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638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驾驶室、驾驶甲板以及若干舱室,驾驶室上半部的右端面设有若干驾驶室前窗,驾驶室下半部的右端设有通风风箱且通风风箱的右端面与驾驶室下半部的右端面共面;驾驶室甲板的下方和驾驶室下半部均设有结构风道,结构风道的一端与通风风箱连接,另一端与驾驶室和若干舱室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多个需要通风舱室的情况下采用公共通风末端,显著减少需要布置的通风末端数量;通风末端位于方便到达的地方,利于设备的日常操作和维护;不影响驾驶室的操控视线;进排风管道集中穿过住舱区,采用低风速设计将对舱室噪声的影响降到最低;不存在通风末端进排风互相干扰的情况,提高通风效果。

An Integrate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Ship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ships, which comprises a cab, a driver's deck and several cabins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The right end of the upper half of the cab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cab front windows, the right end of the lower half of the cab is provided with ventilation bellows,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ventilation bellows is coplanar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lower half of the cab;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b deck and the lower half of the cab are coplanar. Structural air ducts are provided. One end of the structural air duct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ntilation box,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b and several cabins.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common ventilation terminal in the case of multiple ventilation cabins, 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ventilation terminals to be arranged; the ventilation terminal is located in a convenient pla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ail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quipment; it does not affect the control sight of the cab; the intake and exhaust ducts concentrate through the cabin area, and the influence of cabin noise will be minimized by adopting low wind speed design; At the end of the ventilation, the intake and exhaust air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to improve the ventil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为保证船舶的正常营运,一般需要在船舶的艏部布置重要的机器处所,如艏设备舱和艏侧推舱等,这些舱室内布置的设备在运行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需要通风通风系统及时将这些热量排至外界空间,保证这些重要设备的工作正常,并且能够确保舱室内的空气质量满足人员进入的要求。传统的船舶通风末端布置方式,其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末端一般直接布置驾驶甲板上或者舷侧直接开口,这两种方案各自存在着以下不足:驾驶室前方的驾驶甲板可用面积较小,通风末端的布置会影响其他重要设备的正常布置。驾驶室一般位于船舶的最高位置,需要保障驾驶室操控人员俯视的视线顺畅,驾驶甲板布置通风筒的尺寸受到限制;驾驶甲板一般为高级船员舱室,直接在舷侧开口会占用高级船员舱室的开窗空间,并附带有噪声等问题。除此以外,布置在舷侧不便于通风装置的日常开关和维修,并且长时间使用后需要经常清洗避免生锈影响船舶整体外观。综上,现有通风系统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驾驶室前方的驾驶甲板可用面积较小,通风末端的布置会影响其他重要设备的正常布置;2.为保障驾驶室操控人员俯视的视线顺畅,驾驶甲板布置通风筒的尺寸受到限制;3.直接在舷侧开口会占用高级船员舱室的开窗空间,并附带有噪声等问题。因此,针对现有通风系统设计驾驶室前方的驾驶甲板可用面积较小,通风末端的布置会影响其他重要设备的正常布置、为保障驾驶室操控人员俯视的视线顺畅,驾驶甲板布置通风筒的尺寸受到限制以及直接在舷侧开口会占用高级船员舱室的开窗空间,并附带有噪声等问题等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通风系统设计的布置会影响其他重要设备的正常布置、驾驶甲板布置通风筒的尺寸受到限制以及噪声较大等问题等问题,提供了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驾驶室、驾驶甲板以及若干舱室,所述驾驶室上半部的右端面设有若干驾驶室前窗,所述驾驶室下半部的右端设有通风风箱且所述通风风箱的右端面与所述驾驶室下半部的右端面共面;所述驾驶室甲板的下方和所述驾驶室下半部均设有结构风道,所述结构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通风风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驾驶室和若干所述舱室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风箱的侧端面铺设有绝缘隔声层。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风箱的左右两个侧端面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结构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驾驶室和若干所述舱室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处的截面净风速≤4m/s。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驾驶室前窗下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通风风箱上端面。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下半部为围壁。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甲板的下方的所述结构风道和所述驾驶室下半部的结构风道形状相同且所述结构风道内壁上铺设绝缘隔声层。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甲板的下方的所述结构风道穿过若干所述舱室且若干所述舱室之间的所述结构风道均设有普通风闸或防火风闸。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甲板的下方的所述结构风道内的设计风速≤8m/s。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在多个需要通风舱室的情况下采用公共通风末端,显著减少需要布置的通风末端数量;(2)通风末端位于方便到达的地方,利于设备的日常操作和维护;(3)沿驾驶室窗下缘布置,不影响驾驶室的操控视线;(4)进排风管道集中穿过住舱区,采用低风速设计将对舱室噪声的影响降到最低;(5)通风末端集中布置,不存在通风末端进排风互相干扰的情况,提高通风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的中设于驾驶甲板下方结构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的中舱室的结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驾驶室,2-驾驶甲板,3-舱室,4-驾驶室前窗,5-通风风箱,6-结构风道,7-围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驾驶室1、驾驶甲板2以及若干舱室3,驾驶室1上半部的右端面设有若干驾驶室前窗4,驾驶室1下半部的右端设有通风风箱5且通风风箱5的右端面与驾驶室1下半部的右端面共面;驾驶室甲板2的下方和驾驶室下半部均设有结构风道6,结构风道6的一端与通风风箱5连接,另一端与驾驶室1和若干舱室3连接。本实施例的一方面,如图1所示,通风风箱5的侧端面铺设有绝缘隔声层,通风风箱5在工作状况下噪音较大,同时若干舱室3与驾驶室1共用通风风箱5进行通风,通风风箱5会对若干舱室3与驾驶室1同时造成较大的噪音,在通风风箱5内增设绝缘隔声层可有效降低噪音。本实施例的一方面,如图4所示,通风风箱5的左右两个侧端面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结构风道6的一端与进风口和排风口连接,另一端与驾驶室1和若干舱室3连接,若干舱室3与驾驶室1采用公共通风末端,显著减少需要布置的通风末端数量。本实施例的一方面,进风口和排风口处的截面净风速≤4m/s,可采用普通百叶窗或汽水分离器,根据系统总风量选取合适的尺寸,进排风管道集中穿过住舱区,采用低风速设计将对舱室噪声的影响降到最低。本实施例的一方面,如图2所示,若干驾驶室前窗4下端面的高度大于通风风箱5上端面,不影响驾驶室内的俯视视线。本实施例的一方面,如图2所示,驾驶室1下半部为围壁7。本实施例的一方面,如图2-3所示,驾驶室甲板2的下方的结构风道6和驾驶室下半部的结构风道6形状相同以保证结构强度,且结构风道6内壁上铺设绝缘隔声层,结构风道6内壁铺设绝缘隔声层进一步降低噪音。本实施例的一方面,如图2,4所示,驾驶室甲板2的下方的结构风道6穿过若干舱室3且若干舱室3之间的结构风道6均设有普通风闸或防火风闸。且驾驶室甲板2的下方的结构风道6内的设计风速≤8m/s。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通风系统设计驾驶室前方的驾驶甲板可用面积较小,通风末端的布置会影响其他重要设备的正常布置、为保障驾驶室操控人员俯视的视线顺畅,驾驶甲板布置通风筒的尺寸受到限制以及直接在舷侧开口会占用高级船员舱室的开窗空间,并附带有噪声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多个需要通风舱室的情况下采用公共通风末端,显著减少需要布置的通风末端数量;通风末端位于方便到达的地方,利于设备的日常操作和维护;沿驾驶室窗下缘布置,不影响驾驶室的操控视线;进排风管道集中穿过住舱区,采用低风速设计将对舱室噪声的影响降到最低;通风末端集中布置,不存在通风末端进排风互相干扰的情况,提高通风效果。以上对本实用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驾驶室(1)、驾驶甲板(2)以及若干舱室(3),所述驾驶室(1)上半部的右端面设有若干驾驶室前窗(4),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下半部的右端设有通风风箱(5)且所述通风风箱(5)的右端面与所述驾驶室(1)下半部的右端面共面;所述驾驶室甲板(2)的下方和所述驾驶室下半部均设有结构风道(6),所述结构风道(6)的一端与所述通风风箱(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驾驶室(1)和若干所述舱室(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驾驶室(1)、驾驶甲板(2)以及若干舱室(3),所述驾驶室(1)上半部的右端面设有若干驾驶室前窗(4),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下半部的右端设有通风风箱(5)且所述通风风箱(5)的右端面与所述驾驶室(1)下半部的右端面共面;所述驾驶室甲板(2)的下方和所述驾驶室下半部均设有结构风道(6),所述结构风道(6)的一端与所述通风风箱(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驾驶室(1)和若干所述舱室(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风箱(5)的侧端面铺设有绝缘隔声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一体化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风箱(5)的左右两个侧端面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结构风道(6)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驾驶室(1)和若干所述舱室(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用一体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弢李方杰初绍伟唐军张朝贵林昭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