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ece-taking manipulato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nipulator, including the first gripper, the second gripper, the third gripper, the fourth gripper, the fifth gripper, the sixth gripper, the seventh gripper, a pair of rotating axles, a base and a side plate. The left end of another rotating axle seat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axle,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gripper is fixed with a first slide sleev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gripper is fixe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second gripper, the third gripper, the fourth gripper, the fifth gripper, the sixth gripper and the seventh gripper are also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gripper. The first gripper and the second grippe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imiting rod, the second gripper and the third gripper are connected with a pair of second limiting rods, and the third gripper and the fourth gripper are connected with a pair of third limiting rods. A fourth limit bar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ourth and fifth clamps, and a pair of fifth limit rods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fth and sixth clamps. The invention has high efficiency of extracting parts and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件机械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取件机械手。
技术介绍
全自动机械手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全自动机械手取件采用真空取件装置,当真空发生器将超声速射流喷至机械手吸盘内腔时,能使该内腔形成很低的真空度,达到吸取产品的效果,而当吸盘内腔的真空状态被破坏时,产品从吸盘上脱落。但目前的真空吸附机械手只是针对有较大平面空间的产品,而当需要吸取的产品小于吸盘孔或者要吸取的产品上的孔很多时,真空吸附机械手不能满足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件机械手,它取件效果佳,它取件效率高,自动化程度较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取件机械手,包括第一夹手、第二夹手、第三夹手、第四夹手、第五夹手、第六夹手、第七夹手、一对转轴座、底座和侧板,一对所述转轴座分别固定连接于侧板的前端左右两部,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侧板和一对转轴座之间,一个所述转轴座的左端开设有轴孔,另一个所述转轴座的左端转动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件机械手,包括第一夹手(1)、第二夹手(2)、第三夹手(3)、第四夹手(4)、第五夹手(5)、第六夹手(6)、第七夹手(7)、一对转轴座(23)、底座(24)和侧板(25),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转轴座(23)分别固定连接于侧板(25)的前端左右两部,所述底座(24)固定连接于侧板(25)和一对转轴座(23)之间,一个所述转轴座(23)的左端开设有轴孔,另一个所述转轴座(23)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轴(9),且转轴(9)的左端贯穿轴孔,所述第一夹手(1)、第二夹手(2)、第三夹手(3)、第四夹手(4)、第五夹手(5)、第六夹手(6)和第七夹手(7)自左向右依次滑动连接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件机械手,包括第一夹手(1)、第二夹手(2)、第三夹手(3)、第四夹手(4)、第五夹手(5)、第六夹手(6)、第七夹手(7)、一对转轴座(23)、底座(24)和侧板(25),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转轴座(23)分别固定连接于侧板(25)的前端左右两部,所述底座(24)固定连接于侧板(25)和一对转轴座(23)之间,一个所述转轴座(23)的左端开设有轴孔,另一个所述转轴座(23)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轴(9),且转轴(9)的左端贯穿轴孔,所述第一夹手(1)、第二夹手(2)、第三夹手(3)、第四夹手(4)、第五夹手(5)、第六夹手(6)和第七夹手(7)自左向右依次滑动连接于转轴(9)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夹手(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10),所述第一夹手(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11),且第二滑套(11)与第一滑套(10)相连通,所述第二夹手(2)、第三夹手(3)、第四夹手(4)、第五夹手(5)、第六夹手(6)和第七夹手(7)的左右两端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11),且一对第二滑套(11)相连通,所述第一夹手(1)通过第一滑套(10)和第二滑套(11)滑动连接于转轴(9)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夹手(2)、第三夹手(3)、第四夹手(4)、第五夹手(5)、第六夹手(6)和第七夹手(7)均通过一对第二滑套(11)滑动连接于转轴(9)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夹手(1)、第二夹手(2)、第三夹手(3)、第四夹手(4)、第五夹手(5)、第六夹手(6)和第七夹手(7)的左端均开设有一组限位孔(12),所述第一夹手(1)与第二夹手(2)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3),且第一限位杆(13)贯穿一对限位孔(12),所述第二夹手(2)与第三夹手(3)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二限位杆(17),且一对第二限位杆(17)分别贯穿一对限位孔(12),一对所述第二限位杆(17)与第一限位杆(13)相错位,所述第三夹手(3)与第四夹手(4)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三限位杆(18),且一对第三限位杆(18)分别贯穿一对限位孔(12),一对所述第三限位杆(18)分别与一对第二限位杆(17)相错位,所述第四夹手(4)与第五夹手(5)之间连接有第四限位杆(19),且第四限位杆(19)贯穿一对限位孔(12),所述第四限位杆(19)与一对第三限位杆(18)相错位,所述第五夹手(5)与第六夹手(6)之间连接有一对第五限位杆(20),且一对第五限位杆(20)分别贯穿一对限位孔(12),一对所述第五限位杆(20)与第四限位杆(19)相错位,所述第六夹手(6)与第七夹手(7)之间连接有一对第六限位杆(21),且所述第六限位杆(21)分别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小翔,汪蓝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科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