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08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一机壳、螺旋杆主体、外轴承和连接轴承,所述第一机壳上端固定有第一进料口,且第一机壳右端连接有第二机壳,所述第二机壳上端固定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内部均固定有U形板,且U形板内部设置有螺旋杆主体,所述螺旋杆主体包括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且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之间通过连接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与外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技术指标先进,头部和尾部轴承移至壳外,轴承两端密封,可根据用户需要同时多点进出料,整机采用全密封结构,噪音低,对输送颗粒状、粉状物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A screw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输送机
本技术螺旋输送机涉及
,具体为一种螺旋输送机。
技术介绍
螺旋输送机是我厂吸收国外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生产出来的,螺旋输送机在输送形式上分为有轴螺旋输送机和无轴螺旋输送机两种,在外型上分为U型螺旋输送机和管式螺旋输送机,有轴螺旋输送机适用于无粘性的干粉物料和小颗粒物料,而无轴螺旋输送机适合输送机由粘性的和易缠绕的物料,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目前市场上螺旋输送机结构简单,密封性差,输送长度固定,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螺旋输送机,结构新颖,技术指标先进,头部和尾部轴承移至壳外,轴承两端密封,可根据用户需要同时多点进出料,整机采用全密封结构,噪音低,对输送颗粒状、粉状物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一机壳、螺旋杆主体、外轴承和连接轴承,所述第一机壳上端固定有第一进料口,且第一机壳右端连接有第二机壳,所述第二机壳上端固定有第二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一机壳(1)、螺旋杆主体(8)、外轴承(10)和连接轴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壳(1)上端固定有第一进料口(2),且第一机壳(1)右端连接有第二机壳(4),所述第二机壳(4)上端固定有第二进料口(3),所述第一机壳(1)和第二机壳(4)内部均固定有U形板(15),且U形板(15)内部设置有螺旋杆主体(8),所述螺旋杆主体(8)包括第一螺旋杆(13)和第二螺旋杆(14),且第一螺旋杆(13)和第二螺旋杆(14)之间通过连接轴承(11)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13)和第二螺旋杆(14)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机壳(1)和第二机壳(4)与外轴承(10)连接,所述螺旋杆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第一机壳(1)、螺旋杆主体(8)、外轴承(10)和连接轴承(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壳(1)上端固定有第一进料口(2),且第一机壳(1)右端连接有第二机壳(4),所述第二机壳(4)上端固定有第二进料口(3),所述第一机壳(1)和第二机壳(4)内部均固定有U形板(15),且U形板(15)内部设置有螺旋杆主体(8),所述螺旋杆主体(8)包括第一螺旋杆(13)和第二螺旋杆(14),且第一螺旋杆(13)和第二螺旋杆(14)之间通过连接轴承(11)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13)和第二螺旋杆(14)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机壳(1)和第二机壳(4)与外轴承(10)连接,所述螺旋杆主体(8)右端与减速器(9)转动连接,且减速器(9)通过轴承与电机(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壳(1)、第二机壳(4)和减速器(9)均固定与机壳支架(7)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陈光明顾海蓉朱春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久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