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47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总成,扭矩传感器总成外安装有壳体,还包括水平测试台,测试台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与测试台固连的安装座,测试台下方设有与通孔相应的加载机构,加载机构包括固设在测试台下方的支架,支架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同轴的旋转电机、第一联轴器、扭矩传感器、第二联轴器和花键套,花键套伸入安装座内并与竖直放置在安装座上的扭矩传感器总成的蜗轮轴相适配;壳体上设有与滑套相应的定位孔,定位孔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转轴外缘固设有联动轴,联动轴的端部与滑套的凹槽环相适配;控制模块分别与位移传感器、旋转电机、扭矩传感器、触摸屏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生产线检测
,具体是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扭矩传感器总成是汽车电动助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在装配线上对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调节的品质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图1是被检测扭矩传感器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被测扭矩传感器总成剖视图。扭矩传感器总成100由同轴的转向下轴101、蜗轮轴102、扭杆103、滑套104和复位弹簧105构成,转向下轴101和蜗轮轴102通过扭杆103及内部限位机构连接在一起,钻孔之前,扭杆103一端通过冷挤花键过盈压入转向下轴101的中心孔,扭杆103另一端与蜗轮轴102的中心孔滑动配合,蜗轮轴102外侧的螺旋滚槽106上套有复位弹簧105和滑套104,滑套104外侧还设有凹槽环1041,螺旋滚槽106内安装有滚珠,当蜗轮轴102与转向下轴101产生相对转动时,滑套104沿螺旋滚槽106运动产生轴向位移,复位弹簧105的作用是消除滑套104间隙。在打孔之前需要测量滑套104的轴向间隙以及蜗轮轴102和转向下轴101的同轴度。当测量合格后,在蜗轮轴102和扭杆103上钻孔,通过轴销107与所钻孔之间的过盈配合,将蜗轮轴102和扭杆103连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可以完成对扭矩传感器总成进行中点动态调节和测试。本技术能较好的调节和检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为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提供了完善的检测、调试方法,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总成,所述扭矩传感器总成由同轴的转向下轴、蜗轮轴、扭杆、滑套和复位弹簧构成,所述扭矩传感器总成外安装有壳体,还包括水平测试台,所述测试台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与测试台固连的安装座,所述测试台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应的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固设在测试台下方的支架,所述支架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同轴的旋转电机、第一联轴器、扭矩传感器、第二联轴器和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伸入安装座内并与竖直放置在安装座上的扭矩传感器总成的蜗轮轴相适配;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滑套相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转轴外缘固设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端部与滑套的凹槽环相适配;控制模块分别与位移传感器、旋转电机、扭矩传感器、触摸屏电性连接。上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其中,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转轴轴线与联动轴的轴线平行。上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花键套与蜗轮轴同轴。上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联轴器、第二联轴器均为弹性联轴器。上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其中,所述位移传感器还设有腰形螺孔。上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为ZK2U-32MT-4AD。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在生产线上快速、准确地完成电动助力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的中点调节及检测,结构简单、装卸便捷。能动态测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的输出特性,能实时反应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基准中点信号之间的差值,可评判扭矩传感器总成的优良等级。动态测试过程中用扭矩传感器输出信号对测试信号进行补偿,能消除蜗轮轴与转向下轴之间的摩擦力,完整准确地检测出被测扭矩传感器总成的真实状态。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扭矩传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扭矩传感器总成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位移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壳体;2、位移传感器;21、转轴;22、联动轴;23、腰形螺孔;3、测试台;4、安装座;5、支架;6、旋转电机;7、第一联轴器;8、扭矩传感器;9、第二联轴器;100、扭矩传感器总成;101、转向下轴;102、蜗轮轴;103、扭杆;104、滑套;1041、凹槽环;105、复位弹簧;106、螺旋滚槽;107、轴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总成100,扭矩传感器总成100由同轴的转向下轴101、蜗轮轴102、扭杆103、滑套104和复位弹簧105构成,滑套104上设有凹槽环1041,扭矩传感器总成100外安装有壳体1,还包括水平测试台3,测试台3设有通孔(图中未画出),通孔上设有与测试台3固连的安装座4,测试台3下方设有与通孔相应的加载机构,加载机构包括固设在测试台3下方的支架5,支架5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同轴的旋转电机6、第一联轴器7、扭矩传感器8、第二联轴器9和花键套(图中未画出),花键套伸入安装座4内并与竖直放置在安装座4上的扭矩传感器总成100的蜗轮轴102相适配,花键套与蜗轮轴102同轴;壳体1上设有与滑套104相应的定位孔(图中未画出),定位孔上设有位移传感器2,本实施例的位移传感器2还设有腰形螺孔23,腰形螺孔23方便调整位移传感器2与凹槽环1041之间的位置,位移传感器2的转轴21外缘固设有联动轴22,本实施例的位移传感器2的转轴21轴线与联动轴22的轴线平行,联动轴22的端部与滑套104的凹槽环1041相适配;控制模块分别与位移传感器2、旋转电机6、扭矩传感器8、触摸屏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联轴器7、第二联轴器9均为弹性联轴器,以减小连接件之间的不同轴造成的误差。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优选ZK2U-32MT-4AD。本技术可以对扭矩传感器总成进行中点调节,并在动态条件下,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扭矩传感器总成100的蜗轮轴102竖直向下放置到安装座4上,蜗轮轴102与伸入到安装座4内的花键套相适配,位移传感器2可测量滑套104的轴向位移,先将位移传感器2安装到壳体1的定位孔内,位移传感器2的联动轴22安装到滑套104的凹槽环1041内,并用两颗螺栓预紧,位移传感器2可测量滑套104的轴向位移,由于位移传感器2上设与腰形螺孔23,所以留有一定的调节余度,当中点调节完成,并测试合格后,可紧固螺栓。为了消除旋转电机6的扭矩跳动造成的测量误差,用扭矩传感器8输出对扭矩传感器总成100的输出信号进行差模信号补偿处理。该过程的测试结果将会在触摸屏显示测试曲线,并给出相应的判定结果。中点调节:将控制模块分别与位移传感器2、扭矩传感器8、旋转电机6触摸屏电性连接,触摸屏可以实时显示位移传感器2的角度参数变化曲线,此时采用调节卡具调节位移传感器2的位置,通过触摸屏观察位移传感器2的角度变化,直到扭矩传感器总成100的位置偏差满足技术要求。当中点位置调节好后,即可测试扭矩传感器总成100的动态特性。动态测试:旋转电机6启动带动蜗轮轴102转动,位移传感器2的输出信号与其基准中点位置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总成,所述扭矩传感器总成由同轴的转向下轴、蜗轮轴、扭杆、滑套和复位弹簧构成,所述扭矩传感器总成外安装有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测试台,所述测试台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与测试台固连的安装座,所述测试台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应的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固设在测试台下方的支架,所述支架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同轴的旋转电机、第一联轴器、扭矩传感器、第二联轴器和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伸入安装座内并与竖直放置在安装座上的扭矩传感器总成的蜗轮轴相适配;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滑套相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转轴外缘固设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端部与滑套的凹槽环相适配;控制模块分别与位移传感器、旋转电机、扭矩传感器、触摸屏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总成中点动态调节装置,包括扭矩传感器总成,所述扭矩传感器总成由同轴的转向下轴、蜗轮轴、扭杆、滑套和复位弹簧构成,所述扭矩传感器总成外安装有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测试台,所述测试台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与测试台固连的安装座,所述测试台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应的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固设在测试台下方的支架,所述支架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同轴的旋转电机、第一联轴器、扭矩传感器、第二联轴器和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伸入安装座内并与竖直放置在安装座上的扭矩传感器总成的蜗轮轴相适配;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滑套相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转轴外缘固设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端部与滑套的凹槽环相适配;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平张曼罗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英诺菲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