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86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辆。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连接在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气囊安装板,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一侧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气囊安装板相连,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辆,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一侧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气囊安装板相连,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上,所述气囊通过所述连接件和气囊安装板安装在车架的后悬段部分,连接结构简单,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之间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强度可靠。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Rear Suspension Air Bag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客车车架中,所述后悬段部分的横向骨架设置位置比较低,且所述横向骨架为连接在所述车架纵向骨架之间的多段,所述横向骨架焊接设置在多个所述纵向骨架之间,导致所述车架的后悬段部分在横向上的结构强度较弱,且将多段横向骨架焊接在所述纵向骨架之间,焊接时间会较长,增加制造时间,制造效率较低,且所述车架的后悬段的结构强度对焊接位置的焊接强度要求较高,导致焊接质量要求较高,增加了制造成本。为此,设置一种车架,所述车架的横向骨架设置位置较现有技术的横向骨架的位置高,且所述横向骨架为一根完整的梁。对应地,现有技术的所述车架的后悬段部分的用于连接气囊的连接结构无法满足上述全新的车架,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可靠的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设置有上述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的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强度可靠的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辆。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连接在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气囊安装板,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一侧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气囊安装板相连,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上。优选地,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板上部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板下部的尺寸。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设置有焊接孔,所述焊接孔的延伸方向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下部设置有减重孔。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板相连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成夹角设置。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包括两个,在车架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车架的中心位置的加强板的尺寸大于另一个所述加强板。优选地,两个所述加强板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车架的后悬段相连,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一侧连接在所述安装件的一侧壁上。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包括气囊和车架,所述气囊通过上述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连接到所述车架上。本技术的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及车辆,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一侧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气囊安装板相连,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上,所述气囊通过所述连接件和气囊安装板安装在车架的后悬段部分,连接结构简单,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之间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强度可靠。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车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车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件;11、连接板;12、焊接孔;13、减重孔;14、加强板;2、气囊安装板;21、安装孔;3、安装件;4、横向骨架;5、纵向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连接在车架的后悬段上,进而将车辆后悬部分的气囊安装在车架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1和气囊安装板2,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1包括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上部一侧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板11的下端与所述气囊安装板2相连,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2上,所述气囊安装板2上设置有安装孔21,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安装孔21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2上,所述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车架的后悬段部分之间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强度可靠。如图1所示,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板11上部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板11下部的尺寸,以实现减重、美观以及增加焊缝长度的目的,增加焊缝的长度可以提高安装强度。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安装件3,所述安装件3与所述车架的后悬段相连,所述连接板11的上端一侧连接在所述安装件3的一侧壁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板11的上端一侧与所述安装件3的一侧壁焊接相连,以保证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安装件3的可靠连接。所述车架包括横向骨架4和纵向骨架5,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安装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骨架5相连,或者,所述安装件3的一侧与所述横向骨架4相连,所述连接板11的上部且背离所述加强板14的一侧连接在所述安装件3的一侧壁上,如此,所述连接结构通过所述安装件3可靠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进而使得所述气囊可靠的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板11的上部设置有焊接孔1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焊接孔12的延伸方向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11和所述安装件3的焊接位置除了沿所述连接板11的上部外侧壁外还包括所述连接板11的焊接孔12的内侧壁位置,所述焊接孔12能够使得所述连接板11的上部和所述安装件3的焊接位置变长,所述连接板11和所述安装件3的焊接强度增加,进而保证所述气囊的可靠安装。所述连接板11的下部设置有减重孔1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减重孔13能够将所述连接板11的重量减轻。所述连接件1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11相连的加强板14,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加强板14位于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所述加强板14能够增加所述连接件1的刚性。所述加强板14与所述连接板11之间成夹角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加强板14和所述连接板11由同一板材折弯成型,所述加强板14和所述连接板11成夹角设置能够增加所述连接件1的自身的刚性,进而保证所述气囊的可靠安装。所述加强板14包括两个,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加强板14平行设置,在车架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车架的中心位置的加强板14的尺寸大于另一个所述加强板14,以方便在车下检修气囊。本技术的一种车辆,包括气囊和车架,所述气囊通过上述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连接到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的后悬段部分包括四个气囊,每个气囊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结构连接,连接同一个所述气囊的的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中,两个所述连接结构的加强板14相对设置,如图2所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连接在车架的后悬段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气囊安装板,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一侧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气囊安装板相连,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连接在车架的后悬段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气囊安装板,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一侧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后悬段上,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气囊安装板相连,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安装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板上部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板下部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设置有焊接孔,所述焊接孔的延伸方向沿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下部设置有减重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悬气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