套之间用过渡套连接螺钉采用配绞并用螺纹锁紧,拨爪与过渡连接套间通过十字连接盘连接;步进电机部件和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连接处:步进电机轴端面成D形结构,蜗杆上有一D型孔与步进电机轴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加工难度低、使用可靠、保证其它零部件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 动力传递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老式的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预行程控制杆部件传递连接结构中步进电机轴和 蜗杆的连接以及蜗轮轴和控制杆的连接都采用螺钉直接锁死的连接方式。采用这种连接 方式就要求相互匹配的各个轴的转动轴心要重合,这就对设计和制造的精度要求很高, 加工难度大,而且各个轴连接处没有能起缓冲作用的设计,电机启动和变速时对轴身的 冲击很大,容易损坏轴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安装方便、传递扭矩可靠、传递精度高的燃油泵预行程控制 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该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它包括步进电机部件、蜗 轮蜗杆副传动部件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步进电机部件驱动蜗轮蜗杆副传动部 件,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传动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其创新点在于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连接处所述的蜗轮蜗杆副传动部 件,其动力输出端的蜗轮轴与一拨爪固定连接;控制杆与过渡连接套之间用过渡套连接 螺钉采用配绞并用螺纹锁紧;拨爪与过渡连接套间通过十字连接盘连接,十字连接盘中部有一对互成90度的槽,各个槽分别与拨爪和过渡连接套相匹配。步进电机部件和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连接处步进电机轴端面成D形结构,蜗杆上有一 D型孔与步进电机轴相匹配。所述的D型孔,其构成蜗杆与步进电机轴连接端有一 U型槽,U型槽内有一U 型键,U型键用固定紧套固定在蜗杆外圆上,U型键与U型槽因尺寸偏差自然形成D 型孔,D型孔大小与步进电机轴相匹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加工难度低、使用可靠、保证其它零部件可靠性。附图说明附图l,蜗轮轴与控制杆连接处结构图;附图2,拨爪剖面附图3,过渡连接套剖面附图4,步进电机轴与蜗杆连接处结构附图5,步进电机轴与蜗杆连接处剖面附图中步进电机轴l、 U型键2、固定紧套3、蜗杆4、蜗轮轴5、十字连接盘6、 控制杆7、过渡连接套8、过渡套连接螺钉9、拨爪10、步进电机部件A、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它包括步进电机部件A、 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步进电机部件A驱动蜗轮蜗杆 副传动部件B,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传动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其特别之处在 于参见附图l,附图2,附图3,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 连接处所述的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其动力输出端的蜗轮轴5与一拨爪10固定连 接;控制杆7与过渡连接套8之间用过渡套连接螺钉9采用配绞并用螺纹锁紧;拨爪10 与过渡连接套8间通过十字连接盘6连接,十字连接盘6中部有一对互成90度的槽, 各个槽分别与拨爪10和过渡连接套8相匹配。参见附图4,步进电机部件A和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连接处步进电机轴l端面 成D形结构,蜗杆4上有一D型孔与步进电机轴1相匹配。参见附图5,所述的D型孔,其构成蜗杆4与步进电机轴1连接端有一U型槽, U型槽内有一U型键2, U型键2用固定紧套3固定在蜗杆4外圆上,U型键2与U型 槽因尺寸偏差自然形成D型孔,D型孔大小与步进电机轴1相匹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方案,可以把"相互匹配的两个轴的转动轴心要重合"这一加工和 组装要求相对降低,即加工和安装时相匹配的两轴的轴心的偏差范围可适当放宽;步进 电机启动或变速时,步进电机轴1对蜗杆4的冲击可由U型键2适当缓冲;以及步进电 机启动或变速时引起的蜗轮轴5转速改变,蜗轮轴5对控制杆7的冲击力可由十字连接 盘6和拨爪10吸收一部分,减小步进电机轴l、蜗杆4、蜗轮轴5、控制杆7受到的冲 击,延长各个轴的使用寿命。燃油泵燃油压力改变频繁,造成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振动频繁,本专利技术的连 接方案可以减缓该振动对其它零部件的影响,保证其可靠性,且在安装上更简便,传递 更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它包括步进电机部件(A)、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步进电机部件(A)驱动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传动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其特征在于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连接处所述的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其动力输出端的蜗轮轴(5)与一拨爪(10)固定连接;控制杆(7)与过渡连接套(8)之间用过渡套连接螺钉(9)采用配绞并用螺纹锁紧;拨爪(10)与过渡连接套(8)间通过十字连接盘(6)连接,十字连接盘(6)中部有一对互成90度的槽,各个槽分别与拨爪(10)和过渡连接套(8)相匹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其特 征在于-步进电机部件(A)和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连接处步进电机轴(1)端面成D 形结构,蜗杆(4)上有一D型孔与步进电机轴(1)相匹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预行程控制杆部件传递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型孔,其构成蜗杆(4)与步进电机轴(1)连接端有一U型槽, U型槽内有一U型键(2), U型键(2)用固定紧套(3)固定在蜗杆(4)外圆上,U型 键(2)与U型槽因尺寸偏差自然形成D型孔,D型孔大小与步进电机轴(1)相匹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步进电机部件驱动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传动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连接处蜗轮轴与拨爪固定连接,控制杆与过渡连接套之间用过渡套连接螺钉采用配绞并用螺纹锁紧,拨爪与过渡连接套间通过十字连接盘连接;步进电机部件和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连接处步进电机轴端面成D形结构,蜗杆上有一D型孔与步进电机轴相匹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加工难度低、使用可靠、保证其它零部件可靠性。文档编号F16D3/12GK101178096SQ20071009313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伟 张, 秦国权, 龙贻凯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机构与控制杆动力传递连接结构,它包括:步进电机部件(A)、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步进电机部件(A)驱动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传动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其特征在于: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和燃油泵预行程控制杆部件(C)连接处:所述的蜗轮蜗杆副传动部件(B),其动力输出端的蜗轮轴(5)与一拨爪(10)固定连接;控制杆(7)与过渡连接套(8)之间用过渡套连接螺钉(9)采用配绞并用螺纹锁 紧;拨爪(10)与过渡连接套(8)间通过十字连接盘(6)连接,十字连接盘(6)中部有一对互成90度的槽,各个槽分别与拨爪(10)和过渡连接套(8)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龙贻凯秦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