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98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包括若干舟托、U型叉、Z轴升降机构;所述U型叉的两竖端沿外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布置,两竖端上安装有若干托板,且托板从U型叉竖端向竖端内侧延伸;所述若干舟托经外部传送机构传送至U型叉内,Z轴升降机构用于驱动U型叉经其托板将舟托从外部传送机构上托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搬运舟托效率高,稳定性好,故障率低。

An Efficient and Stable Shipp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光伏或半导体行业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厂家愈发重视高、低压扩散设备的生产效率,进而对设备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半导体还是光伏领域,减少人为的操作是提升产品良率,提升效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此外,在不改变工艺所需时间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搬运时间,减少人工搬运,是提高设备效率的最直接办法。而传统的舟托搬运通常采用往复运动的方式,即每个舟桨上放置几个载有电池片的舟托,搬运机构就需要运动几次来完成搬运工作,这种搬运方式效率低,且故障率高;此外,大多搬运机构,多采用两侧吊挂的方式对舟托进行固定,搬运机构与舟托接触面积小,为了保证舟托的稳定性,搬运速度不宜过快,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如果搬运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则除了被搬运的舟托被撞坏外,下方的舟托与电池片也会被上方掉下的碎片砸到,造成二次损失。综上可知,所述舟托搬运机构,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该机构简单紧凑、搬运舟托效率高、稳定性好、故障率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包括若干舟托、U型叉、Z轴升降机构;所述U型叉的两竖端沿外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布置,两竖端上安装有若干托板,且托板从U型叉竖端向竖端内侧延伸;所述若干舟托经外部传送机构传送至U型叉内,Z轴升降机构用于驱动U型叉经其托板将舟托从外部传送机构上托起。进一步地,所述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还包括Y轴平移机构;所述Y轴平移机构垂直于Z轴升降机构布置,同时垂直于外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所述Y轴平移机构的一端与Z轴升降机构驱动连接,Y轴平移机构经Z轴升降机构驱动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U型叉的横端与Y轴平移机构驱动连接,Y轴平移机构用于驱动U型叉沿Y轴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U型叉的两竖端平行布置,且两竖端的间距大于舟托宽度;所述舟托经外部传送机构传送进入U型叉的两竖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U型叉竖端长度至少大于两舟托长度总和。进一步地,所述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还包括若干连接板;每一托板经一连接板焊接在U型叉竖端底部。进一步地,所述U型叉同一竖端上相邻的两托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一舟托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托板在U型叉两竖端上一一对称布置。进一步地,所述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还包括到位传感器,用于检测U型叉上是否有舟托。进一步地,所述Y轴平移机构包括平移电机、齿轮模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端与Z轴升降机构连接;所述齿轮模组沿安装座长度方向布置于安装座内,且齿轮模组与U型叉横端连接;所述平移电机用于驱动齿轮模组带动U型叉沿安装座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Z轴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丝杆模组、支撑架;所述丝杆模组沿支撑架长度方向内置于支撑架,且丝杆模组与安装座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用于驱动丝杆模组经安装座带动U型叉做升降运动。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U形叉,可同时搬运多个舟托,搬运效率高;2)每个舟托底部与U型叉上至少四个托板接触,且舟托被夹在U型叉两竖端内侧,可防止舟托搬运过程中被外物撞坏,提高舟托的平稳性及安全性;3)通过到位传感器可检测U型叉上是否有舟托,保证舟托搬运及取放的安全性;4)通过Y轴平移机构、Z轴升降机构调整舟托平移距离及高度,方便舟浆将若干舟托同时拖入石英炉管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Z轴升降机构(将舟托托起)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载有舟托的U型叉(舟托载有石英舟)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U型叉、舟托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U型叉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U型叉;2—Z轴升降机构;3—Y轴平移机构;4—石英舟;5—外部传送机构;6—舟托;11—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包括若干舟托6、U型叉1、Z轴升降机构2;所述U型叉1的两竖端沿外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布置,两竖端上安装有若干托板11,且托板11从U型叉1竖端向竖端内侧延伸;所述若干舟托6经外部传送机构传送至U型叉1内,Z轴升降机构2用于驱动U型叉1经其托板11将舟托6从外部传送机构上托起。其中,所述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还包括Y轴平移机构3;所述Y轴平移机构3垂直于Z轴升降机构2布置,同时垂直于外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所述Y轴平移机构3的一端与Z轴升降机构2驱动连接,Y轴平移机构3经Z轴升降机构2驱动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U型叉1的横端与Y轴平移机构3驱动连接,Y轴平移机构3用于驱动U型叉1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U型叉1的两竖端平行布置,且两竖端的间距大于舟托6宽度;所述舟托6经外部传送机构传送进入U型叉1的两竖端之间。所述U型叉1竖端长度至少大于两舟托6长度总和;所述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还包括若干连接板;每一托板11经一连接板焊接在U型叉1竖端底部;所述U型叉1同一竖端上相邻的两托板11之间的距离小于一舟托6的长度;所述若干托板11在U型叉1两竖端上一一对称布置;所述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还包括到位传感器,用于检测U型叉1上是否有舟托6。所述Y轴平移机构3包括平移电机、齿轮模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端与Z轴升降机构2连接;所述齿轮模组沿安装座长度方向布置于安装座内,且齿轮模组与U型叉1横端连接;所述平移电机用于驱动齿轮模组带动U型叉1沿安装座长度方向移动;所述Z轴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电机、丝杆模组、支撑架;所述丝杆模组沿支撑架长度方向内置于支撑架,且丝杆模组与安装座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用于驱动丝杆模组经安装座带动U型叉1做升降运动。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外部传送机构采用传送带模组,且传送带模组沿其传送方向(传送方向为X轴方向)延伸至U型叉1两竖端之间(U型叉1未被托起前),若干载有石英舟4(本实施例每一舟托可容纳石英舟4数量为5个,每个石英舟4均载有电池片)的舟托6(本实施例舟托6为两个)依次经传送带传送至U型叉1内。齿轮模组包括齿轮、齿条;齿条沿安装座长度方向(Y轴方向)布置于安装座内,U型叉1横端与齿轮可拆卸式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U型叉1两竖端的间距略大于舟托6的宽度,可使舟托6夹在U型叉1两竖端内侧,保护舟托6不会被意外损坏(当有意外情况时,最先被撞到的是U型叉1,而不是舟托6,舟托6安全更有保障);U型叉1竖端长度至少大于两舟托6长度总和,可保证U型叉1至少能同时搬运2个舟托6,提高搬运效率。U型叉1两竖端底部对称安装有若干托板11(每一托板11通过一连接板安装在U型叉1上,连接板用于加工时方便保证平面度),且同一竖端相邻的两托板11之间的距离小于一舟托6的长度,可保证每一舟托6底部至少被四托板11托住,增大舟托6与U型叉1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舟托6的稳定性;U型叉1两竖端的托板11间距大于舟浆的宽度,可保证舟浆能顺利通过托板11间距将舟托6托运至石英炉管内。到位传感器可检测U型叉1上是否有舟托6,并反馈至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判断是否驱动Z轴升降机构2工作;例如,到位传感器检测到若干舟托6经外部传送机构全部传送至U型叉1两竖端内侧后(本实施例中,若干舟托6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舟托、U型叉、Z轴升降机构;所述U型叉的两竖端沿外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布置,两竖端上安装有若干托板,且托板从U型叉竖端向竖端内侧延伸;所述若干舟托经外部传送机构传送至U型叉内,Z轴升降机构用于驱动U型叉经其托板将舟托从外部传送机构上托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舟托、U型叉、Z轴升降机构;所述U型叉的两竖端沿外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布置,两竖端上安装有若干托板,且托板从U型叉竖端向竖端内侧延伸;所述若干舟托经外部传送机构传送至U型叉内,Z轴升降机构用于驱动U型叉经其托板将舟托从外部传送机构上托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还包括Y轴平移机构;所述Y轴平移机构垂直于Z轴升降机构布置,同时垂直于外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所述Y轴平移机构的一端与Z轴升降机构驱动连接,Y轴平移机构经Z轴升降机构驱动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U型叉的横端与Y轴平移机构驱动连接,Y轴平移机构用于驱动U型叉沿Y轴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叉的两竖端平行布置,且两竖端的间距大于舟托宽度;所述舟托经外部传送机构传送进入U型叉的两竖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稳定的搬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叉竖端长度至少大于两舟托长度总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稳定的搬舟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继李东林刘群朱太荣林依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