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86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43
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7)、下连接板(3)和旋转中块(4),第一铆钉(8)将第一挡板(2)、下连接板(3)、第二挡板(7)铆接,中块铆钉(6)将第一挡板(2)、旋转中块(4)、第二挡板(7)铆接,当旋转中块(4)绕着中块铆钉(6)的轴心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圆弧面(41)与下连接板(3)接触而阻止旋转中块(4)绕着第一铆钉(8)相对于下连接板(3)沿第一方向转动;在旋转中块(4)绕着中块铆钉(6)的轴心沿第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圆弧面(41)与下连接板(3)分离而允许旋转中块(4)绕着第一铆钉(8)相对于下连接板(3)沿第一方向转动。

A folding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和汽车座椅。使用该折叠机构可以使座椅向前翻折并放平。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部分传统的带有翻折功能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由于制造误差或者连续使用折叠机构会产生间隙从而使座椅产生晃动,而且强度也不能满足三点式安全带上固定点在座椅上的相关强度要求,乘客乘坐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和汽车座椅。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下连接板和旋转中块,第一铆钉将所述第一挡板、所述下连接板、所述第二挡板铆接,使得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能够围绕所述第一铆钉的轴心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转动,中块铆钉将所述第一挡板、所述旋转中块、所述第二挡板铆接,使得所述旋转中块能够围绕所述中块铆钉的轴心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转动,所述旋转中块包括圆弧面,当所述旋转中块绕着所述中块铆钉的轴心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圆弧面与所述下连接板的第一止挡部接触而阻止所述旋转中块绕着所述第一铆钉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旋转中块绕着所述中块铆钉的轴心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圆弧面与所述下连接板的第一止挡部分离而允许所述旋转中块绕着所述第一铆钉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中块的圆弧面的圆弧中心与所述旋转中块围绕所述中块铆钉的轴心转动时的旋转中心不一致。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向前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向后方向,所述圆弧面的圆弧中心位于所述旋转中块围绕所述中块铆钉的轴心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的后上方。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旋转中块,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二挡板。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在所述圆弧面与所述下连接板的第一止挡部接触的锁止位置,所述拉伸弹簧的弹簧力趋于使所述旋转中块绕着所述中块铆钉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中块和所述下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铆钉将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铆接,在所述圆弧面与所述下连接板的第一止挡部接触的锁止位置,所述限位铆钉与所述下连接板的第二止挡部接触,从而阻止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在所述圆弧面与所述中块铆钉的第一止挡部分离的折叠位置,所述限位铆钉与所述下连接板的第一止挡部接触,从而阻止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铆钉为空心铆钉。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为内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为外挡板。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根据本技术的折叠机构。在上述至少一个方案中,本技术的折叠机构可以弥补或减轻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不但座椅能够向前折平,始终没有间隙,而且座椅靠背有足够的强度来满足乘客的安全。本技术所采用的折叠机构向前翻折到一定位置时有限位,从而可以满足座椅靠背向前折平的要求;另外,本折叠机构还有间隙补偿功能,能补偿由于制造误差和磨损造成的间隙,从而消除座椅靠背的前后晃动;同时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强度要求,保证座椅靠背受到三点式安全带拉力时折叠机构不失效,单个折叠机构的静强度可以例如超过2500NM。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折叠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折叠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机构的角度调节范围及两个极限位置。图4是用于说明图1中的折叠机构的间隙补偿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其中,中块铆钉6将第一挡板(例如,外挡板)2、旋转中块4、第二挡板(例如,内挡板)7铆接,旋转中块4可以围绕铆钉6做适当转动;第一铆钉(例如,空心铆钉)8将第一挡板2、下连接板3、第二挡板7铆接,下连接板3可以围绕第一铆钉8做适当转动;限位铆钉5将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7铆接并限制下连接板3的转动范围。折叠机构在锁止位置(图3的左侧部分)时,旋转中块4在复位弹簧1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和下连接板3接触,即旋转中块4的圆弧面41与下连接板3的上部的第一止挡部31接触,当第二挡板7受到向前(第一方向)的力矩时,由于旋转中块4通过中块铆钉6与第二挡板7进行铆接,第二挡板7所受的力矩会传到旋转中块4,旋转中块4在下连接板3的作用下,支撑第二挡板7保持位置不变。折叠机构在锁止位置时,当第二挡板7受到向后的力矩时,限位铆钉5和下连接板3的下部的第二止挡部32接触,在下连接板3的作用下,支撑第二挡板7保持位置不变。旋转中块4在抵抗复位弹簧1的弹簧力的外力的作用下向后(沿第二方向)旋转,和下连接板3脱离接触后,旋转中块4、第二挡板7以及第一挡板2可以同时绕第一铆钉8向前翻转,直至限位铆钉5和下连接板3的第一止挡部31接触,当第二挡板7受到向下的力矩时,限位铆钉5和下连接板3的第一止挡部31接触,支撑第二挡板7保持放平位置(图3的右侧部分)不变。间隙补偿的实施:传统的折叠机构由于制造误差或者使用磨损,折叠机构会出现间隙,从而使座椅靠背也存在间隙。本技术的折叠机构通过对旋转中块4和下连接板3接触面的优化设计,使旋转中块4的圆弧面的中心与旋转中块4的旋转中心偏心(不一致),偏心的位置见图4,A点为旋转中块4的旋转中心,B点为旋转中块4的圆弧面的中心,偏心量为旋转中块4与下连接板3的表面啮合(啮合点为C)。同时引入了复位弹簧1,当旋转中块4和下连接板3存在间隙时,复位弹簧1会通过弹簧力使旋转中块4和下连接板3始终保持啮合,从而消除二者的间隙,保证了座椅靠背始终无间隙。高强度折叠机构的实施:尽量加大旋转中块4和下连接板3的接触面积(至少面接触),同时选用高强度的材料,提高接触强度。另外,优化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7的形状和强度,保证在大扭矩作用下旋转中块4、下连接板3、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7的变形量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折叠机构的汽车座椅。其中,下连接板3可以连接到座椅的座垫骨架,内挡板7(或者外挡板2)可以连接到座椅的靠背骨架。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对上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型和改变,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7)、下连接板(3)和旋转中块(4),第一铆钉(8)将所述第一挡板(2)、所述下连接板(3)、所述第二挡板(7)铆接,使得所述第一挡板(2)和所述第二挡板(7)能够围绕所述第一铆钉(8)的轴心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3)转动,中块铆钉(6)将所述第一挡板(2)、所述旋转中块(4)、所述第二挡板(7)铆接,使得所述旋转中块(4)能够围绕所述中块铆钉(6)的轴心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2)和所述第二挡板(7)转动,所述旋转中块(4)包括圆弧面(41),当所述旋转中块(4)绕着所述中块铆钉(6)的轴心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圆弧面(41)与所述下连接板(3)的第一止挡部(31)接触而阻止所述旋转中块(4)绕着所述第一铆钉(8)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3)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旋转中块(4)绕着所述中块铆钉(6)的轴心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圆弧面(41)与所述下连接板(3)的第一止挡部(31)分离而允许所述旋转中块(4)绕着所述第一铆钉(8)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3)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7)、下连接板(3)和旋转中块(4),第一铆钉(8)将所述第一挡板(2)、所述下连接板(3)、所述第二挡板(7)铆接,使得所述第一挡板(2)和所述第二挡板(7)能够围绕所述第一铆钉(8)的轴心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3)转动,中块铆钉(6)将所述第一挡板(2)、所述旋转中块(4)、所述第二挡板(7)铆接,使得所述旋转中块(4)能够围绕所述中块铆钉(6)的轴心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2)和所述第二挡板(7)转动,所述旋转中块(4)包括圆弧面(41),当所述旋转中块(4)绕着所述中块铆钉(6)的轴心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圆弧面(41)与所述下连接板(3)的第一止挡部(31)接触而阻止所述旋转中块(4)绕着所述第一铆钉(8)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3)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旋转中块(4)绕着所述中块铆钉(6)的轴心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圆弧面(41)与所述下连接板(3)的第一止挡部(31)分离而允许所述旋转中块(4)绕着所述第一铆钉(8)相对于所述下连接板(3)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中块(4)的圆弧面(41)的圆弧中心(B)与所述旋转中块(4)围绕所述中块铆钉(6)的轴心转动时的旋转中心(A)不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向前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向后方向,所述圆弧面(41)的圆弧中心(B)位于所述旋转中块(4)围绕所述中块铆钉(6)的轴心转动时的旋转中心(A)的后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道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