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个油气分离器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45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44
一种具有两个油气分离器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仅有一个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通道短,流速慢,分离效率低和分离效果差的问题,特征是在迷宫盖板上设有第一油气分离器,在迷宫盖板上安装有采用滤棉过滤与撞击板结合方式的第二油气分离器,且第二油气分离器的四周都形成油气出口,在第一油气分离器和回流板与左侧第一档板之间形成第一油气分离空腔,在左侧第一档板与带孔冲击板之间形成第二油气分离空腔,在带孔冲击板与右侧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之间形成第三油气分离空腔,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分离器、第二油气分离器和3个油气分离空腔进行四次油气分离,进一步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

An Automotive Engine Cylinder Head Cover with Two Oil and Gas Separ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两个油气分离器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个油气分离器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曲轴箱内的混合油气、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废气以及曲轴连杆等部件的润滑系统产生的油气会进入到发动机罩盖内,通过罩盖内部的油气分离结构实现油气分离,以改善排放效果和减少机油消耗。现有技术中,用于汽车发动机气门室罩盖的油气分离器结构,有的是在迷宫隔板上位于油气分离空间均布多个隔板,通过多个隔板将油气分离空间分割成多个相通的空间,使得油气的流动通道成曲线通道,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油气分离。还有的在多个隔板上加工有错开的油气分离孔,通过错开的油气分离孔,形成曲线通道进行油气分离。上述结构中,直接采用油气在隔离板隔成的曲线通道分离油气,由于隔板与罩盖本体之间的间隙较大,影响油气分离的效果,而在隔板上加工油气分离孔的结构,油气分离通道短,油气分离效果也不好,所以,上述两种结构都存在油气分离效率低、效果差、污染较大和机油消耗高的问题。本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1320845827.3(CN203685410U)公开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塑料气门室罩盖”,在迷宫挡板上左右两侧各设置有迷宫挡板S形分流板和带孔隔板,由带孔隔板形成多个曲线油气分离通道,在罩盖主体上设置有与迷宫挡板S形分流板相对应的罩盖主体S形分流板,罩盖主体S形分流板与迷宫挡板S形分流板共同形成多条S形油气分离通道,由多条S形油气分离通道和多个曲线油气分离通道构成复合油气分离通道相对延长了油气分离通道的长度,通过对混合油气进行两次油气分离,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但是,该技术是直接在隔板上开有分流孔,不能有效分离小粒径范围的油滴,还存在分流效果较差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1865100.6(CN207847791U)的技术公开了“一款增压发动机塑料气门室罩盖”,该技术所述油气分离结构包括有第一油气分离结构和第二油气分离结构;所述第一油气分离结构与所述罩盖本体内壁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包括有固设于所述罩盖本体内壁上的插槽,插接于所述插槽内的第一油气分离挡板,第一油气分离挡板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在混合油气经过所述第一油气分离挡板时,油受到撞击沿着所述第一油气分离挡板滑落至腔体内,气体经过所述通气孔流至第二油气分离结构,所述第二油气分离结构包括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油气分离挡板,所述第二油气分离挡板与所述罩盖本体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气分离挡板为波浪形结构,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结构出来的气体由于油气分离效率的问题还会带有一定的油,因此经过所述第二油气分离挡板的撞击可以进一步被分离出来。该技术公开了固设于所述罩盖本体内壁上的插槽和插接于所述插槽内的第一油气分离挡板,该技术在气门室罩盖本体内部上设置有两个油气分离结构,以起到充分的油气分离作用,提高油气分离效率,且第一油气分离挡板隔板与罩盖本体为插接结构,但是,该技术仍然是混合油气直接通过撞击第一油气分离挡板和第二油气分离挡板进行油气分离的,分离不完全,也只能分离大颗粒油滴,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差,气体还会带走一些微小颗粒的油,导致机油携带量大,燃烧后,增加排放污染。申请号为CN201720904028.7(CN207212510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罩,包括缸盖罩壳体、集成在缸盖罩壳体一侧的油气分离器和气体通道,所述油气分离器旁边设置有膜片式PRV阀,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设置在由缸盖罩壳体和紧固连接在缸盖罩壳体底部的底板围成的空腔内的油气分离单元,油气分离单元包括冲击板,冲击板的第一端垂向连接在储油槽盖板上,冲击板的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缸盖罩壳体的内壁上,在冲击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油气混合物通过的过滤孔,在冲击板的一侧垂向设置有用于分离油滴的过滤装置毛毡,在毛毡的另一侧垂向设置有固定毛毡的挡板,挡板的一端扣在用于固定毛毡的壳体上,挡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毛毡的壳体与冲击板紧固连接,在底板上设置有取气口,在底板上位于油气分离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油滴的储油槽,储油槽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孔。该技术由于采用了冲击板与毛毡结合的结构对曲轴箱窜气中机油颗粒进行分离,能够有效分离小粒径范围的油滴,但是,该技术采用的进气口仅是一个简单的油气混合物进口,油气混合物从进气口进入后直接进入油气分离器经油气分离单元进行分离,所以,油气混合物从进气口进入后直接进入油气分离器经油气分离单元的路径短,且采用的冲击板与毛毡结合的结构如其说明书附图的图4所示仅有底端为敞口,所以,该技术进气口开口大,而出气口开口小,所以流速慢,还存在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可以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效率的一种具有两个油气分离器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罩盖主体,在所述罩盖主体内焊接有迷宫盖板,在所述迷宫盖板上设有第二档板和第二油气分离器,在罩盖主体和迷宫该板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的油气分离空腔和罩盖内腔,在所述罩盖主体上还设有一组回流板和左右2个第一档板,在所述迷宫盖板上设有第一油气分离器、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包括与迷宫盖板为一体的油气进口凹槽,在油气进口凹槽的上端设有多个与油气进口凹槽为一体的油气进口导向柱,在每个油气进口导向柱上设有与油气进口凹槽相通的油气进孔,在油气进口凹槽的槽底封板上还设有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包括与罩盖主体焊接为一体的四周敞口的带孔冲击板,在带孔冲击板的右侧插接有第三挡板,在带孔冲击板与第三挡板之间安装有分离滤棉。在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和回流板与左侧第一档板之间形成第一油气分离空腔,在所述左侧第一档板与带孔冲击板之间形成第二油气分离空腔,在带孔冲击板与右侧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之间形成第三油气分离空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在混合油气进口处增加了一个粗分离结构第一分离器,该第一分离器上设有多个油气进口导向柱及油气进孔,延长了油气分离通道的路径,且可加快混合油气的流速,使混合油气中的大颗粒油滴在进入第二分离器之前就提前被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2)本技术在第一分离器的混合油气入口处增加了第一回油孔,更利于油滴的回收;(3)本技术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采用滤棉过滤与撞击板结合方式,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包括与罩盖主体焊接为一体的四周敞口的带孔冲击板,第三挡板即第二油气分离器挡板为一个平板,所以四周都形成油气出口,可以将第一分离器分离后油气中剩余的小颗粒油滴进一步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4)本技术在第一油气分离器和回流板与左侧第一档板之间形成第一油气分离空腔,在左侧第一档板与带孔冲击板之间形成第二油气分离空腔,在带孔冲击板与右侧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之间形成第三油气分离空腔,通过第一油气分离器、第二油气分离器和3个油气分离空腔进行四次油气分离,从而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迷宫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罩盖主体,1-1.曲轴箱通风管,1-2.点火线圈避让孔,1-3.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两个油气分离器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包括罩盖主体(1),在所述罩盖主体(1)内焊接有迷宫盖板(2),在所述迷宫盖板(2)上设有第二档板(2‑2)和第二油气分离器(3),在罩盖主体(1)和迷宫盖板(2)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的罩盖内腔(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盖主体(1)上还设有回流板(1‑4)和左右2个第一档板(1‑5),在所述迷宫盖板(2)上设有第一油气分离器(2‑1)、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2‑1)包括与迷宫盖板(2)为一体的油气进口凹槽(2‑1‑1),在油气进口凹槽(2‑1‑1)的上端设有多个与油气进口凹槽(2‑1‑1)为一体的油气进口导向柱(2‑1‑2),在每个油气进口导向柱(2‑1‑2)上设有与油气进口凹槽(2‑1‑1)相通的油气进孔(2‑1‑3),在油气进口凹槽(2‑1‑1)的槽底封板上还设有第一回油孔(2‑1‑4),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3)包括与罩盖主体(1)焊接为一体的四周敞口的带孔冲击板(3‑1),在带孔冲击板(3‑1)的右侧插接有第三挡板(3‑2),在带孔冲击板(3‑1)与第三挡板(3‑2)之间安装有分离滤棉(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两个油气分离器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包括罩盖主体(1),在所述罩盖主体(1)内焊接有迷宫盖板(2),在所述迷宫盖板(2)上设有第二档板(2-2)和第二油气分离器(3),在罩盖主体(1)和迷宫盖板(2)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的罩盖内腔(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盖主体(1)上还设有回流板(1-4)和左右2个第一档板(1-5),在所述迷宫盖板(2)上设有第一油气分离器(2-1)、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2-1)包括与迷宫盖板(2)为一体的油气进口凹槽(2-1-1),在油气进口凹槽(2-1-1)的上端设有多个与油气进口凹槽(2-1-1)为一体的油气进口导向柱(2-1-2),在每个油气进口导向柱(2-1-2)上设有与油气进口凹槽(2-1-1)相通的油气进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哲李岳高睿奇侯振兴姜洁刘禹辰郑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天新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