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7763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净化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其中:尾气净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出气管,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气流分布板,气流分布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A、B两个消声腔,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出气管与消声腔B连通;所述的气流分布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消声腔B中设置有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尾气净化器能降低90%柴油车尾气,可以用抱箍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代替原车排气消声器;传感器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尾气净化器的工作温度、排气背压的采集,自动控制器对排气温度、背压值进行监测和显示,当尾气净化器工作出现异常时,及时提醒驾驶员或环保管理部门进行维护。

Intelligent diesel vehicle exhaust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到柴油车排放后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柴油车由于动力强、经济性能好、尾气污染低被广泛使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柴油车保有量1968万辆,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9.4%。其中,轻型货车、重型货车、小型客车、中型货车是柴油车的主要构成,保有量分别为945.5万辆、616.6万辆、146.6万辆、128.6万辆,分别占柴油车总量的48.0%、31.3%、7.4%、6.5%。大量的车辆尾气排放,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催化转化和颗粒捕捉技术是目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核心技术之一,能有效降低柴油车尾气中90%以上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颗粒。近几年被广泛用于各省市柴油机在用车改造市场。由于柴油车长期行驶于各种交变工况,路途遥远,工作环境恶劣。大部分车辆又缺乏科学的保养,状态千差万别,在用车尾气改造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较低的排气温度,不利于催化转化和被动再生,造成大量碳颗粒在捕捉器内部堆积,引起发动机燃烧恶化,排气背压增加,经济性能变差等问题;并且,大量碳颗粒在捕捉器内部堆积之后,不及时维修,会损坏尾气净化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的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不仅能有效降低尾气排放,并且可以监测尾气净化器使用情况,当尾气净化器工作出现异常时,会及时提醒驾驶员进行维护,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净化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其中:尾气净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出气管,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气流分布板,气流分布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A、B两个消声腔,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出气管与消声腔B连通;所述的气流分布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消声腔B中设置有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和壳体的表面;压差传感器与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均与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壳体包括进气段、捕捉段和出气段,进气段包括左端盖和筒状金属外壳,捕捉段包括筒状金属外壳,出气段包括筒状金属外壳和右端盖,所述的进气段、捕捉段和出气段通过法兰连接成上述的壳体;所述的气流分布板设置在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气流分布板使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左部形成消声腔A,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右部与捕捉段、出气段共用组成消声腔B;所述的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设置在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右部,所述的颗粒捕捉器设置在捕捉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所述的进气管一端与发动机出气管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左端盖与消声腔A连通,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的一端冲有消声孔;所述进气管与左端盖的连接处为密封。所述的尾气净化器进气管、以及进气段和出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固定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温度传感器固定座上。所述的进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压力管,进气管、排气管通过压力管与压差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为金属蜂窝或陶瓷蜂窝中的一种,在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的内孔表面涂敷一层氧化催化剂涂层。所述气流分布板表面的通气孔为环型孔。所述温度传感器使用高精度和高灵敏性K型热电偶,表面涂有铂电极,用来监测尾气净化器工作温度。所述压差传感器装有高精度和高灵敏性压电模块,用来检测尾气净化器前后压力差。所述自动控制器,包括壳体、显示屏、功能按钮、数据接口、PCB板、软件等,主要对传感器采集信号进行处理、显示、以及尾气净化器工作状态监控、报警,数据远程传输、存储等功能。本技术尾气净化器能降低90%柴油车尾气,可以用抱箍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代替原车排气消声器;传感器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尾气净化器的工作温度、排气背压的采集,自动控制器对排气温度、背压值进行监测和显示,当尾气净化器工作出现异常时,及时提醒驾驶员或环保管理部门进行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尾气净化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净化器外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气流分布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净化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其中:尾气净化器,包括进气管1、壳体2、出气管3,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气流分布板4,气流分布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A、B两个消声腔,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出气管与消声腔B连通;所述的气流分布板上设置有通气孔41;所述的消声腔B中设置有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5和颗粒捕捉器6。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7和压差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和壳体的表面;压差传感器与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均与自动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的壳体包括进气段21、捕捉段22和出气段23,进气段包括左端盖211和筒状金属外壳,捕捉段包括筒状金属外壳,出气段包括筒状金属外壳和右端盖231,所述的进气段、捕捉段和出气段通过法兰10连接成上述的壳体;所述的气流分布板设置在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气流分布板使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左部形成消声腔A,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右部与捕捉段、出气段共用组成消声腔B;所述的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设置在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右部,所述的颗粒捕捉器设置在捕捉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所述的进气管1一端与发动机出气管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左端盖与消声腔A连通,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的一端冲有消声孔11;所述进气管与左端盖的连接处为密封,密封可以提高消声效果。所述的尾气净化器进气管、以及进气段和出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固定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温度传感器固定座上。所述的进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压力管12,进气管、排气管通过压力管与压差传感器连接。所述的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为金属蜂窝或陶瓷蜂窝中的一种,在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的内孔表面涂敷一层氧化催化剂涂层。所述气流分布板表面的通气孔为环型孔,环型孔可以实现气流两次重新分布,防止排气直冲氧化催化剂载体造成损坏,也可以提高消声效果。本技术的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了尾气净化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尾气净化器器能降低90%柴油车尾气,可以用抱箍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代替原车排气消声器,传感器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尾气净化器的工作温度、排气背压的采集,自动控制器对排气温度、背压值进行监测和显示,当尾气净化器工作出现异常时,及时提醒驾驶员或环保管理部门进行维护。本技术的尾气净化器为可拆卸结构,分成进气段、捕捉段、出气段,各段通过法兰连接;分段式尾气净化器可以缩小尾气净化器的体积,方便生产、组装方便,同时更方便维修。本技术的传感器,包括了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使用高精度和高灵敏性K型热电偶,表面涂有铂电极,用来监测尾气净化器工作温度,温度灵敏度30ms,压力为±1Pa;压差传感器使用了高精度和高灵敏性压电模块,用来检测尾气净化器前后压力差;所述自动控制器,包括壳体、显示屏、功能按钮、数据接口、PCB板、软件等,主要对传感器采集信号进行处理、显示、以及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净化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其中:尾气净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出气管,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气流分布板,气流分布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A、B两个消声腔,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出气管与消声腔B连通;所述的气流分布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消声腔B中设置有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和壳体的表面;压差传感器与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均与自动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净化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其中:尾气净化器,包括进气管、壳体、出气管,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气流分布板,气流分布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A、B两个消声腔,进气管与消声腔A连通,出气管与消声腔B连通;所述的气流分布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消声腔B中设置有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和颗粒捕捉器;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进气管和壳体的表面;压差传感器与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均与自动控制器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进气段、捕捉段和出气段,进气段包括左端盖和筒状金属外壳,捕捉段包括筒状金属外壳,出气段包括筒状金属外壳和右端盖,所述的进气段、捕捉段和出气段通过法兰连接成上述的壳体;所述的气流分布板设置在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气流分布板使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左部形成消声腔A,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右部与捕捉段、出气段共用组成消声腔B;所述的蜂窝状氧化催化剂载体设置在进气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的右部,所述的颗粒捕捉器设置在捕捉段的筒状金属外壳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六杞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三元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