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921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40),该座椅装置(40)包括:第一气囊(21),该第一气囊(21)布置在凹陷部分(10)的侧壁部分(10x)处,凹陷部分(10)构造成在其中容置座椅(1)的乘员;以及第二气囊(22),该第二气囊(22)布置在凹陷部分(10)的外周边缘部分(X)处,外周边缘部分(X)连接至侧壁部分(10x)。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膨胀以在凹陷部分(10)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形成支承形状(SS)。

Seat Device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
技术介绍
一种用于车辆的已知的座椅采用通过填充空气而膨胀的球囊体(气囊)。例如,US7413249(下文中称为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构型,在该构型中,所谓的气囊型儿童座椅被收回在设置于座椅靠背或椅垫内的收回室内。在常规性示例中,在收回室内隆起的儿童座椅构造成通过推动以打开设置在座椅靠背的靠背表面处或椅垫的座椅表面处的盖部分而部署在座椅上。然而,通过前面提及的常规技术而形成的儿童座椅构造成仅通过球囊体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支承乘员的载荷。因此,存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支承强度难以提高的问题。因此,有利的座椅支承性能可能得不到保证,并且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因此,需要存在一种用于车辆的可以保证座椅宽度方向上的有利支承性能的座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包括:第一气囊,该第一气囊布置凹陷部分的侧壁部分处,凹陷部分构造成在其中容置座椅的乘员;以及第二气囊,该第二气囊布置在凹陷部分的外周边缘部分处,外周边缘部分连接至侧壁部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膨胀以在凹陷部分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形成支承形状。根据前面提及的构型,通过采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部分,可以相对于由设置在座椅的凹陷部分形成的乘员容纳部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应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高的支承强度。通过设置在凹陷部分的侧壁部分处的第一气囊的膨胀,可以提供与容纳在凹陷部分中的乘员的体格相匹配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最佳支承形状。通过设置在凹陷部分的外周边缘部分处的第二气囊的膨胀,形成凹陷部分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支承形状向外延伸。因此,可以保证座椅宽度方向上的提高的支承强度和座椅宽度方向上的提高的支承性能。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包括三角形横截面,三角形横截面朝向凹陷部分的在侧壁部分与外周边缘部分之间的脊线部分渐缩。根据前面提及的构型,由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形成的座椅宽度方向上的支承形状可以设置有大致平坦的支承表面。因此,可以有利地保证座椅宽度方向上的支承性能。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还包括用于座椅支承的气囊,其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在该气囊中一体地形成,使得三角形横截面的顶部部分用作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连接部分。根据前面提及的构型,通过沿脊线部分线形地延伸的连接部分,第一气囊可以容易地布置在凹陷部分的侧壁部分处,并且第二气囊可以容易地布置在凹陷部分的外周边缘部分处。因此,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简化组装操作。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用于座椅支承的气囊包括: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第二外部座椅材料件;中间构件,该中间构件通过将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和第二座椅材料件连接成包括波纹状构造而形成能够膨胀和收缩的囊体;以及结合部分,该结合部分通过将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和第二外部座椅材料件以呈线形的方式结合而将囊体限定为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根据前面提及的构型,包括具有作为连接部分的顶部部分的三角形横截面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可以以可膨胀且可收缩状态一体地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中间构件包括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包括各自均形成为六边形形状的孔部分,中间构件构造成使得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沿孔部分的外周边缘彼此结合。将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和第二外部座椅材料件结合的结合部分以延伸的方式设置在使孔部分的六边形形状划分成形成为梯形形状的两个部分的位置处。根据前面提及的构型,囊体通过以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被夹在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与第二外部座椅材料件中间的状态来结合各座椅材料件而提供。在此,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设置有包括波纹状构造的囊体的侧壁部分。通过结合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和第二外部座椅材料件以将设置在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处的孔部分的六边形形状分成两部分,两个三角形形状可以形成为使得用作接触点的结合部分设置在由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形成的囊体的侧壁部分处。也就是说,孔部分的侧部——该侧部用作将孔部分的六边形形状分成两个部分的梯形形状的倾斜侧部——对应于形成在囊体的侧壁部分处的三角形形状的倾斜侧部。因此,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可以以简单的构型设置有具有作为顶部部分的连接部分的三角形横截面。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还包括可动靠垫,该可动靠垫是座椅靠背的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相对于座椅靠背移动以形成座椅靠背处的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构成儿童座椅的靠背部分。根据前面提及的构型,座椅靠背可以通过移动收回在座椅靠背中的可可动靠垫而容易地设置有儿童座椅的靠背部分。在不使用儿童座椅的情况下,可动靠垫可以与座椅靠背一体地形成为使得儿童座椅可以容易且紧凑地收回。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可动靠垫构造成通过在椅垫上倾斜而形成儿童座椅的座部分。根据前面提及的构型,儿童座椅可以通过使收回在座椅靠背中的可动靠垫倾斜而容易地部署在椅垫上。在不使用儿童座椅的情况下,可动靠垫可以立起以与座椅靠背整合成一体,使得儿童座椅可以被容易且紧凑地收回。附图说明根据参照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特征和特性及附加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正常模式)的座椅的立体图;图2是座椅(正常模式)的侧视图;图3是座椅(儿童模式)的侧视图;图4是座椅(儿童模式)的立体图;图5A是沿图2中的线VA-VA截取的座椅靠背的横截面图;图5B是沿图3中的线VB-VB截取的座椅靠背的另一横截面图;图6是座椅装置(气囊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构型图;图7是设置在座椅靠背处的用于座椅支承的气囊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图8是用于座椅支承的气囊(膨胀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座椅支承的气囊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用于座椅支承的气囊(收缩状态)的平面图;图11是用于座椅支承的气囊的横截面图(沿图10中的线XI-XI截取的横截面图,膨胀状态);图12是由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形成的波纹状部分(收缩状态)的放大横截面图;图13是由第一中间座椅材料件和第二中间座椅材料件形成的波纹状部分(膨胀状态)的放大横截面图;图14是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与第二外部座椅材料件之间的结合部分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图15是用于座椅支承(膨胀状态)的气囊的横截面图;以及图16是通孔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沿图10中的线XVI-XVI截取的横截面图,膨胀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进行解释。如图1和图2中示出的,在成年乘员就坐于座椅1上的情况下,用于车辆的座椅1包括构造成座部分HP的椅垫2和设置在椅垫2的后端部2r处的座椅靠背3。构造成座椅1的靠背部分BP的座椅靠背3的上端部上附接有头枕4。如图3和图4中所示,实施方式中的座椅1包括在椅垫2上倾斜的可动靠垫5,该可动靠垫5是座椅靠背3的分离部件。该实施方式中的座椅1包括在椅垫2上倾斜的可动靠垫5的靠背表面5b,靠背表面5b形成用于儿童的座部分HPc。可动靠垫5是座椅靠背3的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相对于可动靠垫5移动以在座椅靠背3处形成凹陷部分10,凹陷部分10构成用于儿童的靠背部分BPc。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座椅1从支承成年乘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40),包括:第一气囊(21),所述第一气囊(21)布置在凹陷部分(10)的侧壁部分(10x)处,所述凹陷部分(10)构造成在其中容置座椅(1)的乘员;以及第二气囊(22),所述第二气囊(22)布置在所述凹陷部分(10)的外周边缘部分(X)处,所述外周边缘部分(X)连接至所述侧壁部分(10x);其中,所述第一气囊(21)和所述第二气囊(22)膨胀以在所述凹陷部分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形成支承形状(SS)。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17 JP 2017-222063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40),包括:第一气囊(21),所述第一气囊(21)布置在凹陷部分(10)的侧壁部分(10x)处,所述凹陷部分(10)构造成在其中容置座椅(1)的乘员;以及第二气囊(22),所述第二气囊(22)布置在所述凹陷部分(10)的外周边缘部分(X)处,所述外周边缘部分(X)连接至所述侧壁部分(10x);其中,所述第一气囊(21)和所述第二气囊(22)膨胀以在所述凹陷部分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形成支承形状(S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40),其中,所述第一气囊(21)和所述第二气囊(22)包括三角形横截面(δ),所述三角形横截面(δ)朝向所述凹陷部分(10)的所述侧壁部分(10x)与所述外周边缘部分(X)之间的脊线部分(41)渐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40),还包括用于座椅支承的气囊(20S),所述第一气囊(21)和所述第二气囊(22)在所述气囊(20S)中一体地形成,使得所述三角形横截面(δ)的顶部部分(δp)用作所述第一气囊(21)和所述第二气囊(22)的连接部分(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装置(40),其中,用于座椅支承的所述气囊(20S)包括: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71);第二外部座椅材料件(72);中间构件(77),所述中间构件(77)通过将所述第一外部座椅材料件(71)和所述第二外部座椅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野量介野末胜也酒井章吾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