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振衬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振衬套,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耐久性的防振衬套。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悬架机构等将车体与车臂连结的部分中使用防振衬套。防振衬套例如具有:在轴向的中央具备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球状的凸部的轴部件、配置于轴部件的径向外侧并且在轴向的中央具备与凸部对应地凹陷的曲面的筒部件、以及将筒部件的内周面与轴部件的外周面结合的橡胶弹性体(专利文件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8-11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的以往的技术中,如果轴部件和筒部件相互倾斜的侧倾方向的载荷、轴垂直方向的载荷变大,则有可能使橡胶弹性体被压缩而轴向端部鼓起,并在端部产生折皱,从而耐久性降低。因此,要求通过抑制产生鼓起、折皱而提高耐久性。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的要求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防振衬套。(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技术方案1的防振衬套具备:轴部件,其具备轴部、以及从轴部的轴向中央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球状的凸部;筒部件,其配置于轴部件的径向外侧;以及橡胶弹性体,其将筒部件的内周面与轴部件的外周面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具备:轴部件,其具备轴部、以及从所述轴部的轴向中央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球状的凸部;筒部件,其配置于所述轴部件的径向外侧;以及橡胶弹性体,其将所述筒部件的内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外周面结合,在轴向的端面形成有朝向轴向内侧凹陷的凹缺部,所述筒部件具备:一对第一部,其位于所述凸部的径向外侧,随着从中央朝向轴向外侧而内周面的直径逐渐减小;以及一对第二部,其位于比所述第一部更靠轴向外侧,随着朝向轴向外侧而内周面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部及所述第二部结合有所述橡胶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31 JP 2016-2124421.一种防振衬套,其特征在于,具备:轴部件,其具备轴部、以及从所述轴部的轴向中央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球状的凸部;筒部件,其配置于所述轴部件的径向外侧;以及橡胶弹性体,其将所述筒部件的内周面与所述轴部件的外周面结合,在轴向的端面形成有朝向轴向内侧凹陷的凹缺部,所述筒部件具备:一对第一部,其位于所述凸部的径向外侧,随着从中央朝向轴向外侧而内周面的直径逐渐减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