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82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在获取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后,将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封装有调流请求;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由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得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返回的,并经由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视联网协议数据包封装有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将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并将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发送至预设的多播组地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压力过大,以及带宽资源不足等造成的网络拥塞、传输视频延迟、丢包等一系列问题。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 methods include: the first video networking network device forwards the video networking protocol request package to the second video networking network device via the core server of the video networking protocol after obtaining the video networking protocol request package; the video networking protocol request package encapsulates the flow adjustment request; the video networking protocol request package is converted from the Internet protocol request package; the first video networking network device receives the second video networking. The network device returns the video network protocol data packet and forwards it through the core server of the video network; the video network protocol data packet encapsulates the corresponding video stream data of the flow adjustment request; the first video network device converts the video network protocol data packet into the Internet protocol data packet, and sends the Internet protocol data packet to the preset multicast group address.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network congestion, transmission video delay, packet loss caused by excessive pressure of the first video network equipment and insufficient bandwidth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联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和一种视频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监控系统包括前端监控设备、传输线缆、视频监控平台。视频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和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当用户想要查看监控设备采集的监控视频时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调流请求。当有大量的用户发送调流请求时,服务器会会对每一个用户发送一份视频流数据,导致服务器压力过大,以及带宽资源不足等造成的网络拥塞、传输视频延迟、丢包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和相应的一种视频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视频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在视联网中包括视联网网络设备和视联网核心服务器,在互联网中包括互联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在获取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封装有调流请求;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由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得到,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由所述互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返回的,并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封装有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并将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发送至预设的多播组地址。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在获取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互联网终端从所述多播组地址下获取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所述互联网终端在所述多播组地址下未获取到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时,将所述调流请求封装为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并发送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可选地,在所述互联网终端在未获取到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时,将所述调流请求封装为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并发送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互联网终端发送的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并将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成视联网协议请求包;所述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可选地,所述将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成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从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中提取其中封装的所述调流请求;所述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基于视联网协议封装提取的所述调流请求,得到由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成的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数据包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从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中提取其中封装的所述视频流数据;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基于互联网协议封装提取的所述视频流数据,得到由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成的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视频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中,在视联网中包括视联网网络设备和视联网核心服务器,在互联网中包括互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包括:转发模块,用于在获取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封装有调流请求;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由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得到,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由所述互联网终端发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返回的,并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封装有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并将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发送至预设的多播组地址。可选地,所述互联网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多播组地址下获取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多播组地址下未获取到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时,将所述调流请求封装为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并发送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可选地,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包括:第二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互联网终端发送的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并将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成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可选地,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包括:第二信息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中提取其中封装的所述调流请求;第二信息封装单元,用于基于视联网协议封装提取的所述调流请求,得到由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成的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可选地,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信息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中提取其中封装的所述视频流数据;第一信息封装单元,用于基于互联网协议封装提取的所述视频流数据,得到由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成的互联网协议数据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在获取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封装有调流请求;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由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得到,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由所述互联网终端发送;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返回的,并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封装有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并将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发送至预设的多播组地址。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可以将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发送至预设的多播组地址,用户可以在多播组地址下获取所需的视频流数据,从而降低用户向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发送调流请求的频率,避免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压力过大,以及带宽资源不足等造成的网络拥塞、传输视频延迟、丢包等一系列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视联网的组网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节点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以太网协转网关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视频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视频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视频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在视联网中包括视联网网络设备和视联网核心服务器,在互联网中包括互联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在获取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封装有调流请求;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由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得到,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由所述互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返回的,并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封装有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并将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发送至预设的多播组地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在视联网中包括视联网网络设备和视联网核心服务器,在互联网中包括互联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在获取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封装有调流请求;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由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得到,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由所述互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返回的,并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的视联网协议数据包;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封装有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并将所述互联网协议数据包发送至预设的多播组地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在获取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后,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第二视联网网络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互联网终端从所述多播组地址下获取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所述互联网终端在所述多播组地址下未获取到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时,将所述调流请求封装为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并发送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互联网终端在未获取到所述调流请求对应的视频流数据时,将所述调流请求封装为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并发送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接收所述互联网终端发送的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并将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成视联网协议请求包;所述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将所述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经由所述视联网核心服务器转发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成视联网协议请求包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从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中提取其中封装的所述调流请求;所述第三视联网网络设备基于视联网协议封装提取的所述调流请求,得到由所述互联网协议请求包转换成的视联网协议请求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视联网协议数据包转换为互联网协议数据包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网络设备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亮沈军杨传坤付林
申请(专利权)人: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