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挂车用后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60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挂车用后车架。包括两个后车轮机构和牵引装置,每个后车轮机构包括平台架,平台架下端安装有回转支承,回转支承下端安装有支承板,支承板下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连接有车轴,车轴两端安装有车轮,支承板为圆形板,支承板的外圆周上固定设有驱动板,平台架上设有铰支座,铰支座上铰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与驱动板铰接连接,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横杆,牵引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每个连接座前端铰接有牵引板,牵引板为L型结构,牵引板的另一端与立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与半挂车相连,本后车架两侧的车轮能够独立分别进行转向调节,从而实现半挂车与后车架对井架的平衡,有效防止发生侧翻现象,调节转向方便快捷。

A rear frame for semi-t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挂车用后车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挂车用后车架。
技术介绍
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当车辆均匀受载时)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和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联结装置的挂车。半挂车一般是三轴半挂车,其种类分为十一米仓栏半挂车,十三米仓栏,低平板半挂车等好多种类。是通过牵引销与半挂车头相连接的一种重型的运输交通工具。半挂车可用于钻井井架运输,现有的井架在挪移过程中,由于钻井井架高度太高,半挂车在托运过程中,由于重心不稳,容易发生侧翻,这就需要井架进行拆卸运输,到达新的地方后再进行重新组装,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半挂车进行相连,能够进行自身车轮转向调节,且两个车轮独立调节,实现半挂车的井架平衡,防止发生侧翻的一种半挂车用后车架。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个后车轮机构和牵引装置,每个后车轮机构包括平台架,所述平台架下端安装有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下端安装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下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连接有车轴,所述车轴两端安装有车轮,两个平台架之间通过桁架连接,支承板为圆形板,支承板的外圆周上固定设有驱动板,平台架上设有铰支座,铰支座上铰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与驱动板铰接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支承板转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横杆,牵引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每个连接座前端铰接有牵引板,牵引板为L型结构,牵引板的另一端与立柱连接,牵引横杆后方设有后牵引座,每个连接座与后牵引座之间通过斜拉杆铰接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架由两根横向工字钢和两根纵向工字钢围成框架式焊接而成,所述平台架的前侧固定设有前牵引座,所述前牵引座包括与平台架前侧工字钢焊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支座与驱动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液压缸水平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支承板固定连接,回转支承的外圈与平台架下端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的后端铰接有副拉杆。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与半挂车相连,本后车架两侧的车轮能够独立分别进行转向调节,从而实现半挂车与后车架对井架的平衡,有效防止发生侧翻现象,调节转向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中1是平台架、2是回转支承、3是支承板、4是立柱、5是车轴、6是车轮、7是桁架、8是驱动板、9是铰支座、10是液压缸、11是牵引横杆、12是连接座、13是牵引板、14是后牵引座、15是斜拉杆、16是前牵引座、17是连接板、18是连接孔、19是副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半挂车用后车架,包括两个后车轮机构和牵引装置,每个后车轮机构包括平台架1,所述平台架1下端安装有回转支承2,所述回转支承2下端安装有支承板3,所述支承板3下端设有立柱4,所述立柱4下端固定连接有车轴5,所述车轴5两端安装有车轮6,两个平台架1之间通过桁架7连接,支承板3为圆形板,支承板3的外圆周上固定设有驱动板8,平台架1上设有铰支座9,铰支座9上铰接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的活塞杆前端与驱动板8铰接连接,液压缸10的活塞杆驱动支承板3转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横杆11,牵引横杆1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12,每个连接座12前端铰接有牵引板13,牵引板13为L型结构,牵引板13的另一端与立柱4连接,牵引横杆11后方设有后牵引座14,每个连接座12与后牵引座14之间通过斜拉杆15铰接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架1由两根横向工字钢和两根纵向工字钢围成框架式焊接而成,所述平台架1的前侧固定设有前牵引座16,所述前牵引座16包括与平台架1前侧工字钢焊接的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上设有连接孔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支座9与驱动板8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液压缸10水平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支承2的内圈与支承板3固定连接,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平台架1下端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12的后端铰接有副拉杆19。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平台架前侧的连接板与半挂车连接,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驱动驱动板,驱动板带动支承板转动,支承板通过立柱带动车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后车架的平衡性能。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挂车用后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后车轮机构和牵引装置,每个后车轮机构包括平台架,所述平台架下端安装有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下端安装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下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连接有车轴,所述车轴两端安装有车轮,两个平台架之间通过桁架连接,支承板为圆形板,支承板的外圆周上固定设有驱动板,平台架上设有铰支座,铰支座上铰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与驱动板铰接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支承板转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横杆,牵引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每个连接座前端铰接有牵引板,牵引板为L型结构,牵引板的另一端与立柱连接,牵引横杆后方设有后牵引座,每个连接座与后牵引座之间通过斜拉杆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车用后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后车轮机构和牵引装置,每个后车轮机构包括平台架,所述平台架下端安装有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下端安装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下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固定连接有车轴,所述车轴两端安装有车轮,两个平台架之间通过桁架连接,支承板为圆形板,支承板的外圆周上固定设有驱动板,平台架上设有铰支座,铰支座上铰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与驱动板铰接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支承板转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横杆,牵引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每个连接座前端铰接有牵引板,牵引板为L型结构,牵引板的另一端与立柱连接,牵引横杆后方设有后牵引座,每个连接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其安周爱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伏尔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