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863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集成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Anti‑slip Regulation驱动防滑系统)及EPB(Electrical Park Brake电子驻车系统)三个子系统,通过分别设置ASR‑ABS集成阀、EPB集成阀、ABS集成阀,使得电子制动系统的ABS、ASR、EPB三个子系统的阀门能够集成,进而实现线路资源共享,减少车辆线束与管路的布置,实现车辆轻量化。

An Integrated 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three subsystems: 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SR (Anti-slip Regulation Drive Anti-skid System) and EPB (Electrical Park Brake Electronic Parking System). By setting ASR ABS Integrated Valve, EPB Integrated Valve and ABS Integrated Valve respectively, the valves of the three subsystems of the 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 can be assembled. It can realize the sharing of line resources, reduce the arrangement of vehicle harness and pipeline, and realize the lightweight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系统是指对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目前,商用车底盘电控系统包括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Anti-slipRegulation驱动防滑系统)及EPB(ElectricalParkBrake电子驻车系统),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在紧急制动过程中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车轮抱死,保证驾驶的稳定性和最优的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ASR(Anti-slipRegulation驱动防滑系统)系统是在起步、加速时防止驱动轮打滑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EPB(ElectricalParkBrake电子驻车系统)系统是通过电子控制方式实现驻车制动及驻车制动与行车制动相结合的技术。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子制动系统中,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执行装置由左右ABS电磁阀,快放阀,继动阀构成;ASR(驱动防滑系统)执行装置由ASR阀,继动阀构成;EPB(电子驻车系统)执行装置由ASR阀,驻车记忆阀,继动阀构成。可见,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商用车底盘电控系统越来越多,其制动执行装置数量激增,大量的管路与线束增加,使得底盘空间更加拥挤,车辆重量增加,管路的增多,使得漏气的风险增加。基于此,提供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能够将上述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Anti-slipRegulation驱动防滑系统)及EPB(ElectricalParkBrake电子驻车系统)集成,实现线路资源共享,减少车辆线束与管路,进而实现车辆轻量化,是目前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值得探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能够将ABS、ASR、EPB子系统集成,实现线路资源共享,减少车辆线束与管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CU控制器、气源装置及第一供气管路、第二供气管路及第三供气管路,所述气源装置分别为所述第一供气管路、所述第二供气管路及所述第三供气管路供气;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一出气口分别对接制动总阀的第一进气口及第一集成阀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一出气口对接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分别对接后制动气室,形成所述第一供气管路,所述第一集成阀为ABS-ASR集成阀;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二出气口对接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二出气口对接第二集成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二集成阀的出气口对接前制动室,形成所述第二供气管路,所述第二集成阀为ABS集成阀;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三出气口对接第三集成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三集成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后制动气室,形成所述第三供气管路,所述第三集成阀为EPB集成阀;所述ECU控制器分别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集成阀、所述第二集成阀、所述第三集成阀及轮速传感器。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阀包括ASR电磁阀、继动阀、双通单向阀、左后ABS电磁阀及右后ABS电磁阀;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一进气口分两条支路分别对接所述ASR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继动阀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二进气口对接所述双通单向阀的一端进气口,所述ASR电磁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双通单向阀的另一端进气口,所述双通单向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继动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继动阀的出气口分别对接所述左后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右后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左后ABS电磁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后制动气室的左后制动气室,所述右后ABS电磁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后制动气室的右后制动气室。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成阀包括左ABS电磁阀、右ABS电磁阀及快放阀;所述第二集成阀包括左ABS电磁阀、右ABS电磁阀及快放阀;所述快放阀的进气口对接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二出气口,所述快放阀的出气口分别对接所述左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右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左ABS电磁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前制动气室的左前制动气室,所述右ABS电磁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前制动气室的右前制动气室。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集成阀包括驻车记忆阀及差动继动阀,所述第三集成阀包括驻车记忆阀及差动继动阀,所述第三集成阀的进气口分两条支路分别对接所述驻车记忆阀的进气口、所述差动继动阀的第一进气口;所述驻车记忆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差动继动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差动继动阀的出气口分别对接所述后制动气室的左后制动气室、右后制动气室。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装置包括有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对接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三出气口。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筒包括第一储气筒、第二储气筒、第三储气筒,所述第一储气筒对接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储气筒对接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储气筒对接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三出气口。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还包括EPB开关,所述EPB开关分别信号连接所述ECU控制器、所述第三集成阀。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ECU控制器、所述EPB开关、所述第一集成阀、所述第二集成阀、所述第三集成阀及所述轮速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气源装置包括空压机及干燥器,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干燥器的进气口,所述干燥器的出气口分别对接所述第一供气管路、所述第二供气管路及所述第三供气管路。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通过分别设置ASR-ABS集成阀、EPB集成阀、ABS集成阀,使得电子制动系统的ABS、ASR、EPB三个子系统的阀门能够集成,进而实现线路资源共享,减少车辆线束与管路的布置,实现车辆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为ASR-ABS集成阀结构示意图;图3为ABS集成阀结构示意图;图4为EPB集成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包括ECU控制器、气源装置及第一供气管路、第二供气管路及第三供气管路,气源装置分别为第一供气管路、第二供气管路及第三供气管路供气;气源装置的第一出气口分别对接制动总阀的第一进气口及第一集成阀的第一进气口,制动总阀的第一出气口对接第一集成阀的第二进气口,第一集成阀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分别对接后制动气室,形成第一供气管路,第一集成阀为ABS-ASR集成阀;气源装置的第二出气口对接制动总阀的第二进气口,制动总阀的第二出气口对接第二集成阀的进气口,第二集成阀的出气口对接前制动室,形成第二供气管路,第二集成阀为ABS集成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CU控制器、气源装置及第一供气管路、第二供气管路及第三供气管路,所述气源装置分别为所述第一供气管路、所述第二供气管路及所述第三供气管路供气;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一出气口分别对接制动总阀的第一进气口及第一集成阀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一出气口对接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分别对接后制动气室,形成所述第一供气管路,所述第一集成阀为ABS‑ASR集成阀;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二出气口对接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二出气口对接第二集成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二集成阀的出气口对接前制动室,形成所述第二供气管路,所述第二集成阀为ABS集成阀;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三出气口对接第三集成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三集成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后制动气室,形成所述第三供气管路,所述第三集成阀为EPB集成阀;所述ECU控制器分别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集成阀、所述第二集成阀、所述第三集成阀及轮速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CU控制器、气源装置及第一供气管路、第二供气管路及第三供气管路,所述气源装置分别为所述第一供气管路、所述第二供气管路及所述第三供气管路供气;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一出气口分别对接制动总阀的第一进气口及第一集成阀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一出气口对接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分别对接后制动气室,形成所述第一供气管路,所述第一集成阀为ABS-ASR集成阀;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二出气口对接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制动总阀的第二出气口对接第二集成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二集成阀的出气口对接前制动室,形成所述第二供气管路,所述第二集成阀为ABS集成阀;所述气源装置的第三出气口对接第三集成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三集成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后制动气室,形成所述第三供气管路,所述第三集成阀为EPB集成阀;所述ECU控制器分别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集成阀、所述第二集成阀、所述第三集成阀及轮速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阀包括ASR电磁阀、继动阀、双通单向阀、左后ABS电磁阀及右后ABS电磁阀;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一进气口分两条支路分别对接所述ASR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继动阀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集成阀的第二进气口对接所述双通单向阀的一端进气口,所述ASR电磁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双通单向阀的另一端进气口,所述双通单向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继动阀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继动阀的出气口分别对接所述左后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右后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所述左后ABS电磁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后制动气室的左后制动气室,所述右后ABS电磁阀的出气口对接所述后制动气室的右后制动气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子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成阀包括左ABS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元香刘余清蔡宗彪黄万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