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74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能够自动修正尺寸偏差,保证与产品待抛磨表面良好的抛磨接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包括有机架、控制触摸屏、上下移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等;所述抛磨机构可沿往复运动机构的运动轨迹往复运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底部安装在机架上,其移动端用于夹持待加工的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工件始终与抛磨机构输出端保持友好接触的状态,达到抛磨机构能够自动跟踪工件轮廓,抛光精度高的效果。

A Polishing Device for Tracking Contour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铝材拉丝氧化后拥有良好的质感,高端电器的拉手产品多由铝材为原料制作,高端电器上的拉手尺寸比较大,而铝材由于本身塑性较好,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因为跨度过大导致直线度变化较大,从而其加工的精度偏低;铝材在使用飞翼轮精抛磨时允许的误差范围小,故在使用设备对直线尺寸较大的铝材产品拉丝时经常出现抛磨不到的缺陷;由于人工难以对大型尺寸的铝材拉手进行手工抛磨,所以当设备一次性生产后出现抛磨不到缺陷的产品只能再次抛磨直到完全抛磨后才停止,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昂。以往的自动抛光设备在抛磨长直线度的铝材拉手时只能通过加大下压力度进行补偿,但极容易出现压力过大导致发黄的现状,而且在精抛时由于抛磨余量不多和拉丝效果的限制,下压的力度不能太大,力度太大会导致拉丝效果粗糙,氧化后失去细腻的手感,并且会放大产品尺寸偏差而出现的抛磨效果明显不一的现象。综上,为了解决现有抛光设备存在的种种缺陷,急需研发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抛光设备抛光精度低、抛光不到位、抛磨效果差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控制触摸屏(2)、上下移动机构(3)、往复运动机构(4)、激光传感器(5)和抛磨机构(6);所述往复运动机构(4)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抛磨机构(6)的底部与往复运动机构(4)的移动端传动连接,所述抛磨机构(6)可沿往复运动机构(4)的运动轨迹往复运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3)的底部安装在机架(1)上,其移动端用于夹持待加工的工件,所述上下移动机构(3)可调节工件的高度位置;所述激光传感器(5)固定安装在抛磨机构(6)前端;所述控制触摸屏(2)安装在机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控制触摸屏(2)、上下移动机构(3)、往复运动机构(4)、激光传感器(5)和抛磨机构(6);所述往复运动机构(4)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抛磨机构(6)的底部与往复运动机构(4)的移动端传动连接,所述抛磨机构(6)可沿往复运动机构(4)的运动轨迹往复运动;所述上下移动机构(3)的底部安装在机架(1)上,其移动端用于夹持待加工的工件,所述上下移动机构(3)可调节工件的高度位置;所述激光传感器(5)固定安装在抛磨机构(6)前端;所述控制触摸屏(2)安装在机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跟踪轮廓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机(31)、第一减速机(32)、第一螺母(33)、第一丝杆(34)、支撑架(35)、连接板(36)、夹具平台(37)和第一滑轨(38),所述支撑架(35)固接于机架(1)上,所述第一滑轨(38)沿支撑架(35)的高度方向布置在所述支撑架(35)一侧面;所述第一电机(31)固接于支撑架(35)顶部;所述第一电机(31)输出端通过第一减速机(32)与第一丝杆(34)端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34)另一端部与支撑架(35)底部枢接;所述第一螺母(33)与第一丝杆(34)螺接;所述连接板(36)固接于第一螺母(33),所述夹具平台(37)通过连接板(36)与第一滑轨(38)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雅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