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908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执行利用断开与操纵装置的机械连接而设置的转向机构对车轮进行转向的线控转向(SBW)模式的车辆用转向装置。车辆用转向装置具备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与操纵装置一同旋转的旋转轴;使旋转中心与旋转轴一致并将旋转传递到转向机构的内周齿轮环;部分与内周齿轮环啮合的外周齿轮环;对外周齿轮传递/切断轴的旋转的锁定部件;以及使锁定部件变位到锁定/解开位置的锁定动作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了断开方向盘(操纵装置)和转向机构的机械连接,并基 于对方向盘的操作量进行了变换的电信号来驱动转向机构并对车轮进行转向的所谓线控转向(SBW)方式的车辆用转向装置。技术背景作为采用了线控转向(SBW)方式的现有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具有下述 专利文献l公开的装置。如图l所示,该车辆用转向装置IOO具备由驾驶员 操作的方向盘101;作为电信号检测该方向盘101的操作量的转向角传感器 102;可改变车轮转向角的转向机构103;基于转向角传感器102的检测电信 号控制转向机构103的转向马达103a的SBW控制部104;以及可机械连接方 向盘101和转向机构103之间的电磁离合器105。如图2所示,电磁离合器105具备与方向盘101的操作力联动而旋转的 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06;与转向机构103的输入轴连接并与第一离合器摩擦片 106相对而配置的第二离合器摩擦片107;输出向离合器切断方向对第一离合 器摩擦片106施加的电磁力的电磁离合器部108;以及向离合器连接方向对上 述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06加力的弹簧109。在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06和第二离 合器摩擦片107彼此相对的面上,呈放射状地形成有离合器槽106a、 107a。在上述结构中, 一般情况下,SBW控制部104对电磁线圈108a进行通电 使电磁离合器105处于切断状态,并使方向盘101和转向机构103的机械连接 处于断开状态。并且,当操作方向盘101时,SBW控制部104根据转向角传 感器102检测出的电量来驱动转向机构103并使车轮(未图示)转向。在判断到转向马达103a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SBW控制部104停止对电 磁线圈108a的通电并使电磁离合器105从切断状态转换为连接状态,停止利 用转向角传感器102检测出的电量的对转向机构103的控制。并且,方向盘 101的操作力通过电,兹离合器105传递到转向才几构103,通过转向机构103使车轮(未图示)转向。这样,在上述现有例的SBW方式的车辆用转向装置中,即便是系统故障 时,也可以利用电磁离合器105进行车轮的转向。并且,由于在第一离合器摩 擦片106和第二离合器摩擦片107彼此的相对面上形成有离合器槽106a、107a, 所以可发生较大的传递转矩。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2377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车辆用转向装置100中,在将电磁离合器105从切断 状态转换为连接状态之际,存在第二离合器摩擦片107为停止状态,但第一离 合器摩擦片106与方向盘101的操作联动而旋转的情况。这样,若第一离合器 摩擦片106和第二离合器摩擦片107存在相对旋转差,则有可能双方的离合器 槽106a、 107a不能立即啮合,所以无法瞬时使电磁离合器105处于连接状态。 在这里,如果除去第一及第二离合器摩擦片106、 10—7的离合器槽106a、 107a, 则虽然可以瞬时使电磁离合器105处于连接状态,但无法传递较大的转矩。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判断到无法正常执行线控转向模式的情况 在,可瞬时使电^ 兹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且可传递较大的转矩的车辆用转向装 置。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断开与操纵装置的机械连接而设置的转向机构可对车轮进 行转向的车辆用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具备可机械连接操纵装置和转向机构的离合器。离合器具备旋转轴,通过操纵装置的操作力进行旋转 并具有一体进行旋转的旋转突起;内周齿轮环,可将旋转轴的中心轴作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且在内周具有内周齿并与转向机构机械连接;外周齿轮环,可 将与旋转轴的中心轴偏心的轴作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并配置在旋转轴和上述 内周齿轮环之间,并具有部分与内周齿啮合的外周齿;锁定部件,在旋转轴旋 转时被旋转突起按压的同时进行旋转,并使外周齿轮环与内周齿部啮合;以及 使锁定部件变位到锁定位置的锁定动作部件。在没有利用锁定动作部件使锁定 部件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不使锁定部件嵌入到外周齿轮环和旋转轴之间, 通过旋转突起使锁定部件旋转。在利用锁定动作部件使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 的情况下,使锁定部件嵌入到外周齿轮环和旋转轴的之间,进而使旋转轴、锁定部件及外周齿4仑环一体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离合器的切断状态下,虽然旋转轴与操纵装置的操作联动 而旋转,但由于外周齿轮环和锁定之间滑动,所以旋转轴的旋转力不会传递到 内周齿轮环。但是,在利用按照操纵装置的操作的操纵驱动器无法正常执行车 轮的转向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螺线管的锁定动作部件,使锁定部件变位到锁定 位置。于是,旋转轴、锁定部件以及外周齿轮环一体旋转。由于外周齿轮体和 内周齿轮体已经部分啮合,所以瞬时与旋转轴成为一体,外周齿轮体和内周齿轮体一起旋转,方向盘的4喿作力通过离合器传递到转向机构。由此,在判断到 利用按照操纵装置的操作的转向驱动器无法正常执行车轮的转向的情况下,可 瞬时使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并且,利用外周齿和内周齿的啮合可发生较大的 传递转矩。在这里,最好锁定动作部件设置在锁定部件的旋转轨迹上,上述锁定部件 由一对锁定片构成,通过旋转突起将任一个锁定片按压到另一个锁定片上,使 一对锁定片相互抵接而作为解开位置,通过锁定动作部件进入到一对锁定片之 间,使一对锁定片相互离开而作为锁定位置。这样,由于锁定动作部件设置在 锁定部件(一对锁定片)的旋转轨迹上,所以旋转轴和一对锁定片无相对旋转 差且以同一相位进行旋转,可使锁定动作部件可靠地进入到一对锁定片之间, 因此,可使锁定部件可靠地变位到锁定位置。在这里,最好还具备电磁螺线管机构,该电磁螺线管机构具有向锁定方 向对锁定动作部件加力的加力部件;以及利用通过对电磁线圏通电而发生的电 磁力使锁定动作部件移动到解开位置的电磁铁。这样,在没有供给电源时,由 于电磁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所以即使处于电源断开状态,也可通过方向盘进 行车轮的转向。在这里,最好电磁线圈包括使用了粗电线的线圏(电阻小的线圈)和使用 了细电线的线圏(电阻大的线圈),在对电磁线圈开始通电之初对使用了该粗 电线的线圏(电阻小的线圈)进行通电,自通电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还对 使用了细电线的线圈(电阻大的线圈)进行通电。这样,由于在对电磁线圈开 始通电之初作用较大的电磁力,所以能够可靠移动锁定动作部件,另外,锁定 动作部件移动后,由于作用较小的电磁力,所以不会使电磁线圈过度发热,并能够以小电力保持锁定动作部件的位置。这里,最好是在对电磁线圏的通电结束之后流通反相电流。这样,由于在 对电磁线圈的通电结束之后利用反相电流使残留磁力瞬时消失,所以可通过加 力部件瞬时且可靠地移动锁定移动部件。另外,作为另一个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断开与操纵装置的机械连接而设置的 转向机构来可对车轮进行转向的车辆用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转向装置具 备可机械连接操纵装置和转向机构的离合器。离合器具有利用电磁力的有无进 行连接/切断的电^兹螺线管。电磁螺线管的电》兹线圈包括电阻小的线圈和电阻 大的线圈。在对电^f兹线圈开始通电之初,只对电阻小的线圏进行通电,自通电 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还对电阻小的线圏进行通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对电磁线圈开始通电之初作用较大的电磁力,所以能 够可靠移动锁定动作部件。并且,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转向装置,利用断开与操纵装置的机械连接而设置的转向机构可对车轮进行转向,其特征在于,具备可机械连接上述操纵装置和上述转向机构的离合器,上述离合器,具有:旋转轴,通过上述操纵装置的操作力进行旋转并具有一体进行 旋转的旋转突起;内周齿轮环,可将上述旋转轴的中心轴作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且在内周具有内周齿并与上述转向机构机械连接;外周齿轮环,可将与上述旋转轴的中心轴偏心的轴作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并配置在上述旋转轴和上述内周齿轮环之间,并 具有部分与上述内周齿啮合的外周齿;锁定部件,在上述旋转轴旋转时被上述旋转突起按压的同时旋转,并使上述外周齿轮环与上述内周齿部啮合;以及锁定动作部件,使上述锁定部件变位到锁定位置,在没有利用上述锁定动作部件使上述锁定部 件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不使上述锁定部件嵌入到上述外周齿轮环和上述旋转轴之间,通过上述旋转突起使上述锁定部件旋转,在利用上述锁定动作部件使上述锁定部件位于锁定位置的情况下,使上述锁定部件嵌入到上述外周齿轮环和上述旋转轴之间,使上述旋 转轴、上述锁定部件及上述外周齿轮环一体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忠雄长内明东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机工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