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位
,特别是涉及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而城市内泊车位的数量增长则跟不上汽车数量增长的速度,加上市内用地日益紧缺,在部分企业、商场、社区、学校等泊车数量密集的地方就出现了泊车位供不应求的情况,车主无处泊车,只能在非泊车场地临时停放,造成了市内车辆违章停车数量增加、交通不畅、居民出行受阻等不良后果。为了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内增加泊车位,目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泊车装置,目前常用的有垂直、横移等控制方式来实现车辆的存取,安装结构复杂且对车位的高度和顶部空间有更高的需求,而且上侧在取车时,须等待其他车辆转移位置,多数采用单一的固定取车位,还有一些大型的立体泊车装置,占地面积很大、结构更复杂且使用成本更高,目前还没有一种占地空间小,双向能够同时取车,并且吊装车辆更加省力的双层泊车装置。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1131245.3一种双层停车位及具有该双层停车位的车库,包括地板、底座、旋转支撑平台、驱动装置、锁死装置和固定支撑,所述地板固定设置在地面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基座箱(1),所述基座箱(1)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转动支撑座(2),所述转动支撑座(2)上安装有转动连接架(3),所述转动连接架(3)的两侧都安装有上车位(4)和下车位(5),所述基座箱(1)与下车位(5)之间连接有车位升降装置(7),所述基座箱(1)外安装了控制器(11),所述车位升降装置(7)通过控制器(11)控制;一侧所述上车位(4)和另一侧所述下车位(5)同时搭在地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基座箱(1),所述基座箱(1)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转动支撑座(2),所述转动支撑座(2)上安装有转动连接架(3),所述转动连接架(3)的两侧都安装有上车位(4)和下车位(5),所述基座箱(1)与下车位(5)之间连接有车位升降装置(7),所述基座箱(1)外安装了控制器(11),所述车位升降装置(7)通过控制器(11)控制;一侧所述上车位(4)和另一侧所述下车位(5)同时搭在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座(2)顶部设置有转动轴承(21),所述转动连接架(3)上设置有转轴(31),所述转动轴承(21)与转轴(31)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位(4)和所述下车位(5)分别与转动连接架(3)卡接,两所述上车位(4)和所述下车位(5)都关于转动连接架(3)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位(4)和下车位(5)之间连接有复数个车位支撑柱(51),所述上车位(4)和下车位(5)的侧面都设置有栏杆(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所述上车位(4)和下车位(5)分别都安装了两套车辆限位装置(8)、两套停车限位块(9)和两套重力传感器(91),且与汽车车轮位置对应,两套所述车辆限位装置(8)设置在远离转动连接架(3)的一侧,两套所述停车限位块(9)设置在靠近转动连接架(3)的一侧;每套所述车辆限位装置(8)、每套停车限位块(9)和每套重力传感器(91)都与控制器(1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双层双向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限位装置(8)包括防滑挡板(81)、支撑齿条(82)、支撑齿轮(83)、防滑电机(84)、防滑板收纳槽(85)和升降滑槽(86),所述防滑挡板(81)通过销与所述防滑板收纳槽(85)连接,所述支撑齿条(82)竖向滑设在升降滑槽(8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亮,张庆永,李晓炜,林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