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300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托架连结构造(30)具备:分别将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与保险杠R/F(18)连结的一对托架(32)及与一对托架(32)结合的发动机罩锁(34),所述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上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保险杠R/F(18)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由此,在前部车身构造中,在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发动机罩锁的情况下,能够使负载分散。

Front body structure with bracket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ront body structure with a bracket connecting structure (30) having a pair of brackets (32) connect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radiator bracket (22) and the bumper R/F (18) and an engine hood lock (34) combined with a pair of brackets (32). The upper part (22) of the radiator bracket is arranged above the front body structure (10) and extends along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and supports heat dissipation.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the bumper R/F (18)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front body structure (10) and extends in the direction of vehicle width. Thus, in the front body construction, the load can be dispersed when the force in the upper and lower compression direction acts on the hood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中连结散热器支架与保险杠加强件的托架连结构造。
技术介绍
已知有如下技术:在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中,将与设于前发动机罩的闩眼卡合的发动机罩锁装置直接或者经由连结部件而连接于散热器支架。在该情况下,在关闭发动机罩时施加于发动机罩锁装置的负载向散热器支架整体传递。在日本特开2007-216706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由位于上方侧的第一保险杠加强件和位于下方侧的第二保险杠加强件构成,将第一保险杠加强件与沿车宽方向配置的发动机罩锁部件经由托架而连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托架成为将从发动机罩闩锁输入的来自前发动机罩的冲击向发动机罩锁支撑件(第一保险杠加强件)传递的构造。但是,该构造成为在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发动机罩锁的情况下负载集中的结构。因此,对托架紧固件、供托架紧固的发动机罩锁部件及发动机罩锁支撑部件施加的应力有可能增大。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架连结构造,在前部车身构造中,在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发动机罩锁的情况下,能够使负载分散。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所涉及的托架连结构造具备:一对托架,分别将散热器支架上部与保险杠加强件连结,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的上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的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及发动机罩锁,与上述一对托架结合。在本公开中,一对托架可以相对于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在本公开中,一对托架可以分别具有弯曲形状。在本公开中,散热器支架上部可以是树脂制的,保险杠加强件和一对托架均可以是金属制的。在本公开中,可以是以下形态:一对托架与散热器支架上部分别结合的第一结合部位间的第一间隔比一对托架与保险杠加强件分别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位间的第二间隔短。设置将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的散热器支架上部与保险杠加强件分别连结的一对托架,并设置与上述一对托架结合的发动机罩锁,由此在上下压缩方向上的力作用于发动机罩锁的情况下,能够使对发动机罩锁施加的负载向散热器支架上部与保险杠加强件分散,此外,通过一对托架使对保险杠加强件施加的负载向车宽方向的左右分散。由此,能够减轻向托架紧固件、供托架紧固的发动机罩锁部件及发动机罩锁支撑部件施加的应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设有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从车辆前方施加了冲击前后的托架连结构造的移动的图。图5是表示设有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托架连结构造的前部车身构造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设有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的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及其周围的结构。另外,各附图所示的箭头RH的朝向为车辆的右方,箭头UP的朝向为车辆的上方,箭头FR的朝向为车辆的前方。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朝向及方向的语句表示与车辆相关的朝向及方向。如图1~图3所示,在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两侧部配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梁12。前侧梁12被设为其沿大致车宽方向及大致车辆上下方向的截面为大致矩形的车辆骨架部件。在前侧梁12的前端部的前侧隔着加强板14而设有作为冲击吸收部件的压溃盒16。压溃盒16具备沿大致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筒状部,在输入碰撞负载时沿轴向进行压缩变形,由此吸收碰撞能量。在前部车身构造10的前方的、压溃盒16的前端配置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以下记载为“保险杠R/F”)18。保险杠R/F18由金属制的保险杠骨架部件构成,架设于左右一对的压溃盒16的前端部。保险杠R/F18具有以车宽方向中央部比车宽方向两端部向车辆前方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在车辆的前部车身构造10中设有支撑散热器主体(未图示)的散热器支架。散热器支架由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的散热器支架上部(以下记载为“上部”)22、及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下部的散热器支架下部(以下记载为“下部”)24构成。如图1所示,上部22与下部24分开(分离独立)配置,没有直接连结。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具备:左右一对的侧壁22A,分别固定于与车宽方向两侧的前侧梁12的前端部接合的加强板14;及上部主体22B,沿着大致车宽方向而架设于上述侧壁22A的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由树脂制部件构成,左右一对的侧壁22A与上部主体22B一体成形。侧壁22A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而固定于加强板14。另外,在图1及图2中,省略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的记载。另外,侧壁22A的形状及上部主体22B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能够进行变更。散热器支架的下部24具备:左右一对的板部件24A,分别固定于与车宽方向两侧的前侧梁12的前端部接合的加强板14;及下部主体24B,固定于上述板部件24A的下端部并沿着车宽方向架设。板部件24A是主面面对车宽方向且具有构成直角的两边位于车辆后方侧及下方侧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的板状部件。左右一对的板部件24A在车宽方向两侧形成为左右对称。下部主体24B具有大致矩形状,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未图示)而与板部件24A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24(板部件24A及下部主体24B)由钢板等金属板形成。另外,在下部24中,也可以设置连结加强板14与板部件24A的弯曲面状托架。弯曲面状托架例如具有水平截面呈L字型的形状,可以在L字的竖线部分焊接于加强板14,也可以在L字的横线部分与板部件24A螺栓紧固。本实施方式的托架连结构造30具备:一对托架32,分别将散热器支架的上部22(上部主体22B)与保险杠R/F18连结;及发动机罩锁34,与一对托架32结合。如图1~图3所示,一对托架32均在处于上端的第一安装点32A及处于中央部的作为第一结合部位的第二安装点32B这两处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F(图3)而固定于上部22。另外,一对托架32均在处于下端的作为第二结合部位的第三安装点32C通过由螺栓及螺母构成的紧固件F(图3)而固定于保险杠R/F18。另外,第三安装点32C处的紧固件F也可以与图3所示的配置相反地以将螺栓配置于后方侧、螺母配置于前方侧的方式对托架32及保险杠R/F18进行固定。本实施方式中,托架32由钢板等金属制部件构成。此外,如图3所示,托架32成形为在第一安装点32A与第二安装点32B之间呈曲柄状地弯曲,且在第二安装点32B与第三安装点32C之间下端侧向前方倾斜的形状。如图2所示,一对托架32相对于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而左右对称地配置。换言之,相对于通过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且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的平面,一对托架32的第一安装点32A、第二安装点32B及第三安装点32C等距离地配置。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架连结构造,具备:一对托架(32),分别将散热器支架上部(22)与保险杠加强件(18)连结,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上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18)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及发动机罩锁(34),与所述一对托架(32)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10 JP 2017-2175531.一种托架连结构造,具备:一对托架(32),分别将散热器支架上部(22)与保险杠加强件(18)连结,所述散热器支架上部(22)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上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散热器主体的上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18)配置于前部车身构造(10)的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及发动机罩锁(34),与所述一对托架(32)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连结构造,其中,所述一对托架(32)相对于车辆的车宽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元与织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