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电池片、电池半片、电池串、以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67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片及由该硅片制作的电池片、电池半片、电池串、以及光伏组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硅片,在所述硅片的至少一条侧边上形成有凸起。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硅片,有效地提高了单晶硅棒的利用率;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片以及电池半片,因为凸起的存在,在叠瓦连接的电池串中能够有效降低因叠置导致的遮挡面积,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

Silicon, Battery, Battery Half, Battery String, and Photovoltaic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片、电池片、电池半片、电池串、以及光伏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电池及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片及由该硅片制作的电池片、电池半片、电池串、以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单晶硅太阳能级硅片主要采用CZ法生长<100>晶向的圆棒,经过开方、线切割,得到形状为在四个角处具有圆弧形倒角的准正方形硅片,然后将该准正方形硅片用于电池片的生产。行业内普遍生产的为6英寸(直径约151mm)和8英寸(直径约为196mm)的圆棒,经过上述加工过程形成125mm过上述加工过和156mm过上述加工过准正方形硅片,125mm的上述加工过准正方形硅片的圆弧形倒角的直径为150mm,156mm的上述加工过准正方形硅片的圆弧形倒角的直径为195mm。这种截面形状的太阳能级单晶硅片存在的缺点为,硅棒的利用率不高,6英寸的利用率为83.6%,8英寸的利用率为77%,损失的部分虽然可循环投炉使用,但回用越多生产成本越大。至少可以说,这种截面形状的太阳能级单晶硅片的首次利用率不高。此外,在叠瓦方式的光伏组件中,通过将相邻电池片相互叠加的组件制作方法来消除电池片之间的间距区域以提高受光区域的利用率,但是,该方法虽然改善了受光区域浪费的问题,由于相互叠加的电池片存在一定遮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片,该硅片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硅棒的利用率,同时,在将其用于形成叠瓦组件中的电池串时,能够减小两块电池片因叠置导致的遮挡面积,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硅片形成的电池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半片,在将其用于形成叠瓦组件中的电池串时,能够减小两块电池片因叠置导致的遮挡面积,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上述电池半片形成的电池串。本专利技术另外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电池串形成的光伏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硅片,在所述硅片的至少一条侧边上形成有凸起。进一步地,在所述硅片的至少一个侧边上均匀地间隔开形成有多个所述凸起。更进一步地,所述硅片的相对的两个侧边的每条侧边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凸起。进一步地,一条侧边上的所述凸起的数量为2~20个。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形成为矩形、梯形、或圆弧形。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宽度为0.3-16mm,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1-10mm。其中,所述硅片既可以为直角硅片、也可以是带有倒角的硅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硅片,所述硅片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多个主栅(至少两个,还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其中至少一个主栅(例如一个主栅、两个主栅、三个主栅、四个主栅)延伸至相应的凸起;可以地,每个主栅分别与所述硅片侧边的凸起一一对应地延伸至所述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还分别设有焊盘和焊带,其中,所述正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焊盘且所述背面的有凸起一边设有所述焊盘,所述正面和背面的主栅上设有所述焊带且所述焊带延伸至所述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还分别设有焊盘和焊带,其中,所述正面的有凸起一边设有所述焊盘且所述背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焊盘,所述正面和背面的主栅上设有所述焊带且所述焊带延伸至所述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半片,所述电池半片的一侧边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优选地,所述电池半片的长宽比为约1.7~2.3;更优选地,所述电池半片的长宽比为约1.8~2.2;更优选地,所述电池半片的长宽比为约1.9~2.1;更优选地,所述电池半片的长宽比为约2.0。进一步地,该电池半片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片经线性切割形成,其中,切割线垂直于所述主栅。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半片通过将直角边或带有倒角边的硅片所形成的电池片沿其中部经由非线性切割形成。也就是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半片,即可以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片经线性切割形成,也可以对常规的电池片(直角边或带有倒角边的硅片所形成的电池片)沿其中部经由非线性切割形成。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半片的正面和背面还分别设有焊盘和焊带,其中,所述正面的无凸起一边设有所述焊盘且所述背面的有凸起一边设有所述焊盘,所述正面和背面的主栅上设有所述焊带且所述焊带延伸至所述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片半片的正面和背面还分别设有焊盘和焊带,其中,所述正面的有凸起一边设有所述焊盘且所述背面的无凸起一边设有所述焊盘,所述正面和背面的主栅上设有所述焊带且所述焊带延伸至所述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若干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半片相互叠片设置形成。也就是说,其中一侧电池半片的所述凸起叠置在相邻的电池半片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串中相邻的所述电池半片的相互叠合部分的宽度为0.1-12mm。最优选地,所述电池串中相邻的所述电池半片的相互叠合部分的宽度等于所述凸起的高度,这样,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小电池片遮挡面积的同时,减小电池片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提高光电转化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串中相邻的所述电池半片通过所述焊带、或导电材料、或所述焊带以及导电材料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焊带为圆形焊带、三角形焊带、扁平焊带、或表面织构化焊带。进一步地,所述焊带的部分区域经减薄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串。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硅片,有效地提高了单晶硅棒的利用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片以及电池半片,因为凸起的存在,在叠瓦连接的电池串中能够有效降低因叠置导致的遮挡面积,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半片,通过调节凸起的宽度和高度,能够完全通过凸起来实现叠瓦连接,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切方时的边角料部分形成的凸起来实现叠瓦连接,而保留常规尺寸的电池片部分完全没有遮挡,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硅片1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片2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电池片2的正面,(b)表示电池片2的背面;图3为根据图2所示的电池片2得到的电池半片201的分解示意图,其中:(a)表示电池半片201的正面,(b)表示电池半片201的背面;图4为根据图3所示的电池半片201得到的电池串100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电池串的一种连接方式的局部侧视图,其中,(b)为(a)中方框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4所示电池串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局部侧视图,其中,(b)为(a)中方框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4所示电池串的又一种连接方式的局部侧视图,其中,(b)为(a)中方框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片3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电池片3的正面,(b)表示电池片3的背面;图9为根据图8所示的电池片3得到的电池半片301的分解示意图,其中:(a)表示电池半片301的正面,(b)表示电池半片301的背面;图10为根据图9所示的电池半片301得到的电池串100a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电池串的一种连接方式的局部侧视图,其中,(b)为(a)中方框部分的放大图;图12为图10所示电池串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局部侧视图,其中,(b)为(a)中方框部分的放大图;图13为图10所示电池串的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硅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片的至少一条侧边上形成有凸起;优选地,在所述硅片的至少一个侧边上均匀地间隔开形成有多个所述凸起;更优选地,所述硅片的相对的两个侧边的每条侧边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硅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片的至少一条侧边上形成有凸起;优选地,在所述硅片的至少一个侧边上均匀地间隔开形成有多个所述凸起;更优选地,所述硅片的相对的两个侧边的每条侧边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所述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其特征在于,一条侧边上的所述凸起的数量为2~20个,优选地,所述凸起形成为矩形、梯形、或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宽度为0.3-16mm,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1-10mm。4.一种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硅片,所述硅片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多个主栅,其中至少一个主栅延伸至所述凸起;优选地,每个主栅分别与所述硅片侧边的凸起一一对应地延伸至所述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还分别设有焊盘和焊带,所述正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焊盘且所述背面的有凸起一边设有所述焊盘,所述正面和背面的主栅上设有所述焊带且所述焊带延伸至所述凸起;或者,所述正面的有凸起一边设有所述焊盘且所述背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焊盘,所述正面和背面的主栅上设有所述焊带且所述焊带延伸至所述凸起。6.一种电池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半片的一侧边形成有至少一个凸起;优选地,所述电池半片的长宽比为约1.7~2.3;更优选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李令先周艳方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