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60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其可以包括:第一车门模块,其形成车门骨架,以及第二车门模块,其与第一车门模块相联接并且形成车门车窗;其中,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车门模块相比重量相对较轻的材料,以减少车辆车门的重量和降低成本。

Doors for vehic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oor for a vehicle, which may include: a first door module, which forms a door skeleton, and a second door modu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oor module and forms a door and window; wherein the second door module includes materials with relatively light weight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door modul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eight and cost of the vehicl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车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12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6821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车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车辆车门,其能够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组装可加工性。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车门设置有车门车窗,以改善向车辆内部的通风、乘客的可视性和适居性;考虑到碰撞稳定性等,车辆车门经常还包括钢质材料。也就是说,钢质材料的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相互联接以形成车门骨架,并且车门框架联接至板的上侧部分以形成车门车窗。在通过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的结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建立设置有调节器的车门模块,所述调节器用于使车门车窗玻璃升高、降低。另外,车门内板与车门内饰结合为设置有车门开关或车窗开关的内部材料,且邻近车门外板布置冲击梁以提高车门的侧向冲击刚度。然而,在上述的传统车门结构中,由于车门内板和车门框架通常由钢制成,因此车门的重量增加。由于单独制造车门内板和车门模块导致车门的部件的数量增加,因此需要通过减少车门的部件的数量以及减轻材料的重量而开发更具有创新性的车辆车门。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包括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车门,其配置为通过使形成车门的大量部件模块化而减少车门的部件的数量,并且通过使车门模块的部分包括重量相对较轻的材料而非钢质材料而减轻重量,并且减少组装人力工时并降低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可以包括:第一车门模块,其形成车门骨架,第二车门模块,其与第一车门模块相联接并且形成车门车窗。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车门模块相比重量相对较轻的材料。所述第一车门模块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而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第二车门模块可以与车门内饰联接。所述第一车门模块可以包括:车门外板,其布置在乘客厢外部,车门内板,其相对于所述车门外板布置在乘客厢内部,车门框架,其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的顶侧部分,以及冲击梁,其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开口部分可以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的中央部分。加强梁可以以横穿所述车门内板的开口部分的一部分的形式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所述车门框架可以包括:腰线部分,布置在所述车门的腰线部分,以及两个支柱部分,其在腰线部分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形成H形。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可以包括:板状的模块主体,以及车门车窗部分,其形成所述车门车窗并与所述模块主体整体地形成。所述车门车窗部分可以包括:车顶部分,其对应于车身的车顶轮廓,以及中央支柱部分,其在车门关闭至车身时对应于车身的中柱。当第二车门模块与第一车门模块联接时,在其间形成内部空间,用于打开或关闭车门车窗的车门玻璃可以插入所述内部空间中从而能够竖直地移动。用于安装车门检查器的至少一个车门检查器凸台可以形成为在第二车门模块的面对乘客厢的外部的外表面处朝向乘客厢的外部整体地凸出。至少一个组装凸出部可以靠近外表面的腰线部分朝向乘客厢的外部整体地凸出,所述组装凸出部插入并组装至在车门内板中形成的组装孔。组装凸台可以形成为在外表面的下侧部分处朝向乘客厢的外部整体地凸出,所述组装凸台用于与车门内板接合。刚性凸出部分可以在车门内板的下侧部分处形成。所述刚性凸出部分可以与所述组装凸台接合,用于使车门内板与第二车门模块组装。在刚性凸出部分与车门外板之间可以形成扩张部分。至少一个加强肋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二车门模块的车顶部分、中央支柱部分和腰线。加强肋可以包括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肋以及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肋。第一加强肋和第二加强肋可以布置为共同形成网格花纹。中央支柱部分的外表面可以结合有装饰件。在所述装饰件与中央支柱部分之间可以形成容纳槽。车门玻璃滑槽可以插入至所述容纳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可以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车门模块、由比钢重量轻的材料制成的第二车门模块以及车门内饰,从而降低部件的数量以及车辆车门的重量和成本。另外,由于只需要相互组装三个车门模块,因此通过模块的简单设计而能够减少组装人力工时,提高组装可加工性,并且改善车辆车门的外观。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的局部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沿着图1中的线A-A所呈现的截面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第二车门模块的立体图。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的内部立体图。图7为沿着图6中的线B-B所呈现的截面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在第二车门模块处形成的加强肋的立体图。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显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呈现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还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下文将参考所附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更为全面的描述,在这些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附图和说明书应当被认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由于附图中显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任意表现以便于解释,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每个部件的所显示的尺寸和厚度,并且厚度放大显示以清楚地表现各个部件和区域。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组件名称区分为第一、第二等等是为了区分名称,因为组件名称是彼此相同的,并且它们的次序并不进行特别的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相反描述,否则术语“包括”和变化形式例如“其包括”或“包括有”应被理解为暗示包含所述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修改,所有这些修改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可以包括第一车门模块、第二车门模块5和作为第三车门模块的车门内饰6;所述第一车门模块具有车门外板1、车门内板2、车门框架3和冲击梁4。考虑到车门刚度,车门外板1可以布置在乘客厢外部并且形成为完美的板状。车门内板2可以相对于车门外板1而布置在乘客厢内部并且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开口部分21以减小重量和降低成本。车门外板1和车门内板2可以由例如钢的金属材料形成。加强梁22可以以横穿开口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车门,包括:第一车门模块,其形成车门骨架;以及第二车门模块,其与第一车门模块相联接并且包括车门车窗;其中,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车门模块相比重量较轻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8 KR 10-2017-01682161.一种车辆车门,包括:第一车门模块,其形成车门骨架;以及第二车门模块,其与第一车门模块相联接并且包括车门车窗;其中,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车门模块相比重量较轻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其中,所述第一车门模块由金属材料形成,而所述第二车门模块由塑料材料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其中,车门内饰相对于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在乘客厢内部联接至所述第二车门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其中,所述第一车门模块包括:车门外板,其布置在乘客厢外部;车门内板,其相对于所述车门外板布置在乘客厢内部;车门框架,其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的顶侧部分;以及冲击梁,其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车门,其中,开口部分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的中央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车门,其中,加强梁以横穿所述车门内板的开口部分的一部分的形式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车门,其中,所述车门框架包括:腰线部分,布置在所述车门的腰线部分;以及两个支柱部分,其在所述车门框架的腰线部分的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处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车门框架的腰线部分形成H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门,其中,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包括:板状的模块主体;以及车门车窗部分,其形成所述车门车窗并与所述模块主体整体地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车门,其中,所述车门车窗部分包括:车顶部分,其对应于车身的车顶轮廓;以及中央支柱部分,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东珉李俊昊曺喜洙吴世勋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德洋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