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待还原催化剂的输送系统及输送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971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费托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待还原催化剂的输送系统及输送工艺,输送系统包括:催化剂接收罐、第一发料罐、催化剂储存罐、第二发料罐、催化剂压料罐;第一发料罐的入料口和催化剂接收罐的出料口连接,第二发料罐的入料口与催化剂储存罐的出料口连接;第一发料罐与催化剂储存罐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连通,第二发料罐与催化剂压料罐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连通;第一输送管道与其外部设有的第一补气管道之间设有第一支气管道;第二输送管道与其外部设有的第二补气管道之间设有第二支气管道;第一和第二支气管道上分别设有气量调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催化剂输送时气速可控、平稳,降低了输送过程中对催化剂的冲击和破坏。

A conveying system and process for conveying catalyst to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待还原催化剂的输送系统及输送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费托合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待还原催化剂的输送系统及输送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人类对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日益严格,世界对洁净液体燃料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各国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开发洁净燃料油生产技术,其中以费托(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最受瞩目。典型的费托合成工艺流程为:首先,煤/天然气经气化或部分氧化、重整转化为合成气,再将合成气脱硫、脱氧净化后,根据采用的费托合成工艺条件及催化剂,调整H/CO比,然后进入费托合成反应器制取混合烃。最后,合成产物经分离加工改质后即可得到不同目标产品。费托浆态床合成是煤间接液化工艺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费托浆态床合成是指合成气经催化反应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过程,主要发生生成烷烃和烯烃的反应,同时还伴随有含氧化合物的生成和水煤气变换(WGS)反应等。费托浆态床合成技术关键是开发高活性、高产品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在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中,无论采用钴基催化剂还是铁基催化剂,由于制备的催化剂不具备对合成反应起催化作用所需要物理结构和化学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送待还原催化剂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剂接收罐(1)、第一发料罐(2)、催化剂储存罐(3)、第二发料罐(4)、催化剂压料罐(5);所述第一发料罐(2)的入料口和所述催化剂接收罐(1)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发料罐(2)用于接收来自催化剂接收罐(1)的待还原催化剂;所述第二发料罐(4)的入料口与所述催化剂储存罐(3)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发料罐(4)用于接收来自催化剂储存罐(3)的待还原催化剂;所述第一发料罐(2)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一输送气入口;所述第二发料罐(4)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二输送气入口;所述第一发料罐(2)的出料口与所述催化剂储存罐(3)的入料口通过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待还原催化剂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剂接收罐(1)、第一发料罐(2)、催化剂储存罐(3)、第二发料罐(4)、催化剂压料罐(5);所述第一发料罐(2)的入料口和所述催化剂接收罐(1)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发料罐(2)用于接收来自催化剂接收罐(1)的待还原催化剂;所述第二发料罐(4)的入料口与所述催化剂储存罐(3)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发料罐(4)用于接收来自催化剂储存罐(3)的待还原催化剂;所述第一发料罐(2)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一输送气入口;所述第二发料罐(4)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第二输送气入口;所述第一发料罐(2)的出料口与所述催化剂储存罐(3)的入料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S3)连通,催化剂储存罐(3)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输送管道(S3)输送的来自第一发料罐中的待还原催化剂;所述第一输送管道(S3)的外部设有用于向第一输送管道内补充输送气的第一补气管道(S4),第一输送管道(S3)与第一补气管道(S4)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连通的第一支气管道(S5);所述第二发料罐(4)的出料口与所述催化剂压料罐(5)的入料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S3’)连通;催化剂压料罐(5)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二输送管道(S3’)输送的来自第二发料罐的待还原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压料罐(5)还设有用于与还原反应器(6)连接的出料口;所述第二输送管道(S3’)的外部设有用于向第二输送管道内补充输送气的第二补气管道(S4’),第二输送管道(S3’)与第二补气管道(S4’)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连通的第二支气管道(S5’);第一和第二支气管道上分别设有气量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第一和第二补气管道补入第一和第二输送管道内的输送气的气体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气管道(S4)的排布方式为:顺着所述第一输送管道(S3)的输料方向平行设置,或者围绕所述第一输送管道(S3)呈螺旋形设置;所述第二补气管道(S4’)的排布方式为:顺着所述第二输送管道(S3’)的输料方向平行设置,或者围绕所述第二输送管道(S3’)呈螺旋形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气管道(S5)和第二支气管道(S5’)的数量不少于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气管道(S5)的出气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S3)的中心线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90°;优选地,所述第一补气管道(S4)与第一支气管道(S5)连接接口的出气气流方向、所述第一输送管道(S3)与第一支气管道(S5)连接接口的出气气流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S3)内催化剂输送方向的夹角均小于等于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气管道(S5’)的出气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S3’)的中心线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90°;优选地,所述第二补气管道(S4’)与第二支气管道(S5’)连接接口的出气气流方向、所述第二输送管道(S3’)与第二支气管道(S5’)连接接口的出气气流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S3’)内催化剂输送方向的夹角均小于等于90°。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量调节装置包括:调压阀和气量调节件,且在所述第一支气管道(S5)和第二支气管道(S5’)上所述气量调节件均位于所述调压阀的下游,用于根据所述调压阀的阀后压力值调整通过所述气量调节件的气体流量;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敏郭中山赵建宁黄斌魏旭礼王峰李虎赵世雷张飞跃张维王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