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65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包括引流罩(5),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后面板开有后吹风口,引流罩竖直方向设置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后方,引流罩是具有中空风道的罩形结构,引流罩的底端向前弯折并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外壳后面板密闭固定连接、且引流罩的中空风道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后吹风口连通,引流罩的顶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分流罩,相对于引流罩左右对称水平设置的分流罩上设有竖直向上开口设置的上吹风口(7)。本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能够改善工程车辆驾驶室内部空气循环环境、提高座椅式空调器的制冷效果,特别适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的座椅式空调器。

Air duct structure of rear air conditioning for engineering vehicle c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空调风道结构,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的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属于工程车辆空调

技术介绍
装载机、压路机等工程车辆为便于驾驶员准确观察施工环境、保证驾驶员的视野范围,通常驾驶室设置位置较高、玻璃面积较大,较高的重心会造成驾驶室振动较大,而大面积的玻璃结构造成受到的太阳辐射热较多,因此为提高驾驶人员的舒适度、目前工程车辆上均配置汽车空调系统。目前安装在工程车辆驾驶室内的空调器通常有直立式、风道式、座椅式等结构形式,由于工程车辆驾驶室通常空间结构紧凑,因此工程车辆驾驶室内的空调器通常是采用空调内机安装在座椅正下方的驾驶室底板上的座椅式空调器结构。由于驾驶座椅安装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上方,因此座椅式空调器的吹风口方向通常是向左右两方和前方或后方,由于气流循环是热气上浮、冷气下沉的方式,因此座椅式空调的有限工作范围集中在座椅下半部,无法满足驾驶室内整体空气的有效循环、空调制冷效果不佳;而且若发动机、变矩器等部件设置在驾驶室下方,且驾驶室底板不设置隔热层的情况下,驾驶室底板的传热会散发大量热量,从而进一步降低座椅式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能够改善工程车辆驾驶室内部空气循环环境、提高座椅式空调器的制冷效果,特别适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的座椅式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包括引流罩,座椅式空调器内机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底板上,驾驶座椅固定安装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外壳上盖板上,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外壳前面板上开有进风口、外壳后面板上开有后吹风口、外壳左面板和外壳右面板上分别开有侧吹风口;所述的引流罩竖直方向设置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后方,引流罩是具有中空风道的罩形结构,引流罩的底端向前弯折并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外壳后面板密闭固定连接、且引流罩的中空风道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后吹风口连通,引流罩的顶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分流罩,相对于引流罩左右对称水平设置的分流罩上设有竖直向上开口设置的上吹风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分流罩上还设有向前开口设置的前吹风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分流罩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驾驶座椅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且前吹风口左右对称设置在分流罩的两边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上吹风口、前吹风口和侧吹风口上均设有可启闭的百叶导流板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引流罩的顶端至驾驶室底板的高度尺寸至少大于驾驶座椅的座椅上表面至驾驶室底板的高度尺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由于设有引流罩,因此座椅式空调器内机工作时从外壳前面板上的进风口吸入热空气,热空气经过座椅式空调器内机内部的蒸发器后降温为冷空气自后吹风口和侧吹风口吹出,经后吹风口吹出的冷空气沿驾驶座椅后方的引流罩的中空风道上行至分流罩、并自上吹风口向上吹出对驾驶室内的上部风场进行调节,可以使驾驶室内前后方向上形成自上而下、自前至后的气流循环风场;由于设有前吹风口,因此可以实现调节驾驶室内的中部风场;而保留侧吹风口可以使经侧吹风口吹出冷空气形成驾驶室的下部风场;实现改善工程车辆驾驶室内部空气循环环境、提高座椅式空调器的制冷效果,特别适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的座椅式空调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工程车辆驾驶室内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引流罩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的安装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引流罩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驾驶室底板,2、座椅式空调器内机,3、外壳上盖板,4、驾驶座椅,5、引流罩,6、螺栓,7、上吹风口,8、前吹风口,9、侧吹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包括引流罩5,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底板1上,驾驶座椅4固定安装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上盖板3上,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前面板上开有进风口、外壳后面板开有后吹风口、外壳左面板和外壳右面板上分别开有侧吹风口9。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引流罩5竖直方向设置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后方,引流罩5是具有中空风道的罩形结构,引流罩5的底端向前弯折并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后面板通过螺栓6密闭固定连接、且引流罩5的中空风道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后吹风口连通,引流罩5的顶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分流罩,相对于引流罩5左右对称水平设置的分流罩上设有竖直向上开口设置的上吹风口7。本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在使用时,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工作时从外壳前面板上的进风口吸入热空气,热空气经过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内部的蒸发器后降温为冷空气自后吹风口和侧吹风口9吹出,经后吹风口吹出的冷空气沿驾驶座椅4后方的引流罩5的中空风道上行至分流罩、并自上吹风口7向上吹出对驾驶室内的上部风场进行调节,使驾驶室内前后方向上形成自上而下、自前至后的气流循环风场,经侧吹风口9吹出冷空气形成驾驶室的下部风场,实现改善工程车辆驾驶室内部空气循环环境、提高座椅式空调器的制冷效果。为了实现调节驾驶室内的中部风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分流罩上还设有向前开口设置的前吹风口8。为了实现上吹风口7和前吹风口8更好的风场调节效果、且避免驾驶座椅4对前吹风口8的吹风干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分流罩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驾驶座椅4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且前吹风口8左右对称设置在分流罩的两边上。即,经前吹风口8吹出的冷空气在驾驶座椅4的左右两侧吹出、而不会吹在驾驶座椅4的后背上,进而避免了驾驶座椅4对前吹风口8的吹风干涉。为了实现更好的风场调节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引流罩5的顶端至驾驶室底板1的高度尺寸至少大于驾驶座椅4的座椅上表面至驾驶室底板1的高度尺寸。为了实现更好的风场调节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上吹风口7、前吹风口8和侧吹风口9上均设有可启闭的百叶导流板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底板(1)上,驾驶座椅(4)固定安装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上盖板(3)上,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前面板上开有进风口、外壳左面板和外壳右面板上分别开有侧吹风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后面板开有后吹风口;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还包括引流罩(5),引流罩(5)竖直方向设置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后方,引流罩(5)是具有中空风道的罩形结构,引流罩(5)的底端向前弯折并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后面板密闭固定连接、且引流罩(5)的中空风道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后吹风口连通,引流罩(5)的顶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分流罩,相对于引流罩(5)呈左右对称水平设置的分流罩上设有竖直向上开口设置的上吹风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底板(1)上,驾驶座椅(4)固定安装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上盖板(3)上,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前面板上开有进风口、外壳左面板和外壳右面板上分别开有侧吹风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后面板开有后吹风口;工程车辆驾驶室后置式空调风道结构还包括引流罩(5),引流罩(5)竖直方向设置在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后方,引流罩(5)是具有中空风道的罩形结构,引流罩(5)的底端向前弯折并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外壳后面板密闭固定连接、且引流罩(5)的中空风道与座椅式空调器内机(2)的后吹风口连通,引流罩(5)的顶端设有与其贯通连接的分流罩,相对于引流罩(5)呈左右对称水平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建宇周天报张计夫闫兴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天一红点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