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79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挂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厢,半挂车还包括多个防涨厢机构,多个防涨厢机构间隔地布置在车厢底部的外侧,该防涨厢机构包括挡板、固定板和转板,挡板在车架的外侧形成一卡槽;固定板固定于车厢底部的外侧,固定板的底端向下超出车厢的底部;转板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超出车厢底部的部分,转板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以与卡槽卡接或脱离卡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涨厢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于车厢,避免在车厢上打孔,不仅保证了车厢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使车厢便于生产制作;同时转板固定在固定板超出车厢底部的部分,其与车厢之间不会产生干涉,有利于转板和固定板构成整体模块安装在半挂车上,以简化安装工序,提高半挂车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挂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挂车。
技术介绍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半挂车,如栏板半挂车和侧翻半挂车,其一般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车厢。半挂车装载货物时,车厢的底部易向外涨出,使车厢与车架之间产生间隙。在半挂车运输体较小的散货时,在运输途中货物容易从间隙中漏出。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般是在半挂车上设置防涨厢机构。现有的防涨厢机构通常是在车厢上钻通孔,然后用销轴将转板固定到车厢上,再在车架上相应地位置安装固定卡槽。使用时转动转板,使转板卡在固定卡槽中,以使转板挡止在车厢的外侧,从而避免车厢的底部向外涨出。此种防涨厢机构需要在车厢上钻孔,不仅容易破坏车厢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使车厢制作起来较困难,同时该防涨厢机构中各部件需要单独安装在半挂车上,无法实现模块设计和模块化安装,导致安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半挂车的防涨厢机构安装时需要在车厢上打孔,无法实现模块化安装,安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挂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车厢,所述半挂车还包括多个防涨厢机构,多个所述防涨厢机构间隔地布置在所述车厢底部的外侧,该防涨厢机构包括:挡板、固定板以及转板,挡板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外侧,该挡板在所述车架的外侧形成一卡槽;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车厢底部的外侧,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向下超出所述车厢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位置与所述挡板的位置相对;转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超出所述车厢底部的部分,所述转板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以与所述卡槽卡接或脱离卡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板构成一整体模块,并通过所述固定板焊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优选地,所述挡板呈L形,该挡板与所述车架外侧表面之间构成所述卡槽。优选地,所述卡槽的开口朝上。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超出所述车厢底部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缺口,所述挡板与所述缺口相对。优选地,所述转板通过铆钉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优选地,所述转板上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端向外折弯形成手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半挂车中,防涨厢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于车厢的外侧,避免在车厢上打孔,不仅保证了车厢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使车厢便于生产制作;同时转板固定在固定板超出车厢底部的部分,其与车厢之间不会产生干涉,有利于转板和固定板构成整体模块安装在半挂车上,以简化安装工序,提高半挂车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半挂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半挂车实施例中防涨厢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半挂车实施例中防涨厢机构的转板与卡槽卡接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半挂车实施例中防涨厢机构的转板与卡槽脱离卡接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半挂车;11、车架;12、车厢;13、防涨厢机构;131、挡板;132、固定板;1321、缺口;133、转板;1331、手柄;14、卡槽;15、铆钉。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半挂车1,包括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11上的车厢12。该半挂车1还包括多个防涨厢机构13,以用于防止车厢12的底部在载货状态时向外涨出。多个防涨厢机构13间隔地布置在车厢12底部的外侧。具体地,参阅图2,防涨厢机构13包括挡板131、固定板132以及转板133。其中挡板131设置于车架11的外侧,并在车架11的外侧形成一卡槽14。固定板132固定于车厢12厢板的外侧,该固定板132的底端向下超出车厢12的底部,固定板132的位置与挡板131的位置相对。转板133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132超出车厢12底部的部分,该转板133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以与卡槽14卡接或脱离卡接。参阅图3和图4,在转板133与卡槽14卡接时,固定板132处于锁止状态,此时固定板132压紧半挂车1的车厢12的厢板,以防止车厢12底部向外涨出;参阅图5和图6,在转板133与卡槽14脱离卡接时,固定板132解除锁止状态,此时固定板132不再压紧车厢12的厢板,车厢12的厢板可以被打开。在本实施例的半挂车1中,防涨厢机构13通过固定板132固定于车厢12的外侧,避免在车厢12上打孔,不仅保证了车厢12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使车厢12便于生产制作。同时转板133固定在固定板132超出车厢12底部的部分,其与车厢12之间不会产生干涉,有利于转板133和固定板132构成整体模块安装在半挂车1上,以简化安装工序,提高半挂车1的生产效率。较佳地,本实施例的固定板132与转板133构成一整体模块,并通过固定板132焊接固定于车厢12。固定板132与车厢12焊接固定可取消销轴的使用,以达到简化工艺,减少加工特殊零件的目的。此外,此种设置方式可使固定板132与转板133作为一个整体而提前进行组装,完成组装后再通过固定板132与车厢12焊接,从而同时实现固定板132和转板133这两个部件在半挂车1上的安装,以大大简化防涨厢机构13安装的工序。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31呈L形,该挡板131与车架11之间构成用于与转板133卡接的卡槽14。参阅图2,挡板131的一端固定于车架11的外侧,挡板131的另一端向上弯折,以使卡槽14的开口朝上。较佳地,固定板132超出车厢12底部的部分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缺口1321,挡板131与该缺口1321相对。此种设置可以提高防涨厢机构13中各部件的集成度,减少固定板132与挡板131在半挂车1上占用的空间。本实施例的转板133通过铆钉15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132,转板133与固定板132的连接位置位于挡板13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转板133与固定板132的连接位置位于挡板131的右侧。转板133在竖直平面内绕逆时针转动时,可由卡槽14的开口进入,以与卡槽14卡接配合;转板133在竖直平面内绕顺时针转动时,可由卡槽14中脱出,从而脱离与卡槽14的卡接。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转板133上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端向外弯折形成手柄1331,以便于工作人员操控转板133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半挂车1装货完成后,关闭车厢12,工作人员操控手柄1331,使转板133在竖直平面内绕逆时针方向转动,转板133由卡槽14的开口进入并与卡槽14卡接配合,从而使固定板132压紧车厢12厢板,防止车厢12底部向外涨出;在需要卸货时,工作人员操控手柄1331,使转板133在竖直平面内绕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板133由卡槽14中脱出从而与卡槽14脱离卡接,此时固定板132不再压紧车厢12厢板,工作人员可打开车厢12的厢板而进行相应的卸货作业。综上,对于本实施例的半挂车中的防涨厢机构,其在半挂车上安装时,无需在车厢上打孔,可以保证车厢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在防涨厢机构中,固定板与转板作为一个整体模块安装在半挂车上,可以简化防涨厢机构的安装工序,提高半挂车的生产效率;此外,防涨厢机构中各部件的集成度较高,可以减少各部件在半挂车上占用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挂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挂车还包括多个防涨厢机构,多个所述防涨厢机构间隔地布置在所述车厢底部的外侧,该防涨厢机构包括:挡板,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外侧,该挡板在所述车架的外侧形成一卡槽;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车厢底部的外侧,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向下超出所述车厢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位置与所述挡板的位置相对;转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超出所述车厢底部的部分,所述转板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以与所述卡槽卡接或脱离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挂车还包括多个防涨厢机构,多个所述防涨厢机构间隔地布置在所述车厢底部的外侧,该防涨厢机构包括:挡板,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外侧,该挡板在所述车架的外侧形成一卡槽;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车厢底部的外侧,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向下超出所述车厢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位置与所述挡板的位置相对;转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超出所述车厢底部的部分,所述转板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以与所述卡槽卡接或脱离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板构成一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涛王小亮袁彦华安辉邵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