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化合物SB216763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7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化合物SB216763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药物组合物,化合物SB216763为3‑(2,4‑二氯苯基)‑4‑(1‑甲基‑1H‑吲哚‑3‑基)‑1H‑吡咯‑2,5‑二酮,其结构式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发现化合物SB216763具有显著的脑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明显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脑梗死体积及显著改善其神经症状。其制备的药物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脑血栓、脑栓塞、脑梗塞、脑卒中、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脑动脉硬化、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等病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SB216763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药物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SB216763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发病急,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死亡率,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中风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脑损伤,包括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二大类。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加,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多见。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患者为120-150万人,死亡人数为80-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复发率高达41%。目前临床上对于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扩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尽管上述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药物具有针对性强、作用靶点明确等优点,但其疗效单一,只能提供部分保护作用,并且临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SB216763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SB216763为3‑(2,4‑二氯苯基)‑4‑(1‑甲基‑1H‑吲哚‑3‑基)‑1H‑吡咯‑2,5‑二酮,其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SB216763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SB216763为3-(2,4-二氯苯基)-4-(1-甲基-1H-吲哚-3-基)-1H-吡咯-2,5-二酮,其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血管疾病为缺血性脑损伤疾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血性脑损伤疾病选自脑中风、脑血栓、脑栓塞、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腔隙性脑梗塞、脑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4.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化合物SB216763和药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灵刘金朱永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