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22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其包括转向节、转向节支座、节臂、上主销和下主销,转向节与转向节支座活动连接,节臂与转向节固接,节臂将上主销和下主销压装在转向节支座内,上主销与转向节支座之间以及下主销与转向节支座均设置有主销衬套;主销衬套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主销衬套套装于上主销和下主销端部,主销衬套压装于转向节支座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将主销衬套设计为由非金属制成,从而具备自润滑功能,耐磨性能好,防止转向节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Bearing Structure of Steering Drive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aring structure of a steering drive axle, which comprises a steering knuckle, a steering knuckle support, a knuckle arm, an upper main pin and a lower main pin. The steering knuckl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teering knuckle support, the knuckle arm is fixed with the steering knuckle, the knuckle arm presses the upper main pin and the lower main pin into the steering knuckle support, and the lower main pin and the steering knuckle support are both provided with Bushing: The main pin bushing is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 The main pin bushing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of the upper and lower main pins, and the main pin bushing is pressed into the support of the steering knuck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By designing the main pin bushing to be made of non-metal, the main pin bushing has the function of self-lubrication, good wear resistance, preventing the wear of steering knuckle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驱动桥承载结构,属于转向驱动桥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越野车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越野汽车整体转向驱动桥的转向节的承载结构普遍为柱销式,结构复杂,空间占用较大;同时下柱销传统结构一般采用推力轴承支撑,轴向、径向承载能力均小;转向节转动时阻力较大,磨损严重,寿命低。而且零件数量种类较多,装配维修性较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03372003U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包括转向节、梯形臂、主销衬套、主销和转向节支座,所述转向节支座与所述转向节活动连接,所述梯形臂将所述主销压装在所述转向节支座内,所述主销衬套套装在所述主销下部,所述梯形臂和转向节支座的安装面上设有止推滚动轴承。该结构形式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衬套不具有自润滑功能,转动时的阻力较大造成转向节磨损;2.上主销、下主销均采用螺栓与节臂连接时,其无法承载较大的轴向载荷;3.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转向结构内部的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向驱动桥承载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拆装,布置灵活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这样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其包括转向节、转向节支座、节臂、上主销和下主销,所述转向节与所述转向节支座活动连接,所述节臂与所述转向节固接,所述节臂将所述上主销和所述下主销压装在所述转向节支座内,所述上主销与所述转向节支座之间以及所述下主销与所述转向节支座均设置有主销衬套;所述主销衬套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主销衬套套装于所述上主销和所述下主销端部,所述主销衬套压装于所述转向节支座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下主销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转向节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下主销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向节过盈配合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圆锥滚子轴承与节臂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上主销与所述节臂通过定位销固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上主销与所述节臂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转向节和所述转向节支座之间设置有油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节臂上设置有润滑脂嘴安装孔,所述润滑脂嘴安装孔安装有润滑脂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脂嘴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主销或下主销的中心轴线共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节臂与所述转向节通过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将主销衬套设计为由非金属制成,从而具备自润滑功能,耐磨性能好,防止转向节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结构功能模块化,结构简单且零件数量种类少,装配组装简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利用圆锥滚子轴承实现了下主销与节臂的连接,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用于承载更大的轴向载荷,可靠性好。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易、装配精度高,其只需讲节臂拆下即可维修转向结构内部,具有良好的维修性能。同时结构占用空间小,利于底盘的布置性能。最后,本专利技术在节臂上加设的润滑脂嘴,润滑方式改进为油脂润滑。这样加注润滑油脂时,只需向所述滑脂嘴加注即可,结构简单且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含衬套)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含圆锥滚子轴承)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的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由说明书附图中所示的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示意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结构包括转向节1、转向节支座2、节臂3、非金属主销衬套4、圆锥滚子轴承5、上主销6、下主销7、油封8、调整垫片9和润滑脂嘴10。转向节支座2与转向节1活动连接,节臂3和转向节1螺栓连接,工作时两者无相对运动。节臂3和上主销6靠定位销连接,工作时两者无相对运动。非金属主销衬套4套装在上主销6下部,两者压装在转向节支座2内。因下主销7轴向载荷加大,故将下主销7设计为阶梯轴状,圆锥滚子轴承5套装在阶梯轴状的下主销7上部,用于承载更大的轴向主销载荷。油封8安装在转向节1和转向节支座2间,调整垫片9安装在上主销6和节臂3以及圆锥滚子轴承5和节臂3之间,用于调整工作间隙。此技术方案结构简易、装配精度高,都只需将节臂3拆下即可维修转向结构内部,具有良好的维修性能。同时结构占用空间小,利于底盘的布置性能。非金属主销衬套4,具备自润滑功能,耐磨性能好,解决了原承载结构转动时的阻力较大,防止转向节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结构功能模块化,结构简单且零件数量种类少,装配组装简便。在上述结构中,节臂3上对应上主销6和下主销7底端的位置设有与主销连通的润滑脂嘴10。通过加设的润滑脂嘴10,润滑方式改进为油脂润滑,这样加注润滑油脂时,只需向润滑脂嘴10加注即可,结构简单且维护方便。参照图2所示,因下主销7载荷加大,图2结构在图1结构的基础上用圆锥滚子轴承5套装在下主销7上部,用于承载更大的轴向主销载荷,提高了承载结构的可靠性。油封8安装在转向节1和转向节支座2间,调整垫片9安装在圆锥滚子轴承5和节臂3间,用于调整工作间隙。参照图1、2所示,该结构简易、装配精度高,都只需讲节臂3拆下即可维修转向结构内部,具有良好的维修性能。同时结构占用空间小,利于底盘的布置性能。节臂3上对应上主销6和下主销7底端的位置设有与主销连通的润滑脂嘴10。通过加设的润滑脂嘴10,润滑方式改进为油脂润滑,这样加注润滑油脂时,只需向润滑脂嘴10加注即可,结构简单且维护方便。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包括转向节(1)、转向节支座(2)、节臂(3)、上主销(6)和下主销(7),所述转向节(1)与所述转向节支座(2)活动连接,所述节臂(3)与所述转向节(1)固接,所述节臂(3)将所述上主销(6)和所述下主销(7)压装在所述转向节支座(2)内,所述上主销(6)与所述转向节支座(2)之间以及所述下主销(7)与所述转向节支座(2)均设置有主销衬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销衬套(4)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主销衬套(4)套装于所述上主销(6)和所述下主销(7)端部,所述主销衬套(4)压装于所述转向节支座(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包括转向节(1)、转向节支座(2)、节臂(3)、上主销(6)和下主销(7),所述转向节(1)与所述转向节支座(2)活动连接,所述节臂(3)与所述转向节(1)固接,所述节臂(3)将所述上主销(6)和所述下主销(7)压装在所述转向节支座(2)内,所述上主销(6)与所述转向节支座(2)之间以及所述下主销(7)与所述转向节支座(2)均设置有主销衬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销衬套(4)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主销衬套(4)套装于所述上主销(6)和所述下主销(7)端部,所述主销衬套(4)压装于所述转向节支座(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销(7)为阶梯轴状,所述下主销(7)通过圆锥滚子轴承(5)与所述转向节(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驱动桥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的内圈与所述下主销(7)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圆锥滚子轴承(5)的外圈与所述转向节(1)过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振晓谢锡春王薇周寅鹏付邦璀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