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荣明专利>正文

节能蓄能式液压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570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液压执行装置提供动力和控制的节能蓄能式液压动力系统,由蓄能器,压力继电器,压力表,截止阀,梭阀,油泵,电机,液控换向阀,溢流阀,手动泵,液控单向阀组成,溢流阀一端与油箱相通,同时与手动泵一端,蓄能器一端,梭阀一端及液控换向阀出口相接,另一端与液控换向阀另一出口相接,同时与手动泵另一端相接,液控换向阀的两入口分别与油泵进出口,液控单向阀的两端及梭阀的两端并接,同时分别接液压动力装置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蓄能器总是和压力油腔相通,油泵的吸油口总是和油箱相通,油泵的压力油口总是和溢流阀相通,故尔具有减少能量损失,工作顺畅合理,系统工作安全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液压执行装置提供动力和控制的节能蓄能式液压动力系统。液压装置是多种工业门类广为使用的动力装置。液压执行装置工作时,需要由液压动力系统提供液压动力。以前的液压动力系统连接方式如对比文件附图示,其工作方式如下电机3正向转动通过联轴器2带动油泵1转动,油泵的吸油口通过单向阀5.1从油箱吸油,油泵排出的压力油经过单向阀5.3PA点、13.1到达A点,进入液压执行器6的下腔,推动液压执行器的活塞上行。液压执行器6上腔的油排出后,经过B点、液控单向阀12.2、及T点排回油箱。液控单向阀12.2的开启是由PA的压力油来控制打开的。油泵向液压执行器6下腔供油的同时也向蓄能器11蓄油,蓄能器的压力由压力表8来显示,当压力达到压力继电器9的设定值时,压力继电器9动做发出电信号,来控制油泵电机停止工作向操作者发出提示信号。当油泵停止工作后,液压执行器6下腔的压力由蓄能器11保持。当电机3反向转动时,油泵通过单向阀5.2从油箱吸油,油泵排出的压力油经过单向阀13.2到达B点,进入液压执行器6的上腔,推动液压执行器6的活塞下行,液压执行器6下腔的油排出后经过A点、液控单向阀12.1、及T点排回油箱。液控单向阀12.1的开启是由PB点的压力油来控制打开的。同时蓄能器11储存的压力油也经由12.1排回油箱。溢流阀4.1与4.2对6的下腔与上腔的压力起安全保护作用。当油泵1由于电机3停电而无法工作时,手动油泵10可以向液压执行器6的下腔供油,单向阀5.3保护手动油泵10的压力油不流向油泵。上述以前的液压动力系统缺点在于1、蓄能器11、压力表8与压力继电器9不能对液压执行器6的上腔起作用。2、在液压执行器6的下腔排油时,蓄能器11也排油造成能量损失。3、手动泵10只能对液压执行6的下腔供油。4、元件比较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通过一种简化系统的设计使其不仅可以减少组成元件的数量,而且工作过程合理、顺畅,更可具有节能减损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由蓄能器,压力继电器,压力表,截止阀,梭阀,油泵,电机,液控换向阀,溢流阀,手动泵,液控单向阀组成,溢流阀一端与油箱相通,同时与手动泵一端,蓄能器一端,梭阀一端及液控换向阀出口相接,另一端与液控换向阀另一出口相接,同时与手动泵另一端相接,液控换向阀的两入口分别与油泵进出口,液控单向阀的两端及梭阀的两端并接,同时分别接液压动力装置的两端,蓄能器与手动泵,溢流阀之间串接有截止阀,蓄能器与截止阀之间接有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同时与梭阀控制点相接,所有连接油管均为耐高压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连接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液控换向阀结构示意图,图3是梭阀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液压执行器,2、蓄能器,3、压力继电器,4、压力表,5、梭阀,6、油泵,7、电机,8、液控换向阀,9、溢流阀,10、油箱,11、手动泵,12、液控单向阀,13、截止阀,A、B油管接口,C、D、E、F、G、H、I、M、N、O、L、U为接点,14、阀体,15、油腔,16、通道,17、阀芯,18、油腔,19、通道,20、油腔,21、22、23、油道,24、阀体,25、油道,26、油道,27、阀芯,28、油道,29、31、轴,30、32、33、34、油道,35、油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机7正向转动通过联轴器带动油泵转动,油泵从G点吸油,F点排油,一路压力油流向H点通过控制油路作用在液控换向阀左端,使换向阀阀芯右移,使M与L接通,N与O接通,使H点与溢流阀(或卸荷阀)接通,I点与O点接通通过U点与油箱相通。另一路压力油经过液控单向阀到C点再由A点和液压执行器左腔相通,使执行器活塞右移,右腔的油从B点过D点经由液控单向阀流向G点,G点的油一路和油泵吸油口相通,另一路和油箱相通。油泵流向C点的压力油一路去A点,另一路流向梭阀,使C和E相通。D和C、E两点都不通,E点连有蓄能器,压力表,压力继电器,蓄能器储蓄压力油,压力表显示压力油压力,压力继电器发出信号,油泵的工作控制存两种,其一由压力继电器发信号控制油泵电机停止工作。其二由E的压力油通过控制油路来控制卸荷阀卸荷,使油泵空载运行。当电机停电时,可用手动泵向油路供油,当需要向左边油路供油时,手动推动液控换向阀左边按钮,使阀芯右移,使L和M相通,N和O相通,手动换向后,阀芯的工作位置由控制油来保持,当需要向右边油路供油时,手动推动液控换向阀右边按钮。当需要对系统运行抢修时,打开截止阀,压力油流回油箱。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蓄能器总是和压力油腔相通,两腔均能保压减少能量损失。2、油泵的吸油口总是和油箱相通,使油路工作顺畅合理。3、油泵的压力油口总是和溢流阀相通,可充分保证系统工作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案为附图中的溢流阀换为卸荷阀。当使用卸荷阀时,卸荷阀的控制油管接在截止阀前端。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蓄能器2为NQX-1.6/200型,压力继电器3为HED型,压力表为Y-100型,梭阀为非标设备,其结构如图3示,油腔为三个,用通道16、19串连在一起,阀芯17为两端带锥度的梭阀,设置在中间油腔18内,每个油腔各有一油道通向体外,液控单向阀12为SL10型,油泵6为2-5mcY型,液控换向阀8为非标准设备,其结构如附图2示,油腔为5个油腔室,油腔室之间用通道贯通,阀芯27为长轴多台式设6个与油腔内通道内径间隙配合的环台,阀27设置在油腔35内,两侧的油腔室通过油道26贯通,两内侧的油腔室分别通过油道25、28与油腔两端贯通,一侧四个油腔室分别通过油道30、32、33、34通向体外,溢流阀9为DBD型,手动泵11为普通液压手柄式手动泵,截止阀为10mm通径的高压球阀,所有连接油管,均为10mm直径的耐高压管。权利要求一种对液压执行装置提供动力和控制的节能蓄能式液压动力系统,由蓄能器,压力继电器,压力表,截止阀,梭伐,油泵,电机,液控换向阀,溢流阀,手动泵,液控单向阀组成,溢流阀一端与油箱相通,同时与手动泵一端,蓄能器一端,梭阀一端及液控换向阀出口相接,另一端与液控换向阀另一出口相接,同时与手动泵另一端相接,液控换向阀的两入口分别与油泵进出口,液控单向阀的两端及梭阀的两端并接,同时分别接液压动力装置的两端,蓄能器与手动泵,溢流阀之间串接有截止阀,蓄能器与截止阀之间接有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同时与梭阀控制点相接,所有连接油管均为耐高压管。全文摘要一种对液压执行装置提供动力和控制的节能蓄能式液压动力系统,由蓄能器,压力继电器,压力表,截止阀,梭阀,油泵,电机,液控换向阀,溢流阀,手动泵,液控单向阀组成,溢流阀一端与油箱相通,同时与手动泵一端,蓄能器一端,梭阀一端及液控换向阀出口相接,另一端与液控换向阀另一出口相接,同时与手动泵另一端相接,液控换向阀的两入口分别与油泵进出口,液控单向阀的两端及梭阀的两端并接,同时分别接液压动力装置的两端。本专利技术具有蓄能器总是和压力油腔相通,油泵的吸油口总是和油箱相通,油泵的压力油口总是和溢流阀相通,故尔具有减少能量损失,工作顺畅合理,系统工作安全等特点。文档编号F16B1/02GK1323956SQ01127928公开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荣明 申请人:陈荣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液压执行装置提供动力和控制的节能蓄能式液压动力系统,由蓄能器,压力继电器,压力表,截止阀,梭伐,油泵,电机,液控换向阀,溢流阀,手动泵,液控单向阀组成,溢流阀一端与油箱相通,同时与手动泵一端,蓄能器一端,梭阀一端及液控换向阀出口相接,另一端与液控换向阀另一出口相接,同时与手动泵另一端相接,液控换向阀的两入口分别与油泵进出口,液控单向阀的两端及梭阀的两端并接,同时分别接液压动力装置的两端,蓄能器与手动泵,溢流阀之间串接有截止阀,蓄能器与截止阀之间接有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同时与梭阀控制点相接,所有连接油管均为耐高压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荣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