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更换装置以及机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291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工件更换装置以及机床。工件更换装置(200)将加工前的工件(W1)从机床(1)的机外搬入机内,并将机床(1)加工后的工件(W1)从机内向机外搬出。工件更换装置(200)具备:固定罩(221),其被固定于机床(1)的固定部,划分机外与机内,形成有开口(203);臂装置(201),其一边在开口(203)通过一边在机内与上述机外之间搬运工件(W);以及可动罩(222),其与臂装置(201)一体设置、或者能够和臂装置(201)连动地与臂装置(201)卡合,臂装置(201)配置在机外时上述可动罩(222)关闭开口(203)。

Workpiece Replacement Device and Machine Too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orkpiece replacement device and a machine tool. The workpiece replacement device (200) moves the workpiece (W1) before processing from outside of the machine tool (1) into the machine, and the workpiece (W1) after processing of the machine tool (1) from inside to outside of the machine. The workpiece replacement device (200)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cover (221), which is fixed in the fixed part of the machine tool (1), divided outside and inside to form an opening (203); an arm device (201), which carries the workpiece (W) through an opening (203)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machine; and a movable cover (222), which is integrated with the arm device (201), or can move with the arm device (201) and the ground arm device (201). The movable cover (222) closes the opening (203) when the clamping arm device (201) is disposed outside th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更换装置以及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更换装置以及机床。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17-185584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即,电动机控制闭塞包围机床的罩的开口部的门进行开闭,从而缩短更换待加工件时的门的开闭时间,实现循环时间的缩短。在上述日本特开2017-185584号公报的技术中,电动机与待加工件更换装置必须同步控制,所以在产生任何错误时,都担心门与待加工件发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实现缩短更换工件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防止可动罩与工件发生干扰的工件更换装置以及机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工件更换装置将加工前的工件从机床的机外搬入机内,并且将通过上述机床加工后的上述工件从上述机内向上述机外搬出。上述工件更换装置包括:固定罩,其被固定于上述机床的固定部,划分上述机外与上述机内,形成有开口;臂装置,其一边在上述开口通过一边在上述机内与上述机外之间搬运上述工件;以及可动罩,其与上述臂装置一体设置、或者能够和上述臂装置连动地与上述臂装置卡合,上述臂装置配置在上述机外时上述可动罩关闭上述开口。根据上述方式的工件更换装置,由于可动罩与臂装置一体设置、或者能够和臂装置连动地与臂装置卡合,所以能够和臂装置对工件的搬运并行地进行可动罩对开口的开闭动作。因此,和在可动罩的开闭结束之后开始臂装置对工件的搬运的情况相比,工件更换装置能够实现缩短更换工件所需的时间。另外,此时,由于可动罩与臂装置一体设置、或者能够和臂装置连动地与臂装置卡合,所以能够恒定保持臂装置与可动罩的距离。因此,工件更换装置能够防止通过臂装置搬运的工件与可动罩发生干扰。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的机床包括:上述方式的工件更换装置;工件保持装置,其设置于比上述固定罩更靠上述机内侧,在加工上述工件时保持上述工件;工具保持装置,其设置于比上述固定罩更靠上述机内侧,保持加工用工具,该加工用工具用于对保持于上述工件保持装置的上述工件的加工;以及移送装置,其既用于在加工上述工件时使上述工件保持装置相对于上述工具保持装置移动,也用于在上述工件保持装置与上述臂装置之间交接上述工件时使上述工件保持装置相对于上述臂装置移动。上述方式的机床无需另外设置用于在工件保持装置与臂装置之间交接工件时使工件保持装置相对于臂装置移动的驱动机构等,因此能够简化机床的构造。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机床的俯视图。图2是从图1所示的II方向观察得到的工件更换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线的机床的剖视图。图4A是从图2的IVA方向观察得到的臂装置的侧视图,第一臂与第一把持部的图示省略。图4B是从图4A所示的状态使第二把持部旋转以使把持爪朝向下方时的臂装置的侧视图,第一臂与第一把持部的图示省略。图5是放大形成有开口的部位得到的固定罩的局部放大主视图,与图2所示的图对应。图6A是图5的VIA-VIA线的固定罩的剖视图。图6B是图5的VIB-VIB线的固定罩的剖视图。图6C是图5的VIC-VIC线的固定罩的剖视图。图7A是可动罩的俯视图。图7B是图7A的VIIB-VIIB线的可动罩的剖视图。图8A是图2的VIIIA-VIIIA线的工件更换装置的剖视图。图8B是图2的VIIIB-VIIIB线的工件更换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控制装置的框图。图10A是表示以机外第一状态从搬运装置接受加工前的工件时的工件更换装置的配置的图。图10B是表示从图10A所示的状态旋转把持部之后的工件更换装置的配置的图。图10C是表示以机内第一状态从工件更换装置接受加工后的工件时的工件更换装置的配置的图。图10D是表示以机内第二状态向工件更换装置交接加工前的工件时的工件更换装置的配置的图。图10E是表示移至机外第二状态之后不久的工件更换装置的配置的图。图10F是表示以机外第二状态向搬运装置交接加工后的工件时的工件更换装置的配置的图。图11是表示通过臂装置控制部执行的臂装置工件更换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通过加工装置控制部执行的加工装置工件更换处理的流程图。图13A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机床的简图,表示臂装置配置在机外时的工件更换装置的配置。图13B表示从图13A所示的状态使臂装置从机外向机内移动之后的工件更换装置的配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件更换装置与机床的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与图2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机床1。如图1所示,机床1包括对工件W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100、进行工件W的交接的臂装置201、和覆盖加工装置100的箱状的壳体202。在机床1的附近设置有搬运工件W的搬运装置2。搬运装置2将未加工的工件W搬入与机床1交接的交接位置。臂装置201接受搬入交接位置的未加工的工件并将其向加工装置100交接,加工装置100对接受的未加工的工件W进行加工。若加工装置100的加工结束,则臂装置201从加工装置100接受加工结束的工件W,并将接受的加工结束的工件W在交接位置向搬运装置2交接。搬运装置2将搬出的加工结束的工件W从交接位置搬出,并将新的未加工的工件W搬入交接位置。如图2所示,壳体202包括被固定于加工装置100的固定罩221与相对于固定罩221能够移动的可动罩222。机床1通过固定罩221划分机内与机外,固定罩221防止在加工装置100加工时产生的切屑等飞散。另外,在固定罩221形成有开口203,该开口203供臂装置201在机床1的机内与机外之间搬入搬出工件W时通过。而且,可动罩222在加工装置100加工时关闭开口203,而在臂装置201交接工件W时开放开口203。此外,在开口203的周围设置有用于确保安全的外侧罩(未图示)。而且,机床1的可动罩222设置为能够和臂装置201连动,机床1并行进行工件W的交接与开口203的开闭。即,机床1具备臂装置201与壳体202一体设置的工件更换装置200,由此能够实现缩短循环时间。以下,说明机床1的各结构。接下来,说明机床1的各结构。如图1所示,机床1主要具备加工装置100、工件更换装置200与控制装置300。如图1与图3所示,加工装置100是具有相互正交的3个前进轴(X轴、Y轴与Z轴)与2个旋转轴(B轴与C轴)作为驱动轴的加工中心。加工装置100主要具备机座10、工具保持装置20、工件保持装置30、移送装置40与工件旋转装置50。机座10俯视形成为大致矩形。在机座10的上表面设置有朝向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X轴导轨11、与朝向Z轴方向延伸的一对Z轴导轨12。工具保持装置20具备柱21、Z轴驱动装置22(参照图9)、滑鞍23、Y轴驱动装置24(参照图9)、工具主轴25与工具主轴马达26(参照图9)。此外,在图1与图3中,Z轴驱动装置22、Y轴驱动装置24与工具主轴马达26的图示省略。柱21设置为能够一边被一对Z轴导轨12引导一边朝向Z轴方向移动。Z轴驱动装置22是相对于机座10朝向Z轴方向输送柱21的丝杠进给装置。另外,在柱21的侧面设置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Y轴导轨27,滑鞍23相对于柱21设置为能够一边被一对Y轴导轨27引导一边朝向Y轴方向移动。Y轴驱动装置24是朝向Y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更换装置,将加工前的工件从机床的机外搬入机内,并且将通过所述机床加工后的所述工件从所述机内向所述机外搬出,其中,包括:固定罩,其被固定于所述机床的固定部,划分所述机外与所述机内,形成有开口;臂装置,其一边在所述开口通过一边在所述机内与所述机外之间搬运所述工件;以及可动罩,其与所述臂装置一体设置、或者能够和所述臂装置连动地与所述臂装置卡合,所述臂装置配置在所述机外时所述可动罩关闭所述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14 JP 2017-2187901.一种工件更换装置,将加工前的工件从机床的机外搬入机内,并且将通过所述机床加工后的所述工件从所述机内向所述机外搬出,其中,包括:固定罩,其被固定于所述机床的固定部,划分所述机外与所述机内,形成有开口;臂装置,其一边在所述开口通过一边在所述机内与所述机外之间搬运所述工件;以及可动罩,其与所述臂装置一体设置、或者能够和所述臂装置连动地与所述臂装置卡合,所述臂装置配置在所述机外时所述可动罩关闭所述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更换装置,其中,所述可动罩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固定罩能够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更换装置,其中,所述可动罩具备:曲面板,其位于所述可动罩旋转的旋转区域的中央,并且形成为以所述可动罩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曲率;以及延伸板,其从所述曲面板的周向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更换装置,其中,所述臂装置具备:臂基部,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固定罩能够旋转;第一臂,其设置于所述臂基部,搬运加工前的所述工件;以及第二臂,其设置于所述臂基部,搬运加工后的所述工件,所述工件更换装置具备旋转驱动装置,该旋转驱动装置既用于所述可动罩相对于所述固定罩的旋转驱动,也用于所述臂基部相对于所述固定罩的旋转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西耕造大塚义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