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0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的结构改良。包括架体,设于其上的滚动件槽,其特征是在所述架体的保持架梁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槽体,所述的槽体均匀布置在保持架梁上。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保持架梁的端面上设计有若干个同一结构的小槽,通过检测装置可检测原保持架结构无法检测的轮毂单元负游隙值,即内部预紧力,使轮毂单元的额定寿命达到最大值,方便了客户的安装和使用;保持架定位精度高、工序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持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保持架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为了改善保持架的结构和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球轴承浪形保持架及制造方法(申请号86108722),该专利技术是将球轴承浪形保持架有空心铆钉2的片1和球轴承浪形保持架有孔3的片4通过挤压、墩击,连接固定在一起。还有人申请了轴承保持架(申请号00247092.6)的专利,它包括保持架本体,其特征在于在保持架本体上一窗孔中间设置有对接缝,对接缝两边的保持架本体通过焊接条结合在一起。由于本技术在轴承保持架本体上设置对接缝,并通过焊接条将轴承保持架连接成整体,因而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构方便等优点。但是,上述方案的轮毂单元负游隙(内部预紧力)的检测一直存在很大的困难,无法用从常规的设备直接检测。因此,轮毂单元的额定寿命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此外,滚动件的包容面也较小,因此稳定性较差;并且安装和使用都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设计不甚合理,结构较为复杂,负游隙值难以检测,轮毂单元的额定寿命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通过检测装置可检测原保持架结构无法检测的轮毂单元负游隙值,即内部预紧力,使轮毂单元的额定寿命达到最大值的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本技术同时又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包容面也较小,工作稳定性不高,安装和使用不甚方便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包容面大,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方便了客户的安装和使用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包括架体,设于其上的滚动件槽,其特征是在所述架体的保持架梁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槽体,所述的槽体均匀布置在保持架梁上。作为优选,所述的架体上设有延伸圈。本技术增大了保持架整体宽度,使保持架结构整体宽度加宽,增大了滚动体的包容面。在保持架梁的端面上设计有若干个同一结构的小槽,通过检测装置可检测原保持架结构无法检测的轮毂单元负游隙值,即内部预紧力,使轮毂单元的额定寿命达到最大值,方便了客户的安装和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槽体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槽体底部所在直线与斜内壁所在直线的夹角γ的大小为45°~75°。此外,作为优选,所述的槽体与滚动件槽交错设置,所述槽体的深度与保持架梁的高度大致相等。因此,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保持架梁的端面上设计有若干个同一结构的小槽,通过检测装置可检测原保持架结构无法检测的轮毂单元负游隙值,即内部预紧力,使轮毂单元的额定寿命达到最大值,方便了客户的安装和使用;保持架定位精度高、工序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B-B视图;附图3是图1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包括架体,设于其上的滚动件槽,其特征是在所述架体1的保持架梁2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槽体3,所述的槽体3均匀布置在保持架梁2上。所述的架体1上设有延伸圈4。所述的槽体3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槽体3底部所在直线与斜内壁所在直线的夹角γ的大小为60°。所述的槽体3与滚动件槽5交错设置,所述槽体3的深度与保持架梁2的高度大致相等。检测过程是产品在装配ABS传感器前,用检测装置分别在外圈端面和保持架与滚动体组件上通过气压系统施加不同的力,首先在外圈端面施加一个压力,另一带爪的工装用一个特定的力矩拔动保持架和滚动件组件,保持架和滚动件组件不能转动;然后在外圈端面施加另一个压力,用带爪的工装用同一个特定的力矩拔动保持架和滚动体组件,保持架和滚动体组件能转动,特定的扭据值是一个固定值,是检测负游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槽体,保持架梁,延伸圈,架体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包括架体,设于其上的滚动件槽,其特征是在所述架体(1)的保持架梁(2)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槽体(3),所述的槽体(3)均匀布置在保持架梁(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架体(1)上设有延伸圈(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槽体(3)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槽体(3)底部所在直线与斜内壁所在直线的夹角(γ)的大小为45°~7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槽体(3)与滚动件槽(5)交错设置,所述槽体(3)的深度与保持架梁(2)的高度大致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槽体(3)与滚动件槽(5)交错设置,所述槽体(3)的深度与保持架梁(2)的高度大致相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的结构改良。包括架体,设于其上的滚动件槽,其特征是在所述架体的保持架梁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槽体,所述的槽体均匀布置在保持架梁上。因此,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保持架梁的端面上设计有若干个同一结构的小槽,通过检测装置可检测原保持架结构无法检测的轮毂单元负游隙值,即内部预紧力,使轮毂单元的额定寿命达到最大值,方便了客户的安装和使用;保持架定位精度高、工序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16C33/38GK2799964SQ20052010101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马义太, 王建华 申请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测负游隙的保持架,包括架体,设于其上的滚动件槽,其特征是在所述架体(1)的保持架梁(2)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槽体(3),所述的槽体(3)均匀布置在保持架梁(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太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