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86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包括后横梁外板和D柱加强板,后横梁外板夹设于后横梁内板和顶盖板之间,后横梁外板的前侧边与后横梁内板的前侧边固定连接,后横梁外板后侧边与后横梁内板中部固定连接,后横梁外板与后横梁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后横梁腔体,后横梁外板前部的上表面与顶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D柱加强板设于D柱腔体内,D柱加强板与后侧围内板固定连接,D柱加强板与后侧围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D柱加强腔体,D柱加强板的上端与后横梁外板左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避免了四层焊接引起的焊点失效,解决了漏水和胶条难装等问题,提升了尾门框的抵抗变形能力,尾门框模态及开口刚度提高。

A Reinforcement Component for Car Body Rear Doo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尾门框,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
技术介绍
尾门框结构由侧围D柱结构、顶盖后横梁结构和下车体尾端梁结构共同组成,其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可靠性耐久、刚度和模态性能,也是用户驾乘体验好坏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较高的车型,车身尾门框会设置加强结构,加强件(包括后横梁外板3和D柱加强板)后部延伸至尾门密封面的焊接边上进行焊接,如图1-6中所示,具体的,后横梁外板3后部延伸至顶盖板1与后横梁内板2之间的焊接边上进行焊接,D柱加强板后部延伸至D柱外板12与后侧围内板10之间的焊接边上进行焊接,此结构存在的缺陷主要为:1、尾门框的主要变形为菱形变形,加强结构中部(或后部)悬空,后横梁外板3中部和后部与后横梁内板2之间无连接支撑,D柱加强板后部与后侧围内板10之间无连接支撑,D柱加强板与侧围外板11之间的间距较大,此结构在尾门框菱形变形过程中加强面的面走势与变形方向相同,抵抗尾门框变形能力弱,尾门框模态及开口刚度不足;2、加强件后部延伸至密封面进行焊接,由于钣金件(例如后横梁内板2和后侧围内板10)一般为分块构成,两个分块相互搭接并焊接连接,因此基础结构为3层搭接关系下,出现分块连接的接头处会出现四层焊接的情况,而焊接层数控制在3层以内时焊点处的熔核较好,四层焊接有可能造成熔核无法覆盖4层板,无有效连接,焊点失效,如果开缺口进行避让,结构复杂,缺口处常出现应力集中;3、后横梁外板3和D柱加强板的延伸部分会增加额外的下料尺寸,尾门框下角部分也需要设置独立的D柱下加强板6来增加下角部刚度以提高性能,零件成本和重量增加。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尾门密封面处不会出现四层焊接的情况,避免了焊点失效,解决了因四层焊接造成的漏水和胶条难装等问题,提升了尾门框的抵抗变形能力,尾门框模态及开口刚度得到提高,实现了零件减重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包括后横梁外板和D柱加强板,顶盖板的后侧边与后横梁内板的后侧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设于所述后横梁内板和所述顶盖板之间,所述后横梁外板的前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前侧边固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后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后横梁腔体,所述后横梁外板前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和D柱外板三者围设成封闭的D柱腔体,所述D柱加强板设于所述D柱腔体内,所述D柱加强板的两侧边与所述后侧围内板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D柱加强腔体,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外板一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还可以是:所述顶盖板的纵向截面呈“Z”形,所述后横梁外板中部设有第一折弯,所述后横梁外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板前部和外板后部,所述第一折弯设于所述外板前部和所述外板后部的连接处,所述外板前部沿所述顶盖板的水平设置的上部延伸,所述外板后部沿所述顶盖板竖直设置的中部延伸,所述外板前部的前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前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外板前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板后部的后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加强部分别设于所述D柱腔体的右部和左部内,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右侧边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右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部从右向左延伸至所述侧围外板的右侧并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后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从后向前延伸并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左侧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D柱上加强板和D柱中加强板,所述D柱上加强板和所述D柱中加强板均设置于所述D柱腔体内,所述D柱上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外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D柱上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D柱中加强板的上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D柱上加强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上加强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上腔体,所述D柱中加强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中加强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中部之间围设有封闭的中腔体。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端部呈“Y”型,所述D柱加强板上端部的前侧与所述后侧围内板搭接固定,所述D柱加强板上端部的后侧与所述后横梁外板的左端部搭接固定,所述D柱加强板上端部的后侧与所述后横梁外板的左端部的形状一致,所述D柱加强板上端部的后侧的下表面与所述后横梁外板左端部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后横梁外板前部与所述顶盖板之间设有减震胶,所述后横梁外板前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通过所述减震胶粘接固定。所述后横梁内板一体成型,所述顶盖板与后横梁内板两层板密封焊接固定。所述后横梁内板分块设置,所述后横梁内板包括至少两块横梁内板分块,所述横梁内板分块从左至右依次搭接固定,所述后横梁内板与所述顶盖板在所述横梁内板分块搭接处为三层板密封焊接固定,所述后横梁内板与所述顶盖板在非所述横梁内板分块搭接处为两层板密封焊接固定。所述后侧围内板一体成型,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两层板密封焊接固定。所述后侧围内板分块设置,所述后侧围内板包括至少两块侧围内板分块,所述侧围内板分块从上至下依次搭接固定,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在所述侧围内板分块搭接处为三层板密封焊接固定,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D柱外板在非所述侧围内板分块搭接处为两层板密封焊接固定。本技术的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包括后横梁外板和D柱加强板,顶盖板的后侧边与后横梁内板的后侧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夹设于所述后横梁内板和所述顶盖板之间,所述后横梁外板的前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前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后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中后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后横梁腔体,所述后横梁外板前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和D柱外板三者围设成封闭的D柱腔体,所述后侧围内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围外板的上端和所述D柱外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盖板后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设于所述D柱腔体内,所述D柱加强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左部和右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D柱加强腔体,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外板左端固定连接。这样,后横梁外板后侧边从尾门密封面缩短至后横梁内板平面上连接,尾门密封面处后横梁内板与顶盖板连接,尾门密封面焊接时,在后横梁内板的非搭接头处,后横梁内板与顶盖板两层焊接,在后横梁内板的搭接头处,后横梁内板与顶盖板三层焊接,D柱加强板的后侧边从尾门密封面缩短至后侧围内板平面上连接,尾门密封面焊接时,在后侧围内板的非搭接头处,D柱外板与后侧围内板两层焊接,在后侧围内板的搭接头处,D柱外板与后侧围内板三层焊接,从而尾门密封面处不会因零件的结构搭接头而出现四层焊接的情况,避免了焊点失效,解决了因四层焊接造成的漏水和胶条难装等问题。同时,所述后横梁外板后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中部固定连接,后横梁外板的后部缩短,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后横梁外板中部(或后部)悬空,后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横梁外板和D柱加强板,顶盖板的后侧边与后横梁内板的后侧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夹设于所述后横梁内板和所述顶盖板之间,所述后横梁外板的前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前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后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中后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后横梁腔体,所述后横梁外板前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和D柱外板三者围设成封闭的D柱腔体,所述后侧围内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围外板的上端和所述D柱外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盖板后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设于所述D柱腔体内,所述D柱加强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左部和右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D柱加强腔体,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外板左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横梁外板和D柱加强板,顶盖板的后侧边与后横梁内板的后侧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夹设于所述后横梁内板和所述顶盖板之间,所述后横梁外板的前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前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后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中后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外板与所述后横梁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后横梁腔体,所述后横梁外板前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和D柱外板三者围设成封闭的D柱腔体,所述后侧围内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围外板的上端和所述D柱外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顶盖板后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设于所述D柱腔体内,所述D柱加强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左部和右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围设有封闭的D柱加强腔体,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外板左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的纵向截面呈“Z”形,所述后横梁外板中部设有第一折弯,所述后横梁外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板前部和外板后部,所述第一折弯设于所述外板前部和所述外板后部的连接处,所述外板前部沿所述顶盖板的水平设置的上部延伸,所述外板后部沿所述顶盖板竖直设置的中部延伸,所述外板前部的前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前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外板前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板后部的后侧边与所述后横梁内板的中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加强部分别设于所述D柱腔体的右部和左部内,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右侧边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右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部从右向左延伸至所述侧围外板的右侧并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后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从后向前延伸并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左侧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车身尾门框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D柱上加强板和D柱中加强板,所述D柱上加强板和所述D柱中加强板均设置于所述D柱腔体内,所述D柱上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巧波刘洋李书阳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