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55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包括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且基座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通过设置固定块、转杆、弹簧、拉动块、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方便将机器人安装在支撑基座上,便于拆卸与安装支撑基座上的机器人,有效解决了传统支撑基座不能稳固机器人的问题或将机器人固定在支撑基座上不易拆卸的问题,通过设置转轴、顶板和通孔,方便推动支撑基座本体,便于支撑基座移动;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基座本体移动。

A Mobile Support Base for Robo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bile support base for a robot, including a base body, one side of which is fixed with a first baffle,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se body is fixed with a second baffle. The first baffl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groove, the inner part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and the one side of the fixed block is fixed with a fixed connection. There are rotating rods. By setting fixed blocks, rotating rods, springs, pulling blocks, first bolts and second bolts, the robot can be conveniently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 base, and the robot on the support base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support base can not stabilize the robot or that the robot can not be disassembled easily on the support base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By setting rotating axles, roof plates and through holes, the robot can be easily disassembled. The support base body is pushed forward to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f the support base, and the base body is moved conveniently by setting universal whe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
本技术涉及支撑基座
,具体是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
技术介绍
支撑基座一般是通过固定板支撑所需要保护的构件,允许采用较薄的基础,保护在地面上的金属构件,为基础上面一段距离的构件提供支撑;机器人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目前在机器人行业常常需要支撑基座来支撑机器人,但是一般的支撑基座常常是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而且就只是一块支撑板、功能单一,机器人在支撑座上容易不稳,当观赏者摆弄时,机器人容易掉落,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包括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且基座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靠近矩形凹槽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块,所述基座本体的后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且固定块的内部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径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软垫是一种橡胶软塑材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拉动块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二挡板的上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外径相同且与第一凹槽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挡板的内部构造与第一挡板的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本体与顶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本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卡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固定块、转杆、弹簧、拉动块、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方便将机器人安装在支撑基座上,便于拆卸与安装支撑基座上的机器人,有效解决了传统支撑基座不能稳固机器人的问题或将机器人固定在支撑基座上不易拆卸的问题。2、通过设置转轴、顶板和通孔,方便推动支撑基座本体,便于支撑基座移动;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基座本体移动,有效的解决了支撑基座不便于移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中固定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板;2、转轴;3、螺栓;4、固定块;5、基座本体;51、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6、万向轮;7、矩形凹槽;8、通孔;9、第二螺栓;10、拉动块;11、圆形凹槽;101、转杆;102、弹簧;401、第一凹槽;402、第二凹槽;403、软垫。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包括基座本体5,基座本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1,且基座本体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2,第一挡板5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凹槽7,矩形凹槽7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01,第一挡板51的内部靠近矩形凹槽7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圆形凹槽11,转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块10,基座本体5的后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2,转轴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为了便于固定不同尺寸的机器人,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01,且固定块4的内部靠近第一凹槽401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凹槽402,且第一凹槽401和第二凹槽402的内径相同;为了保护机器人防止被固定块刮伤,固定块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软垫403,软垫403是一种橡胶软塑材质;为了便于调节支撑基座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转杆10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102,拉动块10与固定块4之间通过弹簧102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在基座本体5上拆卸与安装机器人第一挡板51的上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一螺栓3,且第二挡板52的上表面活动设置有第二螺栓9,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9外径相同且与第一凹槽401的内径相同,第二挡板52的内部构造与第一挡板51的相同;为了便于基座本体5的移动,基座本体5与顶板1之间通过转轴2转动连接,顶板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8,基座本体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6,万向轮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卡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机器人放置在基座本体5上,通过拉动拉动块10,拉动块10带动转杆101移动,转杆101带动固定块4移动,直至固定块4正好卡紧机器人,再将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9插入第一凹槽401或是第二凹槽402内,方便对固定块4进行稳固,通过弹簧102便于调节固定块4与基座本体5之间的距离,握住顶板1上通孔8推动基座本体5,万向轮6移动,从而实现基座本体5的移动;通过设置固定块4、转杆101、弹簧102、拉动块10、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9,方便将机器人安装在支撑基座上,便于拆卸与安装支撑基座上的机器人,有效解决了传统支撑基座不能稳固机器人的问题或将机器人固定在支撑基座上不易拆卸的问题,通过设置转轴2、顶板1和通孔8,方便推动基座本体5,便于支撑基座移动;通过设置万向轮6,便于基座本体5移动,有效的解决了支撑基座不便于移动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包括基座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1),且基座本体(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2),所述第一挡板(5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凹槽(7),所述矩形凹槽(7)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01),所述第一挡板(51)的内部靠近矩形凹槽(7)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圆形凹槽(11),所述转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块(10),所述基座本体(5)的后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包括基座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51),且基座本体(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2),所述第一挡板(5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凹槽(7),所述矩形凹槽(7)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01),所述第一挡板(51)的内部靠近矩形凹槽(7)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圆形凹槽(11),所述转杆(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块(10),所述基座本体(5)的后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01),且固定块(4)的内部靠近第一凹槽(401)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凹槽(402),且第一凹槽(401)和第二凹槽(402)的内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便于移动的支撑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宇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