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61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15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缓冲块、防尘罩、活塞杆、防松螺母、垫片、储油筒、吊环;上安装支架设置于缓冲块上端,垫片安装于缓冲块与上安装支架之间;上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二加强筋、安装孔、衬套,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支架本体两侧,第二加强筋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衬套;其特征在于: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块(21),缓冲块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2),缓冲块的内孔上设有多个凸起(23)。该后减振器具有轻量化、强度大、减振性能优越的技术效果。

A Rear Shock Absorber for Cars and Its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rear shock absorber of a car includes: upper mounting bracket, buffer block, dust cover, piston rod, anti-loosening nut, gasket, oil storage cylinder and suspension ring; upper mounting bracket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buffer block, and gasket is installed between buffer block and upper mounting bracket; upper mounting bracket includes: bracket body, second reinforcing rib, installation hole, bushing, and second reinforcing rib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buffer block. Two sides of the bracket body are provided with installation holes on the second reinforcing rib,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brack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bushes.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a plurality of reinforcing blocks (21)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upper part of the buffer block (2), a plurality of first reinforcing ribs (22) are arranged in the outer middle part of the buffer block, and a plurality of protrusions (23)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hole of the The rear shock absorb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weight, high strength and excellent vibra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减振器起到降低共振幅度与衰减振动,改善汽车舒适性和平顺性的作用,但售后市场反馈减振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漏油和异响,减振器形式及其安装结构对后减振器漏油和异响问题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整车布置空间需要,后减振器主要有上下吊环结构和上端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下端为吊环连接两种结构形式。后减振器上端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下端为吊环结构,避免与车轮干涉问题,且可实现较大的减振器行程,轿车后排空间较大。现有技术专利CN105691137A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后减振器上安装座结构,其中后减振器上安装座结构包含螺母(1),支撑垫(2),衬管(3),上安装座骨架(4),垫片(6),第二减振垫(11),下骨架(13),上骨架(14),第一减振垫(15)部分,如图1所示。后减振器车间装配时工序多,耗时较长,且螺母(1)与支撑垫(2)未压紧时存在套管(3)上下与支撑垫(2)和垫片(6)撞击,引起异响,降低了舒适度。另外,汽车轻量化可有效减轻车身重量,实现节能减排,上述专利中减振器防尘罩采用钢材质,质量较重,不利于汽车轻量化要求。因此,为优化后减振器上安装结构,减少安装工序,降低后减振器重量,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后减振器形式及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该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具有轻量化、强度大、减振性能优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专利设计了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防尘罩为开口结构,采用塑料材,有利于散热减重,且防尘罩卡压在缓冲块上;缓冲块通过中心孔与活塞杆组合连接,缓冲块外上端一周均匀分布4个加强块,且外部上下两端中间对称分布2个加强筋,有利于增加缓冲块的强度,缓冲块的材质为聚氨酯;另外,缓冲块内部与活塞杆配合处上下均匀分布5层椭圆形凸起,每层分布4个椭圆形凸起;凸起与活塞杆过盈配合,在车轮上下跳动时,增加缓冲块与活塞杆一体运动,有利于避免缓冲块受撞击变形时,防尘罩侧偏,并于储油筒干涉。上安装支架为铝合金材质,通过铸造而成,支架中间孔内过盈从上端压入衬套,且螺栓孔臂侧分布加强筋,加强上安装支架的强度;活塞杆通过防松螺母安装在衬套内,防松螺母安装后在上安装支架上端盖一个硬塑料防尘盖(未图示);通过2个螺栓将上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后减振器下端通过吊环与后扭力梁上销轴螺母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防尘罩(3)、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上安装支架、缓冲块安装于活塞杆上,防尘罩一端紧密配合于缓冲块外周,另一端设置于储油筒外周,储油筒的下端设有吊环,上安装支架设置于缓冲块上端,垫片安装于缓冲块与上安装支架之间;上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安装孔(13)、衬套(14),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支架本体两侧,第二加强筋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衬套;其特征在于: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块(21),缓冲块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2),缓冲块的内孔上设有多个凸起(23)。进一步地,所述凸起(23)包括多圈椭圆形凸起,多圈椭圆形凸起沿轴向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24),相邻两个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凹陷部,第一加强筋设置于该凹陷部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筋大体上呈L形,L形的长边与支架本体的轴线呈倾斜一定角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向内凸设有上环体(15)、下环体(16),衬套设置于上环体、下环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的内周上端设有凹槽部(31),该凹槽部与缓冲块上的环形凸起(24)紧密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加强块为4个,且均匀、对称分布;第一加强筋为2个,且均匀、对称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聚氨酯,上安装支架的材质为铝合金。进一步地,所述一定角度为20-30°。有益效果:(1)后减振器防尘罩用塑料材质,质量轻,卡压在缓冲块上,有利于轻量化;缓冲块上端外侧一周均匀分布了4个加强凸起,缓冲块中间部分对称部分了2个加强筋,增强了缓冲块的强度。(2)缓冲块为聚氨酯材质,且缓冲块与活塞杆配合部位具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有利于增大缓冲块与活塞杆件的力,缓冲块变形小,安装在缓冲块上的防尘罩与储油筒同轴度好,防尘罩不易与储油筒刮碰。(3)后减振器上安装结构为铝制支架,支架内具有衬套,活塞杆通过螺母安装于衬套内,铝制支架通过左右分布的2个螺栓与车身安装;上安装支架内分布了加强筋,增加铝制上安装支架的强度。通过2个螺栓将上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上安装支架的螺栓孔倾斜角度根据整车布置进行调整,确保车轮上下跳动时,减振器活塞杆运动受力方向与螺栓受力方向一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a)(b)(c)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后减振器的三种不同视角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减振器的剖视图;图3:(a)(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缓冲块的外观结构图、剖视图;图4:(a)(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上安装支架的外观结构图、投影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架本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后减振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示说明:上安装支架1、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螺栓安装孔13、衬套14、上环体15、下环体16、缓冲块2、加强块21、第一加强筋22、(椭圆形)凸起23、环形凸起24、防尘罩3、凹槽部31、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防尘罩3、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上安装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螺栓安装孔13、衬套14、上环体15、下环体16;缓冲块2包括:加强块21、第一加强筋22、椭圆形凸起23、环形凸起24;防尘罩3包括凹槽部31。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安装于活塞杆4上,防尘罩3一端紧密配合于缓冲块2外周,另一端设置于储油筒7外周,储油筒7的下端设有吊环8;上安装支架1设置于缓冲块2上端,垫片6安装于缓冲块2与上安装支架1之间。第二加强筋12位于支架本体11两侧,且对称设置,第二加强筋12大体上呈L形,L形的长边与支架本体11的轴线呈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如20-30°,优选25°。第二加强筋12上设有安装孔13,支架本体11的内部设有衬套14,支架本体11的内部向内凸设有上环体15、下环体16,衬套14设置于上环体15、下环体16之间。活塞杆4上且衬套14的上端面连接有防松螺母5,活塞杆4上且衬套14的下端面连接有垫片6。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4个加强块21,加强块21均匀、对称分布;缓冲块2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2个第一加强筋22,第一加强筋22均匀、对称分布;缓冲块2的内孔上设有多圈/5圈凸起23,每圈凸起23包括多个/4个椭圆形凸起23,多圈/5圈凸起23沿轴向排列,轴向上的相邻两个椭圆形凸起23不在同一直线上,即第一圈的凸起23与相邻的第二圈的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防尘罩(3)、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上安装支架、缓冲块安装于活塞杆上,防尘罩一端紧密配合于缓冲块外周,另一端设置于储油筒外周,储油筒的下端设有吊环,上安装支架设置于缓冲块上端,垫片安装于缓冲块与上安装支架之间;上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安装孔(13)、衬套(14),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支架本体两侧,第二加强筋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衬套;其特征在于: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块(21),缓冲块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2),缓冲块的内孔上设有多个凸起(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1)、缓冲块(2)、防尘罩(3)、活塞杆(4)、防松螺母(5)、垫片(6)、储油筒(7)、吊环(8);上安装支架、缓冲块安装于活塞杆上,防尘罩一端紧密配合于缓冲块外周,另一端设置于储油筒外周,储油筒的下端设有吊环,上安装支架设置于缓冲块上端,垫片安装于缓冲块与上安装支架之间;上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1)、第二加强筋(12)、安装孔(13)、衬套(14),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支架本体两侧,第二加强筋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衬套;其特征在于:缓冲块(2)的外周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块(21),缓冲块的外周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2),缓冲块的内孔上设有多个凸起(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3)包括多圈椭圆形凸起,多圈椭圆形凸起沿轴向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后减振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环形凸起(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德发方晖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